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核酸检测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确诊的金标准,对指导HCV感染者治疗、改变随访策略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其检测技术也日益成熟。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对HCV核酸检测必要性和检测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制定消除丙型肝炎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性依据。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检测 核酸检测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在实验中检测样品吸光度,常规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近年来,随着实验室仪器的发展,出现了微量的核酸测定仪,同样可以检测样品的吸光度,本研究依托昆明医科大学仪器平台的ND-1000 UV Spectrophotometer微量核酸测定仪及日立U-301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使用不同的仪器检测同一种样品的吸光度,将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数值有无差异,以便于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方法:用超纯水做参比溶液,有色溶液做样品,分别使用ND-1000及U-3010检测其在260nm处的吸光度,记录数值,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使用不同仪器检测,所得结果有偏差。结论:在样品量足够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大量样品,用传统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可稳定读数。

  • 标签: 微量核酸蛋白定量仪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吸光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因编辑技术是可以对致病基因作为靶标,对此进行替换、修复、补充等操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化学合成的核酸以及进入体内表达的核酸的主要靶向致病性RNA[1]。而在体内表达的过程中为免去其他杂质或者蛋白的干扰,让体内表达过程顺利进行,需要对过程中的核酸进行提纯和分离,本文简要综述寡聚核酸的生产研究进展。

  • 标签: 核酸合成 分离纯化 离子交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连续核酸采样人员手卫生策略研究。方法:应用FMEA和PDCA组合管理工具进行管理,采用多模式干预战略。自2020年5月起,将该项研究应用于连续核酸采样人员手卫生工作中,分别于该研究应用前后随机抽取300例次采样人 员卫生执行情况和50次手部细菌培养和核酸监测情况进行对比(应用前为对照组,应用后为实验组),对比采样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质量。结果:对照组手卫生依从率83%,手部细菌培养合格率81%;实验组手卫生依从率98%,手部细菌培养合格率97%,核酸监测100%阴性。结论:连续核酸采样人员手卫生策略研究:应用FMEA和PDCA组合管理工具进行管理,采用多模式干预战略后,形成连续核酸采样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有效提高采样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质量,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举措,更好的进行疫情防控。

  • 标签: FMEA .PDCA .手卫生.多模式干预.智控手卫生物联网系统.
  • 简介:【摘要】 新型冠状肺炎核酸标本采集及标本转运流程在新冠疫情期间防控和防疫关口前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有效防线。现防疫工作已成为常态化,核酸标本采集以及标本转运欠缺规范,制度流于形式,建议学习规范方法,以利于各医疗及卫生机构有效、安全和高效的开展核酸标本采集及转运工作,持久战役。

  • 标签: 新冠病毒病 核酸标本采集 标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疫情精准防控的关键环节,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切实提升了区域核酸检测能力和效率。本建议包括环境与设施管理、人员管理与培训、设备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生物安全管理、医疗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结果报告、督查与持续性改进等共十个方面内容,旨在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基地管理提供规范及建议,确保基地规范、安全、有序运行,高效、高质量完成大规模核酸筛查工作,并且其他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也可参考借鉴。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城市核酸检测基地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没有特效疗法,只有早期诊断并及时进行防控,才能够阻止疫情的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技术有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数字PCR技术、核酸POCT技术等,在大人群样本的新型冠状病毒筛查中,通过混采和混样进行检测,核酸检测阳性是确诊标准。本文主要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和检测方式展开探究。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6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的最低检出限、扩增效率、特异性、准确度以及与6种核酸提取试剂匹配性分析,为选择核酸提取试剂、扩增试剂以及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国家标准物质进行浓度梯度稀释得到6个浓度梯度,用广州达安、北京金豪、武汉明德、四川迈克、江苏硕世和上海之江6种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分别简写为DA、JH、MD、MK、SS、ZJ)检测靶基因,评价其最低检出限、扩增效率、准确度、特异性等性能。阳性质控品水平1、2(低中浓度)分别用6种核酸提取试剂提取(编号a~f)搭配6种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检测靶基因,比较不同核酸提取试剂和不同核酸检测试剂之间匹配情况,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DA、JH、MD、SS试剂核衣壳蛋白(N)基因最低检出限为7.0×102拷贝数/ml;JH、MD、SS、MK试剂开放阅读框架1ab(ORF1ab)基因最低检出限为9.39×102拷贝数/ml;MK、ZJ试剂包膜蛋白(E)基因最低检出限为5.03×102拷贝数/ml;SS试剂N基因扩增效率89%,ORF1ab基因扩增效率为90%,扩增效率最高。6种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特异性均100%;a、b、c、d提取试剂与6种核酸检测试剂匹配性好,但a提取试剂更适合搭配SS、MK和ZJ核酸检测试剂(P<0.05),d提取试剂更适合搭配MD、SS、DA、JH和MK核酸检测试剂(P<0.05),e提取试剂更适合搭配SS核酸检测试剂(P<0.05),f提取试剂更适合搭配DA、JH核酸检测试剂(P<0.05),e和f试剂不适合搭配MK和ZJ。结论6种核酸检测试剂性能良好,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试剂和检测试剂搭配使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提取 核酸扩增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确诊2019-nCoV使用最多的方法是核酸检测法,疑似病例具备实时荧光RT-PCR检测2019-nCoV核酸阳性者即为确诊病例。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标本质量、标本运输和保存条件、检测试剂和方法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假阴性或者假阳性结果。本文综述2019-nCoV核酸检测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更好地为COVID-19疑似病例确诊提供依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 简介:摘要HCV感染呈全球流行,发病隐匿。实验室检测是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其检测方法主要为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为实现对HCV感染的早发现、早诊断,选择最佳检测方法和诊断策略尤为重要。本文从HCV核酸检测方法,试剂的性能评价以及目前的HCV检测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HCV 核酸检测 检测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在血站核酸检测工作中进行质量控制的价值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本血站的19万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使用传统管理方式,对观察组使用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将两组标本管理之后的血液检验有效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管理之后观察组的血液检验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站核酸检测工作 质量控制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鉴于目前核酸分子检测技术逐步从临床实验室向现场检测转移的发展趋势,急需建立一种高灵敏、高特异、高效和便捷的新型核酸诊断工具来满足临床即时检测(POCT)的需要。基于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Cas)的检测方法是一种有前景的新型核酸检测方法。该方法中Cas效应蛋白能够识别高度特异的核酸序列,通过联合高灵敏小型生物传感器运用于POCT,在满足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的同时具备了检测的高效、便捷的特点。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基于CRISPR/Cas技术集成小型现场分析传感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讨论了POCT相关检测的研究前景及挑战。

  • 标签: 即时检测 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 核酸检测 分子诊断技术
  • 简介:摘要微RNA(microRNA, miRNA)是一类进化保守非编码单链RNA,能够与mRNA结合抑制目标mRNA翻译或促进其降解来调控基因表达。近年来发现miRNA几乎在所有生理过程和大多数病理改变过程中发挥作用。文章综述miRNA参与调控的过程,重点阐述miRNA在反映切口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和内脏疼痛等方面的价值以及基于miRNA对疼痛治疗的前景。

  • 标签: 微RNA 疼痛 围手术期 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