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硬式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方法:于2021年度的1月至12月选择我科室所清洗的硬式共计92套进行调研,按照清洗方式将92套硬式分为2组,每组所纳入的硬式分别为46套。按照清洗方式进行命名,分别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所采用的清洗方式为手工清洗,研究组则采用低压沸腾清洗机清洗。清洗完成后,采用肉眼观察法、白布条检查法,之后再按照《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15年版)进行致病菌和细菌总数的检测。总结检测结果。结果:(1)常规组合格率为80.43%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7.83%,差异明显,(P

  • 标签: 硬式内镜 手工清洗 低压沸腾清洗机清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讨肝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腹腔手术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引发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引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应用腹腔手术的治疗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出血量,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地推广与普及。

  • 标签: 肝胆管结石患者 腹腔镜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胆道结石患者使用双联合胆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2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使用传统开腹手术的治疗方式,研究组使用双联合胆管切开取石术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6.86%,常规组有效率为78.13%;研究组的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道结石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双联合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方式,拥有显著的治疗的效果,可以有效地缓解病情的影响,值得应用在临床治疗之中。

  • 标签: 胆道结石 双镜联合胆管切开取石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2021年美国胃肠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ASGE)联合多家学会组织共同更新发布了《多学会指南:软式胃肠及附件再处理(2020)》(以下简称“2020指南”)。2020指南针对22个临床问题提出建议,问题涵盖员工培训和再处理技能的能力、胃肠再处理流程、科室布局和流程、维护、科室感染控制小组、附件再处理及微生物监测等方面,同时对清洗、干燥和储存等再处理关键步骤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拓展,并纳入了与改善胃肠再处理相关的最新证据。本文仅对胃肠再处理流程部分的指南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内容供胃肠医护人员参考,以期提高再处理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胃肠内窥镜 消毒 再处理 指南解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可弯曲的真空辅助输尿管导引鞘在逆行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中的初步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9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48(32~72)岁。平均结石长径15.5(11~20)mm。平均结石体积1 958(1 108~4 036)mm3。肾结石1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例。2例存在多个肾盏结石。2例术前预先留置输尿管支架管。肾积水Grignon分级Ⅰ级9例,Ⅱ级2例。所有患者均行逆行碎石术,术中均使用F12/14可弯曲的真空辅助输尿管导引鞘,放置方法同传统输尿管导引鞘。可弯曲的真空辅助输尿管导引鞘能随输尿管软的弯曲而被动弯曲(弯曲角度>90°),同时具有连接负压吸引的功能。术中应用可弯曲的输尿管导引鞘最大限度地跟随输尿管软接近目标结石。术后常规留置F6双J管2~4周。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结石体积清除率等。术后第1天复查低剂量CT测量结石体积。结石体积清除率=(1-残留结石体积/术前结石体积)×100%。结果所有手术均一期顺利完成,术中均顺利应用可弯曲的真空辅助输尿管导引鞘。平均手术时间57.1(34~90)min。术后第1天平均结石体积清除率98.9%(94.8%~100.0%),其中7例无残留结石,4例存在残留结石。平均血红蛋白下降值0.6(0~11) g/L。术后1例出现呕吐,均未出现发热。术后2~4周拔除输尿管支架,4例残留结石者拔除输尿管支架后复查B超示已无残留结石。结论逆行碎石术中应用可弯曲的真空辅助输尿管导引鞘安全可行。可弯曲的真空辅助输尿管导引鞘可跟随输尿管软伸入至肾盂、肾盏,真空辅助功能可降低结石残留率。

  • 标签: 尿路结石 输尿管导引鞘 逆行肾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结石实施腹腔微创肝叶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86例于我院2017年4月-2021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分析,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n=43。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接受微创腹腔肝叶切除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5天ALB、ALT指标均较对照组更高,且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微创肝叶切除方案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中可减轻对患者肝功能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下微创肝叶切除 肝功能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应用耳与显微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21年1月起在本院展开研究,截止2022年8月纳入慢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64耳。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研究组,每组均为32例。参考组采取显微鼓室成形术,研究组采取耳鼓室成形术。比较两组术后3月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听力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各项听力恢复指标均高于参考组,而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结论 相较于显微鼓室成形术,耳下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效果更佳,有利于患者听力水平的恢复。

  • 标签: 耳内镜 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 单纯型慢性中耳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达到降低胃肠院内感染率的目的,本文着重探讨了加强消毒质量管理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68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行胃肠检查,以时间为分隔线,将其分为实施前的对照组与实施后的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随机抽取34例患者,前者行常规胃肠检查,后者实施消毒质量管理,对比两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相关数据表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院内感染率明显较低(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消毒槽、无菌水、消毒液、辅助器械、室胃肠等样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消毒管理各维度评分相对较优(P<0.05)。结论:通过加强消毒质量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样本合格率与消毒管理质量水平,对胃肠院内感染率的降低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内镜消毒质量 胃肠镜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耳干、湿耳状态Ⅱ型鼓室成形术的疗效,评估湿耳Ⅱ型鼓室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1月—2020年10月40例耳Ⅱ型鼓室成形术的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26例,年龄18~72岁。依据术前鼓室黏膜炎性状态分为湿耳组22例和干耳组18例。观察指标:(1)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手术时间、术前骨气导差等基线资料;(2)比较2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听力改善情况;(3)观察2组患者鼓膜愈合情况,比较手术前后4 kHz骨导听阈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获得干耳,无再次流脓。(1)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术前骨气导差、手术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8)。(2)术后3个月听力改善情况:湿耳组、干耳组气导的平均听阈术前分别为(63.03±16.63)dB、(53.89±13.85)dB,术后分别为(46.59±13.86)dB、(39.51±12.92)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13.35、10.13,P值均 < 0.001);骨导平均听阈术前分别为(30.30±13.48)dB、(26.25±9.94)dB,术后分别为(30.10±12.53)dB、(26.11±9.55)d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0.47、0.36,P = 0.642、0.723)。2组患者骨气导差术后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其中干耳组由(27.2 ± 9.4)dB降至(13.4 ± 6.4)dB,湿耳组由(32.7 ± 9.0)dB降至(16.5 ± 4.8)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0.24、14.34,P值均 < 0.001)。2组间比较,手术前后骨气导差以及术后骨气导差的降低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2组手术前后4 kHz骨导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2组患者随访3个月,鼓膜均完全愈合,均未出现感音神经性聋、面瘫等并发症。结论耳湿耳状态Ⅱ型鼓室成形术后患者的听力恢复及鼓膜愈合情况与干耳状态疗效相当,该手术是可行的。

  • 标签: 中耳炎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耳内镜 湿耳 鼓室成形 部分人工听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治疗非壶腹部早期十二指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202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治疗的非壶腹部早期十二指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患者基线信息、治疗方式、创面封闭方式、病理分析和并发症的发生与转归等资料。结果47例患者资料入选并均成功完成治疗,其中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17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5例,ESD+EMR 7例,因ESD剥离困难转为ESD+EMR 6例,耙状金属夹闭合系统(over-the-scope clip system,OTSC)辅助的全层切除4例,分片黏膜切除术(piecemeal EMR,EPMR)8例。47例早期癌病变中,整块切除率83.0%(39/47),完全切除率85.1%(40/47)。全组47例中,围手术期发生穿孔并发症4例(8.5%),均发生于降部,其中2例(4.3%)经治疗后好转,另外2例(4.3%)治疗效果不佳,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围手术期未出现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治疗非壶腹部早期十二指肠癌是安全有效的,可根据病灶的位置、大小及个体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于十二指肠降段的操作,要更加警惕穿孔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十二指肠肿瘤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内镜下治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摘要硬化剂注射术(endoscopic injection sclerotherapy,EIS)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众多学者在注射方法的改良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研究,获得了大量有意义的结果。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体会就EIS在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应用及进展做一述评。

  • 标签: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高血压,门静脉 内镜注射止血术 硬化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措施对鼻外伤性鼻骨骨折复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达到探究实验要求的患者58例,随机分成不同护理措施的两个组别,分别设定为实验对照组和常规对照组,综合比对最终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干预措施的认可度。结果:有效开展实验,并收集相关实验数据后,实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措施认可度都要比另一组良好,对比显示P<0.05。结论:对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案上,优质护理方式的开展能够带来更加优秀的实际干预效果,并促进医患关系良性发展,故值得参考。

  • 标签: 优质护理 鼻内镜 外伤性鼻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消化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肠息肉消化切除术患者取样71例,皆为2019.01-2021.04入院就诊,抽签分组,行全程无缝隙护理(n=36,观察组)和常规护理(n=35,参照组),对比SDS、SAS评分,手术、住院时间, 应激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DS(40.74±3.95)分,SAS(42.19±4.80)分,ACTH(26.53±5.59)pg·mL-1,Cor(221.58±29.64)nmol·L-1皆比参照组低,手术(27.34±4.91)min,住院(4.37±0.88)d,比参照组(31.60±4.74)min、(5.72±1.63)d短,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息肉消化切除术围术期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不仅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还可缩短其手术、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 标签: 护理研究 护理流程 肠息肉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及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早期胃癌患者13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65)和研究组(n=65)。对比2组临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住院及禁食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短、长期并发症发生率3.08%(2/65)、1.54%(1/65)低于参照组12.31%(8/65)、10.77%(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性及整块切除率、病灶残留率、复发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胃癌患者采取ESD治疗,可减少手术相关指标用时,病灶切除率、残留率及复发率与外科手术效果相当,但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生存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胃癌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外科手术 病灶切除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耳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护理要点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9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行耳置管治疗术,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纯音听阈、鼓膜穿孔恢复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纯音听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鼓膜穿孔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4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应重视全面性,从而加速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耳内镜 置管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鼓膜成形术治疗鼓膜穿孔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鼓膜穿孔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参照组45例,实施显微鼓膜成形术治疗,研究组45例,给予耳鼓膜成形术治疗,分析两组病人的住院手术状况和不良反应情况,观察比较结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少于参照组,P

  • 标签: 耳内镜 鼓膜成形术 鼓膜穿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耳鼓室成形术治疗后鼓膜穿孔再次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试验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耳鼓室成形术后鼓膜再穿孔患者进行比较研究,其中小穿孔者30例,行耳垂脂肪压片修补术;中穿孔者30例,行耳屏软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听力检查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干预后,小穿孔者听力检查情况优于中穿孔者,临床疗效高于中穿孔者,两者差异值得统计分析(P<0.05)。结论:根据经耳鼓室成形术治疗后鼓膜再次穿孔患者实际情况,采用相应修补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听力情况,加快患者鼓膜愈合速度,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 鼓膜穿孔 再修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8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2020.01-2020.12),随机分成甲(传统中耳炎手术)、乙(鼓室成形术)组,各40例。比对两组效果。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干耳率高于甲组,复发率低于甲组(P

  • 标签: 慢性中耳炎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