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9 个结果
  • 简介:针对环境监测中叶绿素a测定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探讨了叶绿素a的分光光度法及荧光法的不同,对不同厂家、不同型号荧光法仪器测定叶绿素a进行了比较,并且指出在实际工作中,荧光法测定仪应经常与实验室测量方法进行比对。

  • 标签: 叶绿素A 分光光度法 荧光法 比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宫颈疾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中HPV亚型分布情况及高危型HPV的年龄分布。方法采用专利Invader酶切信号放大法,利用CervistaHPVHRCervisat核酸杂交基因分型试剂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的14个亚型DNA。结果280例宫颈疾病患者,核酸分子杂交检测结果显示,104例感染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高危型HPV,感染率37.14%,其一种HPV亚型感染率30.00%,混合感染的感染率则为7.14%;宫颈疾病HPV感染者中以高危型HPV16、43、58、33和6型感染位列前五位;在不同年龄组中以20-50岁组HPV感染率最高。结论本地区宫颈疾病中高危型HPV感染以16、43、58、33和6型单一亚型感染最为常见,且以青壮年为主。

  • 标签: 核酸杂交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
  • 简介:通过荧光法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了2种抗癌新药: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分别应用荧光猝灭和荧光加强理论公式计算了它们的结合常数等,进而分别计算了它们的热力学函数.首先,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核酸与药物作用属于氢键和/或VanderWaals力;其次,即使是核酸类生物大分子其与药物的作用,荧光猝灭和荧光加强公式的计算结果仍符合等效性规律;第三,本文对这些猝灭图、双倒数图、生成常数、和热力学数据的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基于荧光加强理论公式(4)获得的图谱和数值显示更为合理.因而我们建议,即使在研究受体一底物的荧光猝灭反应时,采用荧光加强理论公式(4)可以获得更符合实际的结果.结合以前的类似结果,我们指出:对于任何生物大分子和活性小分子(含金属离子)之间由给体一受体作用所导致的荧光猝灭和荧光加强效应,均可应用我们导出的荧光加强理论公式(4)进行处理,因此我们定名其为广义的荧光猝灭方程.

  • 标签: 荧光猝灭和加强 小牛胸腺DNA 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 给体与受体 广义荧光猝灭方程
  • 简介: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废液中含有较高浓度Hg2+、Ag+、Cr(VI)、Cr3+和H2SO4,不处理排放严重污染环境。我们采用加铁线于废液中,铁置换Hg2+、Ag+生成汞银合金析出,Cr(VI)还原为Cr3+,然后加碱中和,过滤,除去Cr(OH)3沉淀,最后各离子均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本方法比先前工作者处理方法简便彻底。

  • 标签: CODcr废液 铁线置换还原 碱中和 达标排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7例多发性跖疣患者根据收治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液氮冷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液氮冷冻治疗,治疗30天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确切,可以显著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 标签: 卡介苗多糖核酸 液氮冷冻 多发性跖疣 疗效
  • 简介:微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与靶信使RNA(mRNA)完全或不完全碱基互补配对,导致目标mRNA降解或抑制蛋白翻译,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1-2]。一种miRNA可以参与调控多种机体功能过程中的mRNA,同时也存在多种miRNA同时调控同一mRNA[2-4],共同精细调节个体发育、

  • 标签: 微核糖核酸 胚胎干细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特异细胞周期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对扁平疣患者采用液氮冷冻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78例扁平疣患者,对他们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44%)和复发率(5.1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66.67%,25.64%),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液氮冷冻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对扁平疣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其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因此,它是一种科学、理想、有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扁平疣 液氮冷冻 卡介菌多糖核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卡介菌多糖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扁平疣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方法90例扁平疣患者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中药口服,连续用药3个月,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3.3%。结论卡介菌多糖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扁平疣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 标签: 扁平疣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中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红豆树群落的生态位宽度值依次为红豆树、青冈栎、虎皮楠、毛竹、罗木石楠、浙江润楠、枫香、栲树、米槠、苦槠、樟树、山杜英、杨梅叶蚊母树、笔罗子、红楠等。红豆树与其他树种的种对之间,生态位相似性较高树种为虎皮楠、毛竹、苦槠、青冈栎等。红豆树与青冈栎的生态重叠度最高,其他树种依次为毛竹、绒冬青、木荷、虎皮楠、杨梅叶蚊母树、水丝梨、米槠、枫香、浙江润楠等。该研究对制定红豆树人工林发展方案、科学经营和珍稀濒危树种保育等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红豆树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度 生态位相似比例
  • 简介:ICP—OES法测定水中铟元素,分析过程简单,可以同时分析多个样品、多种元素,在目前的环境监测领域具有很强的适用性[1]。实验采用检出限评定、加标回收率和重复性测试来对分析方法进行确认,实验结果得方法检出限为0.008mggL,加标回收率为94%-103%,测量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2.30%~3.87%,使用标准加入法能够有效消除或补偿样品中的共存元素及基体干扰影响。

  • 标签: ICP—OES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形草样品中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8-羟基-1,2,6-三甲氧基口山酮为对照品,并利用AlCL3显色法,对肺形草样品中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总黄酮在10~60ug/mL(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6%,RSD=2.57%,肺形草中总黄酮含量为3.4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肺形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标签: 肺形草 总黄酮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血站开展血液核酸筛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就NAT在基层采供血机构的开展与应用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开展核酸检测可有效地缩短窗口期,从而减少输血风险。结论根据核酸检测在基层采供血机构的应用特点,应统筹规划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重视核酸检测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人员培训机制,进一步完善现有检测模式加核酸检测模式下的实验室质量运行体系,以提高血液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一步保障血液安全。

  • 标签: 基层血站 核酸筛查 血液安全
  • 简介:比较两种国产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试剂的检测效能。方法选择经抗病毒治疗且HBVDNA载量在﹤1×10^4IU/ml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36份,采用两种国产HB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平行检测HBVDNA,对阳性血清进行梯度稀释后再检测,从定量线性范围、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等方面比较两种试剂的差异。结果在36例临床血清中,14份经科华试剂检测的结果为﹤500IU/ml,而圣湘试剂检测的结果仍﹥1.00×10^3IU/ml;对其中获得检测数据的31份标本进行两种试剂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一致性较好(r=0.817,P﹤0.05);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5.6%和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07,P=0.000);对强阳性血清进行梯度稀释后定量检测显示,两种试剂检测水平的平均值与理论水平的线性相关性较好(湖南圣湘r=0.999,上海科华r=0.992),但圣湘所有检测的相对偏差均在±0.3logIU/ml之内,而科华有两次检测的相对偏差超出了±0.3logIU/ml范围,提示圣湘试剂检测结果更稳定,使用纳米磁珠核酸提取法的检测结果较煮沸法更加准确。结论以纳米磁珠为提取核酸方法不仅具有更广的线性范围,同时可显著提高国产HBVDNA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 国产检测试剂盒 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对床旁快速血糖测定测定血糖的准确度以及该测定结果和实验室测定结果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保证床旁测定结果质量策略。方法分别通过快速血糖仪和实验室检测、常规检测这两种手段对37例病人进行血液标本中的血糖检测,对最后的检测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根据实验总结提高检测结果质量的措施来。结果通过上述两种检测手段最后所得的检测结果分别是9.89mmol/L和10.3mmol/L,t=0.139,P>0.05,r=0.997。结论在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快速血糖仪具有很好的效果。在辅助以有效的策略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 标签: 血糖 质量控制 血糖测定仪
  • 简介:摘要生物样品铅含量的测定,是根据不同的生物材料、选择相适应的检验方法,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来实现的。生物材料直接来源于人体内部或组织的一部分,在材料的选择上必须能反映人体真实接触铅的水平。并且要具备取材方便,受检者乐于接受;变动小,样品铅含量稳定;易运输,贮存时间长的特点。铅及其化合物从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后,经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进入人体组织中的铅,一部分通过肾脏排出体外1,2。因此,测定生物样品中铅的含量,尿、血、发等都是常选用的生物材料,其中尿铅的测定最为广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评价高良姜药材质量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TMC18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高良姜素、山柰素4′甲醚、5羟基7(4羟基3甲氧苯基)1苯3庚酮、5羟基1,7双苯3庚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67~1.328μg、0.1034~0.517μg、0.3108~1.5540μg、0.2473~1.236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97.0%、96.8%、99.0%,RSD值分别为1.7%、1.4%、1.8%、0.6%;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高良姜药材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良姜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酮 庚烷 质量控制
  • 简介:本文对现有标准、规范中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黄磷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验进行了方法优化。优化后的方法操作简单,线性区间内线性相关性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及部分废水中黄磷的分析。

  • 标签: 黄磷 水和废水 浓度修正
  • 简介:摘要初三化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通过测量红磷在密闭体系中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进行验证。但该实验装置成功率较低,红磷不易燃烧且经常出现气球破裂的情况。文中通过巧妙的改进,使实验操作简单,成功率大大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年龄、分娩方式、分娩次数对盆底组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10月868例产后女性为研究对象,以肌力测定结果为评价盆底组织功能的依据,判断以上方式对盆底组织的影响。结果868例产妇肌力等级≥Ⅲ级仅76人,占总人数8.8%。同组比肌力等级≥Ⅲ级中,阴道分娩者占52.6%,剖宫产者占47.4%,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妇占94.7%,经产妇占5.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者占10%,<35岁者占9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会对女性盆底组织造成损伤,同时孕妇年龄及分娩次数的增加会加重其盆底组织的损害。

  • 标签: 盆底肌力 妊娠 分娩方式 分娩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