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基于不同情况下的,煤粉的SEM分析,从利用激光粒度仪,测试煤粉试样力度时的超声强度、超声分散时间,分散剂的浓度及种类等方面对煤粉的粒度测试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了激光,粒度仪测试煤粉粒度的最佳实验条件。及测定煤粉粒度的搅拌分散时间和实验温度以及所需要的浓度。

  • 标签: 激光粒度测定法 煤粉粒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宫颈疾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中HPV亚型分布情况及高危型HPV的年龄分布。方法采用专利Invader酶切信号放大法,利用CervistaHPVHRCervisat核酸杂交基因分型试剂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的14个亚型DNA。结果280例宫颈疾病患者,核酸分子杂交检测结果显示,104例感染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高危型HPV,感染率37.14%,其一种HPV亚型感染率30.00%,混合感染的感染率则为7.14%;宫颈疾病HPV感染者中以高危型HPV16、43、58、33和6型感染位列前五位;在不同年龄组中以20-50岁组HPV感染率最高。结论本地区宫颈疾病中高危型HPV感染以16、43、58、33和6型单一亚型感染最为常见,且以青壮年为主。

  • 标签: 核酸杂交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
  • 简介:目的:确认血液病毒核酸检测(NAT)仪器在使用前,其性能可以满足实际检测工作要求。方法:为确认设备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可靠性和防止污染等性能,设计4个试验组:联检试验组和鉴别试验组,将生理盐水标本和NAT质控品(HBVDNA、HIV-1RNA、HCVRNA)交叉放置于标本架上,进行NAT联检和鉴别检测;仪器比对组用同一批献血者标本在同类型的2台仪器上进行检测;污染评估试验组用生理盐水作为阴性标本进行NAT联检。结果:所有NAT检测结果均与预期一致。结论:血液病毒核酸检测设的各项性能满足实际检测工作要求。

  • 标签: 核酸检测 仪器 性能确认
  • 简介:以锥虫5'端小外显子mRNA序列为靶的AON对转译具有特异抑制作用,这种技术即为反义核酸技术[1-3],反义RNA和反义DNA主要是通过mRNA的翻译和基因DNA的转录而发挥作用[10]

  • 标签: 中的应用 反义核酸 学中的
  • 简介:摘要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已进入关键时期,而基于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的病毒核酸检测作为确诊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应用中遇到了一些质疑。本文从当前疫情的防控现状、检测技术的开发、疾病本身的特点、以及临床采样、运输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可能影响病毒核酸检测性能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建议了一些可以有效提高病毒核酸检测性能的手段。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RNA病毒 分子诊断技术 影响因素分析 核酸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癫痫是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为耐药性癫痫,给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目前其具体的病因和耐药机制仍不清楚,找到微创、可靠且经济的生物标志物对改善耐药性癫痫的诊断和预后有巨大帮助。近年来微小核糖核酸逐渐成为耐药性癫痫的研究热点并有望成为生物标志物,本文对耐药性癫痫相关的微小核糖核酸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耐药性癫痫 癫痫,颞叶 微RNAs
  • 简介:摘要: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效的核酸提纯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旨在提高核酸提纯的效率和准确性。设计中包括样品处理、核酸分离和纯化等关键步骤的自动化控制。通过优化流程和引入高效的液体处理设备,系统能够实现快速、高通量的核酸提纯。在实验验证中,该系统成功地从复杂样本中提取了高纯度的核酸,并且在提纯过程中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影响。本研究为核酸提纯领域的自动化控制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核酸提纯 自动化控制 高效性 分子生物学 液体处理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对于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核酸检测方法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得以快速地在临床推广应用,成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诊断的主要方法。为规范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临床应用,提升病原体的诊断水平,特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撰写《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专家共识》,以指导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核酸检测,整体提升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诊断能力。

  • 标签: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核酸检测 共识
  • 简介:摘要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为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增加诸多挑战。有效开展疫情防控是确保成功举办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对接国际赛事要求、制定完善工作方案、周密调度采样检测力量、开展精准管理等措施。冬奥会核酸检测机构累计检测涉奥人员185 942 3人次,检出阳性437人次,取得了采样检测工作高效运行且无生物安全事故、采送检报时限符合赛会要求,采样检测人员无感染的佳绩。冬奥会核酸采样检测工作创新了大型国际赛事核酸检测的管理方法,积累了工作经验,各检测机构的采样检测能力、质量控制及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后勤保障能力得到了很多锻炼和提升,为后续大型活动和社会面核酸检测提供了借鉴。

  • 标签: 北京冬奥会 新冠病毒 核酸检测 质量控制 生物安全管理
  • 简介:     摘要:对一种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性能研究,评估试剂盒检测能力是否符合厂商声明及满足临床检测需求。参照相关文件,结合阳性质控品、临床样本,对一种国产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准确度、精密度、最低检出限方面的性能验证研究。上海伯杰试剂盒在准确度、精密度和最低检出限方面的检出效果都很好。能够满足临床的使用需求,同时也为实验室在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断和治疗中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性能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关肉类食品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其引发的食物中毒比例也逐步增多,这些都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由此可知,我们需要借助相应的科学技术对其病菌进行检测。本篇文章针对人们日常食品安全检测常见的两类技术进行详细分析讨论,即核酸探针和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技术。其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下面向大家简单阐述有关详细内容。

  • 标签: 核酸探针技术 PCR技术 食品检验 应用 总结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难治性危重症。临床医生运用相关指标结合脓毒症患者生理状态和个人经验来监测病情并评估预后,有助于防止病情发展,降低病死率。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并且改善患者预后,新的脓毒症诊治指南不断出现,然而早期识别重症患者及预测预后仍很困难。目前,一系列有关脓毒症生物标志物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层出不穷,但仍缺乏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的标志物。近年来,将核酸用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预测预后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对细胞游离DNA(cf-DNA)、血浆线粒体DNA(mtDNA)、微小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脓毒症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加深入地了解脓毒症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寻找评估脓毒症病情和预后的标志物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脓毒症 病死率 预后 核酸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014年迪庆州手足口病患者的病毒核酸型别和分布特征,并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迪庆州的手足口病患者378例,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采集全部患者的粪便作为检测样本,用RT—PCR进行肠道病毒核酸的检测。结果迪庆州2014年共检测手足口病患者378例,检测到的病毒类型有COXA16、EV71,没有混合型,检出阳性样本为78例,阳性率为20.63%。其中香格里拉县66例(COXA162例,EV719例,通用12例),占17.46%;德钦县8例(COXA160例,EV710例,通用1例)、占2.11%;维西县304例(COXA162例,EV7127例,通用25例)占80.43%。每年的3~6月为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1~4岁儿童为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结论2014年迪庆州手足口病的致病病毒为COXA16、EV71,无混合型,监护重点时间应放在3~6月,监护重点人群应是1~4岁儿童。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COXA16 肠道病毒EV71 核酸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讨论通过卡介苗多糖核酸与液氮冷冻联合治疗的方式来对扁平疣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选取自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内,我院接收治疗的 116例扁平疣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医护人员在对 116例扁平疣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 3组,其中第一组患者为 38例,对患者实行隔日注射卡介苗多糖核酸,同时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法,对扁平疣患者进行治疗;第二组患者为 37例,对患者隔日注射卡介苗多糖核酸;第三组患者为 41例,对患者进行液氮冷冻治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三组扁平疣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第一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者,三组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分析数据后可以得出卡介苗多糖核酸与液氮冷冻联合治疗在治疗扁平疣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医护人员在治疗扁平疣疾病过程中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卡介苗多糖核酸 液氮冷冻 扁平疣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践及生物安全防护实践。方法:随机抽取 2020年 1月 ~2020年 3月 1795例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应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和及核酸提取试剂盒进行核酸检测,进行样本采集及检测过程中均采取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结果: 1795例受检者肛拭子检测 2例、鼻拭子 1例、肺泡灌洗液 5例、咽拭子 1787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 3例,均由咽拭子样本检出, Ct值分别为 35.80、 36.78及 38.54。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过程中必须加强质量控制并做好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监测 生物安全防护实践
  • 简介:目的:探讨采供血机构血液制品和综合医院输血常规检测病人同时进行病毒核酸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采集湖北省中山医院输血科2010-05-2011-05的武汉市血液中心来源血液制品3527份,以及2012-01-2012-07的输血常规检测标本中各项血清学筛查均合格的2815份血液标本作16人份混合血清样本病毒核酸扩增(NAT)检测,凡筛查不合格血样再作单人份检测。结果:HBVDNA阳性标本4例,HCVRNA和HIVRNA阳性标本未检出。结论:采用NAT技术同时筛查献血者和受血者,可以进一步有效降低输血安全风险,避免因输血传播疾病造成的医疗纠纷。

  • 标签: 病毒核酸扩增技术 输血安全 输血前检查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处于关键阶段,核酸检测作为确诊手段,在快速诊断、疗效评估、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突发疫情,核酸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的时间短,尚未进行足够的性能验证及临床应用评估,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部分与临床诊断不符的假阴性现象。因此,优化当前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灵敏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最新研究成果及发现,对核酸检测的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及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肺炎,病毒性 核酸类 临床实验室技术 质量控制
  • 简介: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asON)在体外进行抗病毒基因复制与表达研究国内外已有多篇报道,但其应用于体内主要障碍之一是易被血清中各种核酸酶降解,因此,成药性修饰成为其临床应用前景的关键,核酸酶降解未修饰或硫代磷酸化修饰的asON一般是从3′端逐渐外切(AntisenseRe-

  • 标签: 反义核酸 茎环结构 体外稳定性 反义寡核苷酸 酶降解 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