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下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6例护理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7
/ 2

耳内镜下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56例护理运用

王霞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 对耳内镜下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护理要点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9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行耳内镜下置管治疗术,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纯音听阈、鼓膜穿孔恢复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纯音听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鼓膜穿孔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4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镜下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应重视全面性,从而加速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耳内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护理要点


分泌性中耳炎在耳鼻喉科中较为常见,患者会有中耳积液症状,并降低听力水平,若未能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很可能导致中耳炎急性发作,对听力水平造成永久性打击。临床可通过耳内镜下置管治疗方式,配合围术期科学护理,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基于此,本研究将以99例患者为研究样本,对耳内镜下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护理要点进行讨论,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9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其中包含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在18-55岁之间,平均为(30.28±10.78)岁。均行耳内镜下置管治疗术,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治疗方法: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头偏向健康一侧,用浓度为0.75%安尔碘对耳廓、外耳道和鼓膜进行消毒,借助耳内镜,将鼓膜切开,用负压吸引器将中耳腔中的积液全部吸净。如果是粘稠程度较高的积液,先用0.5mL含有5mg地塞米松和4000Uα-糜蛋白酶混合液,完成中耳腔的清洗之后再吸引,之后向其中置入硅胶管,患者术后服用抗生素。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做好各项术前准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研究组采用全面护理,具体如下:首先,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加强和患者的交流,告知患者手术意义和注意事项,建立患者对医护人员专业性的信任,进而增加治疗依从性,缓解患者各种负性情绪。其次,抗感染护理。术后可以用麻黄碱(浓度为1%),滴入患儿鼻腔,保证患儿咽鼓管的通常性,加速排液。另外,重视饮食的合理调整。患者在术后可以适当进食,食物状态应为流质饮食。48h之后,可以正常进食,食物应保证清淡,同时不能为消化增加负担。另外,口腔护理,可以准备淡盐水为患者漱口,保证口腔清洁。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纯音听阈、鼓膜穿孔恢复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6232cb77a2bc1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纯音听阈、鼓膜穿孔恢复时间对比

研究组纯音听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鼓膜穿孔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纯音听阈、鼓膜穿孔恢复时间对比(6232cb77a2bc1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

分组

例数

纯音听阈(dB)

鼓膜穿孔恢复时间(d)

对照组

44

19.28±2.47

19.58±4.67

研究组

45

25.64±3.05

10.47±3.55

t

-

10.797

10.375

P

-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4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分组

例数

十分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44

18(40.91)

13(29.55)

13(29.55)

31(70.45)

研究组

45

27(60.00)

16(35.56)

2(4.44)

43(95.56)

χ2

-

-

-

-

8.708

P

-

-

-

-

0.003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通常会因为咽鼓管堵塞而发病,会导致患者听力下降,甚至有一定耳聋的风险。传统鼓膜切开术、鼓膜穿刺术等,需要借助显微镜,准确在鼓膜上定位,将中耳积液吸净。但这种方式操作并不简单,基层医院限制条件较多,因此可行性较差。耳内镜下置管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式,操作相对灵活,损伤较小,不会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配合术后全面护理,从心理、抗感染、饮食、口腔等方面加强护理,在建立患者治疗康复信心的同时,使患者摄入更多营养物质,同时通过抗感染护理和口腔护理,可保证口腔清洁,避免因感染引发各类并发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纯音听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鼓膜穿孔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了耳内镜下置管治疗术,配合全面护理的价值。总体而言,耳内镜下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应重视全面性,从而加速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高欢.鼻内镜下中耳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9(29):51-51.

[2]李娜,付双莉,张纯静,刘倩.系统护理干预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1):76-76.

[3]王素芳,韩富根.腺样体肥大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及其转归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9):1078-1079.

[4]刘莹,奉华艳,周娟,严红,彭婷.鼻内镜下中耳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5):64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