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8月12日,中华口腔医学会第1届口腔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青岛召开。第1届口腔护理专业委员会实行与专科会员发展相联系大委员会制,已发展专科会员2935人,188名委员。到会委员选举李秀娥为主任委员,刘东玲、刘蕊、阮洪、林丽婷、赵佛容、俞雪芬、徐佑兰、高玉琴为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53人。王渤秘书长在讲话中强调了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必要性和重要性,肯定了口腔护理专业委员会在专科会员发展等方面取碍成绩,并对口腔护理专业委员会建设专科队伍、制定行业规范以及创新培训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希望。

  • 标签: 中华口腔医学会 专业委员会 口腔护理 青岛 主任委员 委员会制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OSCC系SCC-9为研究对象,用IL-1β与其体外共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IF-1α、VEGF、CXCR1mRNA表达情况。结果IL-1β刺激对SCC-9细胞增殖能力无影响;IL-1β与SCC-9细胞共培养8h可显著增强其细胞侵袭能力(P<0.05);IL-1β可以显著地提高CXCR1和HIF-1α转录水平(P<0.05);SCC-9细胞经600ng/mlIL-1β刺激后,VEGFmRNA表达出现上调(P<0.05)。结论IL-1β可以增强SCC-9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并可能与HIF-1αVEGF、CXCR1等基因上调有关。

  • 标签: 口腔鳞状细胞癌 白细胞介素1Β 细胞侵袭
  • 简介:患者,女,21岁,主诉:牙齿不齐,要求隐形矫治.一、临床检查面型左右对称,基本直面型。口腔卫生状况较差,恒牙列。两侧磨牙中性关系,上颌双侧尖牙缺失,前牙Ⅲ度深覆殆,上颌双侧侧切牙畸形过小牙并且反骀,上牙弓拥挤2mm,下牙弓拥挤9mm,下中线右偏1mm。

  • 标签: 双侧尖牙缺失 拔牙矫治 深覆(牙合) 隐形矫治器 Ⅲ度 患者
  • 简介:对无锡市4124名青少年进行错及牙周疾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错患病为42.68%,牙周疾病患病为54.78%。错者牙周疾病患病明显高于正常者,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错临床表现以牙列拥挤最为多见,而牙列拥挤者牙周疾病患病最高,为90.16%。提示牙列拥挤是牙周疾病形成客观条件,而对牙列拥挤矫正治疗是恒牙期错矫治主要工作

  • 标签: 青少年 错 牙周疾病 流行病学
  • 简介:口腔修复学在近一个世纪得到迅速地发展,而随着科学技术进步,高科技将作为口腔修复主导.本交从保存修复任务、口腔修复与全身关系、修复观念变革、口腔修复材料、社会化医疗模式、信息互联网技术与口腔修复、口腔修复产业化等方面对口腔修复学发展趋势作了论述.

  • 标签: 牙体缺损 口腔修复学 口腔科学发展 牙体保存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对CDH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舌鳞状细胞癌(TSCC)细胞侵袭迁移影响。方法5-Aza处理TSCC细胞株UM1和UM2,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处理前后细胞形态及排列情况;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检测处理前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blot法和免疫荧光检测E-cadherin表达;甲基化特异PCR(MSP)检测处理前后UM1、UM2细胞E-cadherin编码基因CDH1甲基化状态。细胞相对侵袭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UM1细胞呈小圆形、多边形或梭形,细胞排列松散,未见明显细胞间紧密连接;UM2细胞则表现为多边形,细胞与细胞之间紧密接触,呈典型"铺路石"样排列。UM1细胞E-cadherin表达较UM2低,细胞划痕经过48h后完全铺满,而UM2细胞划痕48h后不足75%。加入去甲基化药物5-Aza后,UM1细胞形态稍不规则,以多边、多角形细胞为主,且出现类似UM2细胞铺路石样排列细胞团,可见细胞间紧密连接,细胞划痕经过48h后仍不足70%,细胞相对侵袭为加药前102%(χ2=0.651,P〉0.05),E-cadherin表达上调。MSP结果显示,UM1细胞E-cadherin编码基因CDH1呈现过甲基化,去甲基化药物5-Aza作用后其甲基化程度降低。结论5-Aza可诱导E-cadherin编码基因CDH1去甲基化,导致E-cadherin上调抑制其迁移能力。

  • 标签: 鳞状细胞 迁移 甲基化 E钙粘着糖蛋白 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换
  • 简介:重度牙周炎患者伴有上前牙扇形移位是临床治疗中常见难题。临床中,医生需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考虑如何恢复健康、重建功能及改善美观,并结合实际情况和患者需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针对新出现问题及时做出调整。文章通过1例应用多学科手段治疗重度牙周炎合并上前牙前突复杂病例,讨论美学区牙齿拔与留、缺失牙修复、龈乳头重建等临床问题,期望为前牙美学区域多学科治疗提供经验。

  • 标签: 前牙缺失 多学科治疗 病理性牙移位 龈乳头缺陷
  • 简介:目的探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ERK1/2、p-p38及p-JNK1/2)]表达、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检测27例SACC组织和15例正常唾液腺组织标本中TGF—β1、MAPK表达情况。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ACC中TGF—β1、MAPK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唾液腺(分别为P〈0.01.P〈0.01.P〈0.01和P〈0.05)。SACC组织中TGF—β1、p—ERK1/2和p—p38在Ⅲ~Ⅳ期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组(分别为P〈0.01,P〈0.05和P〈0.05),但p—JNK1/2表达与临床分期无统计学关系(P〉0.05),TGF—β1、MAPK表达与患者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均无统计学关系(均为P〉0.05);TGF—β1与MAPK表达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819、P〈0.001;r=0.728,P〈0.001;r=0.640,P〈0.05)。结论TGF-β1、MAPK高表达与腺样囊性癌临床进展密切相关。TGF—β1可能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调控腺样囊性癌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过程。

  • 标签: 腺样囊性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 简介:2011年3月19日,2011年度IADR会在美国圣地亚哥落下帷幕,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项目制博士后肖瑾(现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临床牙科住院培训项目AEGDprogram)在此次会上荣获2011年美国牙科研究学会Hatton牙科研究比赛博士后组第1名。Hatton牙科研究比赛是一项对北美/加拿大牙科博士学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享有至高荣誉且竞争激烈竞赛。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博士后 牙科 科研 美国 比赛
  • 简介:目前,多种临床技术应用于牙槽骨缺损重建,为后期修复创造条件.多数学者建议采用自体骨重建牙槽骨,并保持适量软组织覆盖[1].最常用骨增量技术包括onlay骨块移植术[2-3]、骨引导再生术[4-6]和“三明治”植骨术[7]等.这些技术均需进行损伤较大手术,且技术敏感性较高.因此,探索一种手术创伤小、技术敏感性低且效果肯定牙槽骨重建手术,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报道了1例应用自体骨块移植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fibrin,PRF)即刻修复上颌种植体唇侧骨板缺损病例,并对自体骨重建牙槽骨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美学区 即刻种植 骨增量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 简介:陕西省口腔医学会于2009年10月17日在汉中市举办了为期两天1届学术交流年会。中华口腔医学会王兴会长、汉中市人民政府胡润泽市长、汉中市卫生局魏金海局长应邀出席了这次大会,来自全省口腔医学界260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在开幕式上,

  • 标签: 中华口腔医学会 学术交流年会 汉中市 陕西省 人民政府 市卫生局
  • 简介:一、病史患者,女,23岁.主诉:“上前牙前突”求治.二、临床检查1.口外检查:面部对称,垂直向比例正常,上唇前突.2.口内检查:口腔卫生尚可;恒牙列,36残根,26伸长,46残冠,双侧磨牙、尖牙远中关系.前牙覆盖10mm,深覆(牙合)Ⅲ度,上前牙有散在间隙,11、21、22树脂充填修复,21死髓牙,牙冠变色,下前牙Ⅰ度拥挤,上牙列中线左偏1mm,37、47临床牙冠较短,第三磨牙均未萌出(图1).3.双侧颞下颌关节无压痛、弹响,开口度及开口型未见明显异常.4.无口腔不良习惯史,全身状况良好,无全身系统性疾病,无家族遗传史.

  • 标签: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上颌第二磨牙 全身系统性疾病 牙矫治 下颌第 上前牙前突
  • 简介:由中国台湾罗慧夫颅颜基金会、中国台湾长庚纪念医院颅颜中心、德国兔唇救助协会、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主办“2010年中国西安第3届唇腭裂语言训练营”于2010年6月19~2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开营。

  • 标签: 西安交通大学 长庚纪念医院 语言训练 唇腭裂 中国 口腔
  • 简介:1牙髓病病因牙髓病病因包括细菌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和免疫因素等。1.1细菌因素细菌感染是导致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主要因素。1.1.1致病菌(1)炎症牙髓:细菌无明显特异性,细菌种类与牙髓感染途径和髓腔开放与否有关。(2)感染根管:厌氧菌尤其是专性厌氧菌是感染根管内主要细菌。

  • 标签: 牙髓病 牙髓感染 牙髓活力 急性牙髓炎 根尖周病 感染根管
  • 简介:目的:研究口腔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因子对糖尿病患者颌下腺功能相关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模型组,另选10只8周龄雄性db/m小鼠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小鼠以腹腔给药方式注射FGF-1,连续给药12周。分别在给药后0、4、8、12、16周电子天平测量小鼠体重,血糖仪测定小鼠血糖,采用唾液流测定法测定小鼠唾液流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颌下腺腺泡细胞和管腔分布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颌下腺腺泡和导管分布。结果:实验组小鼠血糖和体重在0-4周检测中均显著下降(P〈0.05),后期逐渐趋于稳定,而模型组变化不显著(P〉0.05)。实验组小鼠唾液流检测结果成递增趋势,最高流达到(308±34.0)mg·min^-1·kg^-1,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检测结果(P〈0.05)。HE染色结果实验组可见清晰颌下腺组织结构,模型组可见严重腺泡和导管萎缩。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PCNA细胞阳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仍显著较低(P〈0.05)。结论:FGF-1因子可显著升高小鼠颌下腺PCNA细胞阳性,平衡糖尿病小鼠血糖、体重水平,对逆转颌下腺功能退化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颌下腺 FGF-1 PCNA
  • 简介:以往研究采用两种标记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STRO-1,检测牙髓组织中具有问充质干细胞特性细胞。本研究目的是研究成人正常牙髓和牙髓损伤愈合期间α—SMA和STR0—1表达谱特征。健康牙髓通过机械暴露后,采用MTA或者氢氧化钙盖髓,从而在暴露牙髓表面诱导

  • 标签: 干细胞标记物 Α-SMA 人牙髓 免疫组化分析 损伤愈合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 简介:2008年5月12日,汶川强烈地震后,全国口腔医学界同仁们以各种形式表示慰问和支援,贡献自己力量帮助灾区人民战胜困难。地震灾区由于缺水,灾民和救灾解放军无法进行日常口腔清洁,加之非常疲劳,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口腔溃疡、糜烂,严重影响健康,急需大量口腔保健用品。华西口腔医院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设法组织大量漱口液、牙膏、牙刷等送往前线,但是远远不足。指挥长周学东院长急电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俞光岩院长,请求协助迅速组织大批量口腔保健用品。

  • 标签: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华西 地震灾区 保健用品 抗震救灾 口腔医学
  • 简介:目的:研究有色氧化铝玻璃复合体溶血性和短期全身毒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由试验材料所引起新鲜抗凝兔血细胞红细胞溶解和游离血红蛋白程度。经口途径给服试验材料混悬液,连续给服7d,进行食物利用率及体重相对增长计算及病理学变化检测。结果:有色氧化铝玻璃复合体溶血小于5%,不会引起急性溶血。各组大鼠每周食物利用率及体重相对增长指标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未见实验组动物各重要脏器出现病理学变化。结论:有色氧化铝玻璃复合体在急性溶血方面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根据毒性评定标准判定为无短期全身毒性。

  • 标签: 氧化铝 牙科陶瓷 溶血性能 毒性试验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程序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继发性咬合创伤牙位龈沟液(GC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蛋白(OPG)系统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海军总医院口腔科就诊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继发性咬合创伤患者21例纳入研究,分层区组随机分为A、B两组。研究结束时18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A组9例,咬合创伤牙位共计18颗,包括9颗前牙及9颗前磨牙;B组9例,咬合创伤牙位共计18颗,包括7颗前牙及11颗前磨牙。基线时,A组先实施全口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SRP)治疗,B组实施咬合创伤牙位咬合调整治疗;第28天,A组接受咬合创伤牙位咬合调整治疗,B组接受全口SRP治疗。其中,咬合调整治疗在T-ScanⅢ型咬合分析系统指导下完成。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基线、第28天和第56天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RANKL、OPG水平。两组组内SRP治疗前后、咬合调整前后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RANKL、OPG水平变化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水平在第28、56天时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结果SRP治疗后两组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水平降低,RANKL/OPG比值升高,与SRP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咬合调整治疗后两组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水平、RANKL/OPG比值降低,与咬合调整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咬合调整治疗可降低慢性牙周炎伴继发性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水平及RANKL/OPG比值,提示咬合调整治疗可能有助于抑制牙周骨组织破坏。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咬合创伤 白细胞介素-1β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