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基于Delphi法构建能够和临床治疗契合的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对完成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研究,希望能够为目前医院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提供必要的评价框架基础支撑。方法 本文在观点分析上,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查阅法、专家访谈法以及问卷调研、层次分析等多种方式,完成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界定,并完成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和分析。结果 完成包含五个一级指标以及18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的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模型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就五个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对应的是0.417、0.062、0.263、0.160、0.098,对应的二级以及三级指标权重赋值范畴分别是0.008-0.278、0.001-0.111。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CI、CR值分别是0.000-0.046、0.000-0.045。结论 基通过研究,出色构建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本文给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观察和临床应用分析,证实了本文给出的指标评价体系有较为出色的实践应用价值,能够用来进行介入方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研究。

  • 标签: 介入方向 护士 核心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创面修复科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尚没有护士职业标准。为更好地规范和加强创面修复科护士队伍的能力和体系建设,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创面修复科标准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全国创面修复专科联盟组织国内专家,从术语和定义、通用条件、职业要求、技能要求、培训要求、考试考核及颁证等方面,撰写了创面修复科护士职业标准的全国专家共识,供全国同行参考。

  • 标签: 职业标准 创面修复科 护士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8年 3月至 12月收治的 100例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包含患者 50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医院将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手段,对于实验组的患者,医院将采取护士分层管理手段。在护理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需要调查统计在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最后再对这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2%,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80%,数据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将护理分层管理技术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鉴于此,该项技术应当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得到广泛推行。

  • 标签: 护士分层管理 妇产科 风险事件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消化科护士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总结防护措施。方法:本次研究起始时间为 2018年 10月,结束时间为 2019年 10月,共选择消化科护士 60人,各选择 60名消化科医师和非消化科护士作为参照组,对所有护士及医师进行末梢血抗幽门螺杆菌( HpIgG)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消化科护士抗 HpIgG水平与消化科医师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P>0.05;消化科护士抗 HpIgG与非消化科护士相比显著更高, P<0.05;消化科无胃病史护士的抗 HpIgG水平与非消化科无胃病史护士相比显著更高, P<0.05;在消化科护士中,年龄越高,抗 HpIgG水平越高,三组抗 HpIgG水平比较并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消化科护士极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应加强相关防护措施,做好隔离、消毒处理,及时处理污染物,从而保证消化科护士工作安全。

  • 标签: 消化科护士 幽门螺杆菌感染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开展护士参与的体液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接诊的慢性心衰患者 6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慢性心衰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 30例慢性心衰患者临床常规管理,将其纳入对照组,给予剩余 30例慢性心衰患者护士参与体液管理,将其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慢性心衰患者接受不同管理措施之后的体重指数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慢性心衰患者接受不同管理措施之后的体重指数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对于慢性心衰患者,为其提供护士参与的体液管理效果明显,能够显著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体重指数,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表现症状,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心衰 护士参与 体液管理 体重指数 护理满意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该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及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为提高专科护士管理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12月在该院工作的143名专科护士,对其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及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了解其相应水平,并探究该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与核心能力相关性。结果该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为(115.08±5.21)分,维度均分为(5.48±1.13)分,且把握感均分最高,为(5.95±1.10)分,组织影响感维度均分最低,为(4.51±1.41)分,同时,该院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总评分为(162.43±7.69)分,其维度均分为(2.80±0.80)分,且法律、伦理实践维度评分最高,为(3.10±0.76)分,批判性思维维度评分最低,为(2.58±0.81)分,另外,该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与核心能力相关性指数为0.610,两指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目前该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评分较高及核心能力均较高,且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可通过提高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达到提高其职业认同感的目的,进而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及护理质量。

  • 标签: 专科护士 职业认同感 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化管理实施在输血护理中提升护士输血质量所发挥的管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8月~2020年2月诊治的输血治疗患者50例作为护理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实施细化管理方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士的输血质量和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输血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P

  • 标签: 输血护理 细化管理 输血质量 安全性
  • 简介:【摘 要】目的:于护士针刺伤预防中应用护理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工作的58例护士开展研究,双盲法分为乙组同甲组,各29例。在甲组护士中开展护理教育,而乙组护士不进行护理教育,对比两组的职业安全知识掌握程度、针刺伤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护士职业安全知识掌握评分大于乙组护士((P<0.05);甲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小于乙组护士(P<0.05)。结论:于护士针刺伤预防中,应用护理教育可提高护士对于职业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有效降低针刺伤发生的风险。

  • 标签: 护士 针刺伤 预防 护理教育 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夜班护士身心状况调查及应对策略。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9 月夜班护理人员 135 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夜班护理人员的身心状态和生活质量等。 结果: 采取有效身心状态改善措施后,护理人员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倦怠评分,自身人格坚强程度,应对突发时间的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 结论: 为夜班护士采取人性化管理后,能够提高夜班护士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等,对夜班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夜班护士 身心状态调查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来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护士 19名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应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护士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所调查的 19名护士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发生的接触血液和体液以及分泌液等类似的事件有 35例,另外还有 2件锐器伤时间以及 0件护理纠纷投诉事件。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负责日常护理工作的手术室护士在防护意识和皮肤黏膜受到损伤之后的防护意识大都存有一定程度的不足。结论:考虑到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较多并且在医疗护理风险方面的意识大都比较低,所以相关医院要适当的对这些手术室护士的防护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和有效的培训。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医疗护理风险意识 危害因素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实习护士带教方法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本研究收集 2017 年 12 月至 2018 年 6 月我科室 43 名实习护士,设为对照组,均进行传统带教方式;同时筛选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2 月我科 43 名实习护士,设为观察组,采用“ 511” 带教法,对比两组实习护士培训结果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 97.67% 高于对照组 76.74% ( P < 0.05 )。对比两组护士综合能力各维度评分、总评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采用 511 带教法对心内科临床护理实习护士进行教育,可有效提高实习生专业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带教方式 护理实习护士 心内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门诊是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最频繁、最先、最直接接触患者的就诊环节,其门诊服务流程问题,不仅关系到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评价,而且也会影响到医疗质量。对于综合医院而言,门诊人满为患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故如何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是当前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现将综合医院门诊服务流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 标签: 综合医院 门诊 服务流程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换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换药室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5.29%,实验组为97.06%,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门诊换药室,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换药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内科门诊中老年患者接受诊治表现出现的特点以及对其施行护理管理的主要方式。方法:在 2017年 12月 -2019年 1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选择 10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疾病呈现的特点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施行对比,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结果:在所选取的 100例患者中,口腔疾病类有 36%的老年患者患有牙龈萎缩, 26%的老年患者患有龋病, 14%的患者患有楔状缺损及磨损, 12%的患者患有牙周病以及 12%患者患有牙髓炎症 ;老年病类有 16%的患者患有糖尿病, 40%的患者患有高血压, 14%的患者患有冠心病,有 16%患者患有颞下颌关节韧带松弛以及 14的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生理健康问题。结论:口腔内科门诊中老年患者诊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与生理健康、老年疾病、口腔疾病等方面,对其施行相应的护理管理对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极具推广价值。

  • 标签: 口腔问题 老年人口 就诊特点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医院门诊管理措施进行深入探索;方法 认真分析了医院门诊管理中应用的各种方法,并于 2019年 1月实施了改进措施;结论 做到“将病人需求放在第一位”,利用比较门诊 2018年与 2019年的医疗质量,制订了合理的医院门诊管理措施,力求达到全部病人的高度认可。

  • 标签: 医院门诊 管理措施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提高门诊干部保健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研究人员选取了其所在医院门诊2019年8月-2020年8月之间收治的在职和离退休干部患者220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住院期间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并从安全、高效、科学、规范等方面针对性地进行保健护理质量改进,观察门诊保健护理质量的改进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在针对性改进保健护理质量之后,门诊干部接受的保健护理水平有了整体的提高,其对于保健护理的满意情况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结论:医院门诊要按照人性化理念并响应国家善待老干部的号召,不断改进保健护理措施,使其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为干部提供医疗服务。

  • 标签: 门诊,干部,保健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门诊2020年2月-2020年8月188例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门诊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相关指标评分、护理满意度、就诊全程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结果:实验组心理状态相关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就诊全程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患者实施门诊全面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应激反应程度,并缩短就诊时间,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门诊护理干预 骨折患者 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试析我院 2018年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点评。方法:收集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我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每月随机抽取 5天中成药处方,共抽取中成药处方 2320张,对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查看不合理中成药处方不何璐分布情况、处方点评主要项目情况。结果: 2320张处方中有 643张处方分布不合理,占所有中成药处方的 27.72%;其中分布不合理处方中有 64张处方属于用药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 9.95%;分布不合理处方中有 551张处方属于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 85.69%;分布不合理处方中有 28张处方属于超常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 4.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018年 1月到 6月平均每张药品种数为 31,所占比例为 1.34%,注射使用率为 263,所占比例为 11.34%,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49,所占比例为 2.11%; 7月到 12月平均每张药品种数为 28,所占比例为 1.21%,口服液使用率为 345,所占比例为 14.87%,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23,所占比例为 0.9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2018年我院儿科门诊开展中成药处方点评工作,规范了我院中成药处方使用不合理情况,能够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促进中成药在临床用药安全,是我院临床医师书写规范,加强中医理论知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成药处方 儿科门诊 不合理处方分布情况 处方点评主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