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逆行胆管造影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逆行胆管造影,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P

  • 标签: 内镜 胰胆管造影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逆行胆管造影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逆行胆管造影,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P

  • 标签: 内镜 胰胆管造影 观察 护理
  • 作者: 查俐 曾彦博 裴轶飞 汪丽 杨继金 刘崎 朱彤 陆小燕 朱中飞 杜奕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消化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肾内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介入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影像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感染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上海 200433
  • 简介:摘要急性胰腺炎是逆行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但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者少见。SAP病程复杂,后期可能会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腹腔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十分凶险。现报道1例ERCP后SAP合并腹腔出血,又因出血量大引起失血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多学科诊治过程。该患者胰腺坏死伴感染,又先后3次发生腹腔出血,伴失血性休克、急性肝损伤、急性肾损伤,经过多学科诊治最终抢救成功。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重症急性胰腺炎 感染 腹腔出血 多器官功能障碍 多学科协作
  • 简介:摘要正确地识别壶腹部乳头是经逆行胆管造影术成功的先决条件。本文介绍了3例通过前置透明帽直视在困难憩室乳头插管中的使用,为该类病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憩室疾病 十二指肠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经逆行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插管技巧,分析影响插管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6月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完成的小儿和成人ERCP操作各90例,统计其解剖相关数据、插管时间、插管措施等数据,比较小儿与成人的十二指肠乳头区域解剖差异,分析影响小儿ERCP插管时间因素。结果小儿组成功插管88例,成功率97.8%;成人组成功插管90例,成功率100.0%。小儿组插管时间(187±67)s,成人组插管时间(247±86)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0,P<0.001)。十二指肠直径小儿患者(3.38±1.57)cm,成人患者(5.94±1.8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32,P<0.001)。十二指肠球部至乳头水平的距离小儿患者(2.44±1.15)cm,成人患者(4.22±1.4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77,P<0.001)。小儿患者乳头形态半球型居多[扁平26.1%(23/88)、半球51.1%(45/88)、圆柱22.7%(20/88)],而成人患者圆柱形居多[扁平9.1%(8/88)、半球23.9%(21/88)、圆柱67.0%(59/88)]。影响小儿ERCP插管时间的因素包括乳头形态、乳头硬度、视野位置、十二指肠球降交界处至乳头距离、乳头与的距离、切开刀挑起程度等。结论ERCP操作时,十二指肠乳头更短、更硬及乳头朝向正常者,其插管时间更短,这些指标是插管的有利因素。

  • 标签: 儿童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插管法
  • 简介:摘要网篮取石是经逆行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诊疗过程中的常见操作,因结石较大而嵌顿于乳头口者时有发生。本文报道1例取石网篮嵌顿于肝内胆管的ERCP病例,以期引起医师对这种罕见情况的关注。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取石网篮 肝内胆管 嵌顿
  • 简介:摘要子母系统是指十二指肠(母)与胆管(子)的组合,在母辅助将子插入胆管后,可利用子的光学系统、灌洗通道、工作通道,对胆管相关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经逆行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对胆管进行X线透视成像,子母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直视胆管内部图像。本文从子母系统的发展历史、临床进展、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子母镜 经口胆管镜 胰管结石 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逆行胆管造影术(ERCP)在儿童胆疾病诊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1年7月因胆疾病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ERCP的1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所患疾病分为胆道疾病组及胰腺疾病组,分别统计ERCP操作次数、技术成功率、诊断、干预措施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并分析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危险因素。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127例患儿中男54例、女73例,首次行ERCP的中位年龄14岁,共接受ERCP治疗181例次,成功率98.3%(178/181)。术前影像学检查中B超、CT及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对儿童胆疾病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4.1%(53/98)、56.1%(37/66)、79.3%(88/111),3种检测诊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3,P<0.001)。胆道和胰腺疾病行ERCP最常见适应证分别为胆总管结石(77.0%,107/139)和胰腺先天结构异常(31.0%,13/42)。ERCP术后患儿腹痛明显缓解,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均P<0.001),胰腺疾病组患儿术后较术前血淀粉酶水平显著下降(t=7.73,P<0.001)。ERCP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2.2%(22/181),其中以PEP发生率最高(7.2%,13/181),胰腺组PEP的发生率高于胆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7%(7/42)比4.3%(6/139),χ2=7.38,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是PEP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0,95%CI 0.67~0.96)。结论MRCP是儿童胆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儿童ERCP操作技术成功率高,对胆疾病的缓解作用明显,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儿童胆疾病的诊疗。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儿童 胰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重度经逆行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ost-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tis,PE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经逆行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6 731例初始乳头胆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插管操作以及术后并发症相关参数均为前瞻性收集。主要研究终点为中重度PEP,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中重度PE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 731例初始乳头的ERCP患者总体PEP发生率为5.3%(n=359),中重度PEP发生率为1.0%(n=68)。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ERCP适应证、插管方式、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误进管次数以及有无学员参与插管等因素均与中重度PEP发生有关(P<0.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32,95%CI:1.28~4.21,P=0.006)、非胆总管结石(OR=2.04,95%CI:1.16~3.59, P=0.014)、插管时间≥5 min(OR=2.23,95%CI:1.20~4.13,P=0.011)、误进管次数≥1次(OR=1.88,95%CI:1.03~3.44,P=0.040)和无学员参与插管(OR=1.81,95%CI:1.02~3.22,P=0.043)是中重度PE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重度PEP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非胆总管结石、无学员参与的插管以及困难插管。ERCP围手术期全程管理应重视对上述因素的评估。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胰腺炎 危险因素 中重度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预见性护理在经逆行胆管造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实验属于对照实验,研究时间起于:2019年3月,止于2022年6月,选取我院开展经逆行胆管造影患者49例开展本次研究,回顾病例,施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将纳入的研究样本划分为2组,分组依据随机抽签法,25例为实验组采取预见性护理,24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应用效果。结果: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实验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实验组住院费用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经逆行胆管造影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预防相关不良反应对于患者治疗效果产生的负面影响。

  • 标签: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预见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高龄患者(≥80岁)经逆行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21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镜中心512例行ERCP(638例次ERCP)的超高龄胆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RCP适应证和手术完成情况,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超高龄患者638例次ERCP选择性插管总体成功率为94.0%(600/638),与同期<60岁(2 433/2 557,95.2%)、60~<80岁人群(2 815/3 004,93.7%)相比,三者插管总体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9,P=0.064)。超高龄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15.2%(97/638),术后于住院期间死亡的总体发生率为2.1%(11/512),与同期<60岁(8/1 809,0.4%)、60~<80岁人群(21/2 127,1.0%)相比,三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9,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HR=1.94,95%CI:1.237~3.041,P=0.004)、上消化道重建术后(HR=2.28,95%CI:1.064~4.891,P=0.034)、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HR=1.65,95%CI:1.012~2.679,P=0.045)、手术时期较早(HR=0.57,95%CI:0.352~0.923,P=0.022)、手术操作时间>30 min(HR=1.74,95%CI:1.094~2.759,P=0.019)、术前白细胞>9.5×109/L(HR=2.66,95%CI:1.661~4.257,P<0.001)及降钙素原≥0.05 ng/L(HR=2.54,95%CI:1.172~5.513,P=0.018)是超高龄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RCP对超高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超高龄患者有高血压、上消化道重建术后、有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既往史、手术操作时间>30 min、术前患者白细胞>9.5×109/L及降钙素原≥0.05 ng/L时,应密切关注术后并发症,避免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老年人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超高龄
  • 简介:摘要为探讨管支架对内逆行胆管造影(ERCP)术后预防急性胰腺炎(PEP)发生的作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因胆总管结石首次行内逆行胆管造影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是否留置管支架分为管支架组(147例)和未留置管支架组(192例)。以COTTON标准诊断是否发生逆行胆管造影术后急性胰腺炎,比较两组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卡方检验(χ2)、Fisher精确检验方法比较组见差异。结果显示,管支架组有2例发生急性胰腺炎,均在48 h后好转。未留置管支架组有22例发生急性胰腺炎,其中20例在48 h好转,另2例为重症胰腺炎,经过30 d治疗后好转出院。管支架组(1.4%)和未留置管支架组(11.5%)之间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2.905,P<0.001)。综上,管支架可能是预防ERCP术后发生PEP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胰管支架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内逆行胆管造影患者处于围手术期时实施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其情绪及治疗的实施价值与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护理的逆行胆管造影患者,共计200例,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情绪更低,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内逆行胆管造影患者处于围手术期时实施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安抚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围手术期 焦虑情绪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离断合并胆瘘较少见,可通过胆道重建或经逆行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进行治疗,但二者难度均较大。本文报道1例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离断并胆瘘,通过ERCP分阶段予鼻胆管、支架引流联合治疗,成功治愈。

  • 标签: 胆瘘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吻合口离断 肝移植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肾上腺素预防经逆行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ost-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tis,PEP)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维普、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及ClinicalTrials.gov、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搜集关于肾上腺素预防PEP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 2020 年10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 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获得410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 4 208 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使用肾上腺素能降低PEP的发生率(RR=0.29,95%CI:0.16~0.50,P<0.001)。与吲哚美辛对照组相比,单用肾上腺素组(RR=0.17,95%CI:0.02~1.39,P=0.100)和肾上腺素联合吲哚美辛组(RR=1.15,95%CI:0.61~2.16,P=0.670)PEP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生理盐水相比,在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喷洒肾上腺素可降低PEP发生率。但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联合吲哚美辛预防PEP与吲哚美辛相比无明显优势。

  • 标签: 肾上腺素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胰腺炎 元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七氟烷吸入麻醉在高龄经逆行胆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一月于本院进行内逆行胆管造影术的80例高龄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麻醉方案,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苏醒评分。结果:对两组高龄经逆行胆管造影术患者进行不同的麻醉方案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经逆行胆管造影术患者中使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方案的麻醉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在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七氟烷吸入麻醉 高龄 胰胆管造影术 应用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反馈理论的健康教育在经逆行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05例行ERCP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反馈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认知度、自我管理能力、不良情绪、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认知度问卷各项评分、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各分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反馈理论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ERCP患者的健康教育认知度、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不良情绪。

  • 标签: 护理 围手术期 反馈理论 健康教育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经逆行胆管造影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8例经逆行胆管造影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29.17%),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鼻胆管引流 个性化护理干预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