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后外侧路加内侧在治疗三踝骨折中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31例三踝骨折采用后外侧行后踝骨块及外踝内固定加内侧行内踝内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及内置物稳定情况,术后进行石膏固定3~4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估疗效优18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87.1%。结论改良后外侧路加内侧治疗三踝骨折具有显露充分,固定确实的优点,临床效果优良。

  • 标签: 三踝骨折 后外侧 手术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头侧中间与传统中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6-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8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采用头侧中间,设为头侧中间组;52例患者采用传统中间,设为传统中间组。头侧中间组从肠系膜下动脉(IMA)头侧的腹主动脉表面腹膜处打开进入左结肠后间隙。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打开头侧左结肠后间隙时间、清扫IMA周围淋巴结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下切缘距离。(2)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3)随访情况:患者术后生存,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面±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检验。结果(1)手术情况: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围术期无死亡患者。头侧中间组打开头侧左结肠后间隙时间为(8±6)min。头侧中间组和传统中间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7±24)min和(102±15)min,清扫IMA周围淋巴结时间分别为(9±6)min和(15±4)ra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1±27)mL和(94±26)mL,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8.1±7.0)枚和(16.2±5.7)枚,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3.5±2.2)枚和(1.6±0.7)枚,肿瘤下切缘距离分别为(2.5±0.9)Ciqfl和(2.6±1.8)cm。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下切缘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79,-0.455,1.368,-0.150,P〉0.05);清扫IMA周围淋巴结时间、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64,-4.268,P

  • 标签: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手术入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和传统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三踝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32例;年龄19~71岁[(49.2±14.9)岁]。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4度33例,旋前外旋型4度13例。25例采用改良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改良组),21例采用传统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开复位内固定(传统组)。比较两组术后3 d和1周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评分、术后患肢麻木及伤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1~21个月[(14.8±2.2)个月]。术后3 d两组VAS、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改良组VAS为3.0(3.0,4.0)分,显著低于传统组的4.0(3.0,5.0)分(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组背伸活动度为(11.8±2.8)°,显著大于传统组的(8.1±3.5)°(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Baird-Jack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传统组4例出现患肢麻木,2例伤口皮肤坏死,改良组无患肢麻木及伤口皮肤坏死出现(P<0.01)。结论改良踝关节后外侧与传统踝关节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前者具有疼痛减轻、踝关节背伸功能恢复更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 标签: 踝关节 踝损伤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采取椎旁肌间隙或后正中一期减压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一期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后正中,观察组患者采取椎旁间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用时、术中平均出血量、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一般手术资料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45例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是8.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椎旁肌间隙一期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并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该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椎旁肌间隙入路 一期减压重建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栓塞(PE)的发生率和危险相关因素与后和前后联合脊柱手术的关系。方法将准备实行脊柱手术的82例患者按随机表法分成两组后和前后联合组,前者43例,后者39例。记录不同手术方式的两组患者年龄、BMI、输血量、失血量、脊椎融节段、手术时间、血液回收量数据和PE发生率。结果后脊柱手术的43例中发生PE的患者只有1例,约占2.4%;前后联合脊柱手术的39例中发生PE的患者有4例,约占10.5%。数据显示,后脊柱手术相比于前后联合脊柱手术的患者,后者发生PE的风险更大,约为前者的4倍之多,但二者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脊柱手术与前后联合脊柱手术的患者在年龄、BMI、输血量、失血量、脊椎融节段、手术时间、血液回收量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脊柱手术相比于前后联合脊柱手术的患者发生PE的风险更小。PE的危险因素除了脊柱手术的不同,还包括患者年龄、BMI、输血量、失血量、脊椎融节段、手术时间、血液回收量。

  • 标签: 前后联合入路 后入路 脊柱手术 肺栓塞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椎旁肌间隙与传统后正中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9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48例胸腰椎骨折病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手术治疗分别经由椎旁肌间隙、传统后正中进行,对比两组椎体高度矫正情况和手术耗时、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矫正(83.5±9.4)%,对照组矫正(85.1±8.2)%,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耗时(96.8±11.3)min、出血量(133.4±27.5)mL均低于对照(120.8±25.9)min、(247.8±31.9)mL,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椎旁肌间隙对比传统后正中,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椎体高度矫正作用相趋近,但手术耗时量与出血量更低,值得推广。

  • 标签: 椎旁肌间隙入路 传统后正中入路 胸腰椎骨折
  • 简介:股骨头坏死往往出现髋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该股骨头坏死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1]。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终末方案,不同手术均能够完成全髋关节置换,如后外侧、外侧、后侧和前外侧等,其中后外侧是主流手术^[2]。但是临床观察发现,后外侧切口较长且发生皮缘愈合困难较为频繁。近年来,直接前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逐渐受到骨科医师的重视,手术量逐渐增多。本次研究比较改良Gibson和直接前方两种手术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改良Gibson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后外侧入路 临床疗效 股骨头坏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TS-TI及TC-TT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诊疗的40例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进行研究。病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S-TI(经外侧裂岛叶)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TC-TT(经颞叶皮质)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I手术治疗相比TC-TT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疗效更加显著,血肿清除有效率提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 标签: 高血压壳核出血 经外侧裂岛叶手术 经颞叶皮质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经后腹腔途径及经腹腔途径术式在肾上腺肿瘤切除当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1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色球分组,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一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经腹腔途径术式(TLA),研究组应用经后腹腔途径术式(RLA)。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研究组(RLA)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TLA)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内侧和后外侧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的疗效评价。方法:以在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接收的60例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医学研究重点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前内侧组(30例)和后外侧组(30例)。对比内容:手术指标、术后指标、关节功能。结果:①两组患者除了住院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是后外侧患者数据更理想(P<0.05);②后外侧患者的AOF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前内侧患者(P<0.05);③前内侧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占比73.33%(22/30),后外侧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67%(28/30),(χ2 =4.320,P=0.032<0.05)结论: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使用后外侧治疗利于患者疾病预后。

  • 标签: 内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踝关节 后踝骨折 疗效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内钉固定方法对胫骨干骨折治疗产生的效果,比较髌上以及髌下的治疗结果。方法:时间入选为2021年上半年,利用数字表法对接受诊治的胫骨干骨折68例患者进行实践治疗,划分利用髌上模式进行髓内钉固定操作的实践组与利用髌上模式进行髓内钉固定操作的基础组,两组患者的数量相同,记录胫骨干骨折疾病治疗成效。结果:实践组患者手术之中出血平均出血量的指标以及手术平均时间与基础组比较,p>0.05.手术透视平均次数指数优于基础组(p0.05,手术之后一年的膝关节能力指数优于基础组,p

  • 标签: 髌上入路 髌下入路 髓内钉固定 胫骨干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上和髌下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20年05月-2021年06月本院收治的92例胫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实验组(n=46),对照组予以髌下髓内钉固定治疗,实验组予以髌上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骨折愈合优良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骨折愈合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胫骨干骨折手术中应用髌上髓内钉固定治疗的骨折愈合效果优于髌上,有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髌上入路 髌下入路 髓内钉固定术 胫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胫骨平台骨折中应用改良前外侧与传统前外侧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试验主要收集我院2020.11至2022.10收治的4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平均分组研究,主要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1例,前者施以传统前外侧手术疗法,后者施以改良前外侧手术疗法,评析二者临床指标及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指标及膝关节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与传统前外侧手术疗法相比,改良前外侧手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大大缩短患者骨折部位康复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传统前外侧入路 改良前外侧入路 临床疗效
  • 简介:<正>我场自1963年创办以来,遭遇过风雨,亦经历了辉煌。但无论经济气候如何变化,我场三十多年来坚持走高起点、高质量、高档次的发展路子,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行业标准和自身实际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使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

  • 标签: 德庆县蚕种场 名牌战略 人本观念 产品售后服务
  • 简介:上世纪60年代,一阵阵轰鸣的钻机声惊醒了沉睡许久的沈南大地,一座现代化的主焦煤矿井拔地而起.这座矿井曾被沈阳市政府授予"沈阳市花园式企业",被辽宁省煤炭工业管理局评为"先进煤矿",被中国煤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授予"全国文明煤矿",被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授予"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这就是发展中的红菱煤矿!

  • 标签: 创思变 思变红菱 红菱路
  • 简介:摘要本述评对目前基本成熟的各种颈外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进行了综合评价,包括操作的便利性和容易程度、创伤的大小、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美容效果、并发症以及费用效益比值等。

  • 标签:
  • 简介:肘关节是连接上臂和前臂,控制手在空间中位置的重要解剖结构。随着对肘关节解剖学和临床相关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成人肘关节外科治疗得到迅速发展。作为手术者,只有熟悉肘关节组成、结构特点、肌肉配布、血管神经的走向及变异等,才能在手术前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术中不必要的损伤,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本文主要介绍与肘关节手术相关的解剖关键点以及典型的手术,以助临床医生对肘关节手术有更深入理解。

  • 标签: 肘关节手术 手术入路 解剖结构 临床医生 外科治疗 血管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单切口行双侧阴囊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采用单侧或正中阴囊皮肤直切口同期行双侧阴囊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者中,行单侧阴囊皮肤直切口15例,其中前列腺癌8例,双侧附睾结节2例,一侧附睾结节伴另一侧睾丸鞘膜积液2例,双侧睾丸鞘膜积液3例;行阴囊皮肤正中直切口12例,其中前列腺癌9例,双侧附睾结节2例,一侧附睾结节伴另一侧睾丸鞘膜积液1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阴囊或下腹部血肿,伤口甲级愈合.结论与传统的双侧阴囊切口相比,阴囊单切口减少了皮肤切口,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痛苦,疗效满意,值得推荐.

  • 标签: 双侧睾丸手术 手术入路 前列腺癌 附睾病变 睾丸鞘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