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式内镜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硬式内镜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

文晓芬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湖南衡阳 421000

【摘要】目的:硬式内镜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方法于2021年度的1月至12月选择我科室所清洗的硬式内镜共计92套进行调研,按照清洗方式将92套硬式内镜分为2组,每组所纳入的硬式内镜分别为46套。按照清洗方式进行命名,分别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所采用的清洗方式为手工清洗,研究组则采用低压沸腾清洗机清洗。清洗完成后,采用肉眼观察法、白布条检查法,之后再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15年版)进行致病菌和细菌总数的检测。总结检测结果。结果:(1)常规组合格率为80.43%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7.83%,差异明显,(P<0.05)。(2)常规组灭菌合格率为80.43%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7.83%,差异明显,(P<0.05)。(3)常规组消毒合格率为82.61%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7.83%,差异明显,(P<0.05)。结论硬式内镜清洗中低压沸腾清洗机清洗方案实施效果优异,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硬式内镜;手工清洗;低压沸腾清洗机清洗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医疗水平的完善,内镜用途越来越为广泛,其内镜种类也有所增多,但因为硬式内镜结构十分复杂,进而增加了灭菌、清洗以及消毒的难度,如果不能正确的清洗硬式内镜,很容易导致不能彻底清洗内镜,进而给内镜上残留细菌提升繁殖的条件,为此如何高质量清洗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以及保证医疗安全的主要举措与缓解[1-2]。通常情况下,硬式内镜清洗中常用清洗方式为手术清洗,虽然这种方式可清洗、消毒,最大程度的阻断病毒,但手工清洗存有误差以及不足,而我科室为了提升清洗效果,则采用低压沸腾清洗机清洗方式与方法。为了总结与探究2种清洗方式的实施效果,于2021年度的1月至12月选择我科室所清洗的硬式内镜共计92套进行调研,具体实施情况、结果分析,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1年度的1月至12月选择我科室所清洗的硬式内镜共计92套进行调研,按照清洗方式将92套硬式内镜分为2组,每组所纳入的硬式内镜分别为46套。按照清洗方式进行命名,分别为常规组与研究组。

纳入标准:均被使用过,试纸检测结果均为强阳性,均包括管腔、齿槽和轴节,均可拆卸,清洗难度较高。

常规组:工作人员共计8名,其中男性/1名、女性/7名,年龄在29岁至42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5.11岁。研究组:工作人员共计8名,其中男性/0名、女性/8名,年龄在30岁至42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5.15岁。参与调研的工作人员,一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

1.2 实验方法

常规组所采用的清洗方式为手工清洗,具体如下:工作人员首先将硬式内镜用长流水粗洗10秒,去除较大的血液以及黏液,拆卸硬式内镜,再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管腔内器械,冲洗时间不得低于10秒钟。取多酶清洗液,并将器械浸泡其中,浸泡时间不得低于10分钟。随后在超声清洗仪中超声10 分钟,使用毛刷反复刷洗管腔内壁,去除硬式内镜表面的松脱物与清洗液,去除管道内的松脱物与清洗液,再使用洗洁布擦拭表明,同时选择合适管刷反复刷洗,在流动水下漂洗,将器械残留的组织和酶液冲洗掉,并用气枪吹干,再用酸性还原电位水浸泡3 min,然后用纯水进行终末漂洗,待干燥。

研究组则采用低压沸腾清洗机清洗,具体如下:使用长流水粗洗硬式内镜,冲洗时间为10秒钟,去除黏液和体积较大血液以后拆除硬式内镜,并将其置于篮筐中,为避免混淆器械可以在篮筐上添加标识牌,同时将较小体积器械放到篮筐中并加盖。将拆分后的器械用高压水枪对管腔内器械冲洗10秒钟,然后放入1:150多酶清洗液的清洗仪中超声6 分钟,最后用纯水进行终末漂洗,待干燥。

1.3 评价标准

结果分析。(1)合格率:采用白布条检测法进行检测,统计合格例数、不合格例数,计算合格率。(2)灭菌合格率。(3)消毒合格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讨论和数据处理。正态度量数据用“均值±SD”表示,计数数据用例或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合格率对照

常规组:所清洗的套硬式内镜共计46套,其中清洗合格件数共计37件,不合格件数为9件,合格率为37/46(80.43);研究组:所清洗的套硬式内镜共计46套,其中清洗合格件数共计45件,不合格件数为1件,合格率为45/46(97.83),常规组合格率为80.43%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7.83%,差异明显,(P<0.05)。

2.2灭菌合格率对照

常规组:所清洗的套硬式内镜共计46套,其中灭菌合格件数共计39件,不合格件数为7件,合格率为39/46(84.78);研究组:所清洗的套硬式内镜共计46套,其中灭菌合格件数共计45件,不合格件数为1件,合格率为45/46(97.83),常规组灭菌合格率为80.43%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7.83%,差异明显,(P<0.05)。

2.3消毒合格率

常规组消毒合格率为82.61%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7.83%,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消毒合格率

组别

例数

消毒合格件数

不合格件数

合格率

常规组

46

38

8

82.61%

研究组

46

45

1

97.83%

×2

6.0348

P

0.0140

3 讨论

硬式内镜是我院常用的治疗器械,硬式内镜结构十分复杂而且繁琐,硬式内镜器械使用后再清洗中难度较大,如果不能全面的清洗将提升器械中病原菌存活率,进而诱发与引起院内感染[3-4]。另外,由于硬式内镜结构复杂、器械精密,清洗环节程序较多,给手工清洗造成较大的难度。另外,手术清洗硬式内镜时,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如果稍有不当还会因人为因素而破坏器械,也无法保证清洗效果[5-6]。我科室为了提升清洗效果,采用了低压沸腾清洗机清洗方式,这种清洗方式在应用中采用了低压沸腾式技术,在清洗过程中会将压力瞬间变化在机器内部形成压力差,产生沸腾效果,进而对器械内外反复冲洗,从而实现有效清除导管内部污渍以及连接处位置处的残渣,达到提升高效率清洗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手工清洗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不当造成器械损坏等缺陷。

本次调研结果证实:(1)常规组合格率为80.43%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7.83%,差异明显,(P<0.05)。(2)常规组灭菌合格率为80.43%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7.83%,差异明显,(P<0.05)。此结果证实,研究组所采用的方案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硬式内镜清洗中低压沸腾清洗机清洗方案实施效果优异,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参考文献

[1]瞿青. 不同方法对硬式内镜清洗效果比较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72):193-194.

[2]齐朝霞,卢晓丹. 减压沸腾清洗机在硬式内镜清洗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21,34(22):41-42.

[3]束锦华. PDCA循环在硬式内镜清洗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11):129-130,133.

[4]卢艳. 硬式内镜清洗方式的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9):146-146.

[5]李焕平,张莉,蔡婉嫦. 硬式内镜清洗架在硬式内镜及器械清洗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180-181.

[6]何彩虹. 基层医院硬式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的护理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