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妊娠内胆淤积的疗效。方法:以2022.6到2023.6间于本院收治的81例妊娠内胆淤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片,静脉注射甲硫胺,观察组的患者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比较两组胆汁淤积指标、皮肤瘙痒消失时间、黄疸消失时间及患者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总胆汁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皮肤瘙痒消失时间和黄疸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不良妊娠情况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揭示了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在改善妊娠内胆淤积患者症状、减轻肝功能损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等方面的潜在疗效。

  • 标签: 胆结石手术 个体化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妊娠内胆淤积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妊娠内胆淤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期护理干预对妊娠内胆淤积(ICP)母婴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11—2022.11间在我院收治的IC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孕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母婴围产期结局。结果:观察组的母婴围产期结局比对照组更好,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CP患者经过孕期护理干预后,母婴围产期结局显著较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孕期护理干预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ICP) 母婴围产期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内胆瘀积(ICP)对母体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48例ICP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的148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母体及围生儿的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发生率、早产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率、胎儿宫内窘迫率、羊水胎粪污染率、围生儿死亡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内胆瘀积对母体及围生儿的影响较大,积极有效地治疗与监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早产的临床发生率,改善围产儿预后。

  • 标签: 妊娠 肝内胆汁瘀积症 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妊娠内胆淤积患者妊娠结局及胎儿并发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 2017 年 1 月-2022 年 1 月收治的 100 例 ICP 患者分为对照组(50 例)与观察组(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施以常规护理配以产科临床护理路径。 比较两组心理变化、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及胎儿并发发生率情况。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分与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干预组HAMA、HAMD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胎儿并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内胆淤积(ICP)与妊娠高血压疾病(PIH)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2年5月于我院住院并终止妊娠的孕妇19046人,其中PIH1351人,ICP38人(PIH并发ICP 9人)。所有病例根据终止妊娠年月进行分组,共49组,分别记录每组总人数及PIH和ICP人数。应用贝叶斯条件概率公式判断两都之间的因果性。结果 每月ICP确诊比率与PIH确诊比率之间的相关性为 0.199。结论 ICP和PIH相关度低,两者之间没有相关性。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贝叶斯条件概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内胆淤积以及对脐静脉血总胆汁酸( TBA)的影响。方法:将 32例妊娠内胆淤积患者分成常规组(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研究组(熊去氧胆酸),每组分别 16例。结果:研究组母体脐静脉血 TBA水平以及胎儿脐静脉血 TBA水平均低于常规组( p<0.05);研究组胎儿结局优于常规组( p<0.05)。结论:通过熊去氧胆酸治疗,可进一步减低脐静脉血总胆汁酸浓度,确保胎儿获得良好的结局。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脐静脉血总胆汁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and lymphocyte ratio,PLR)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and lymphocyte ratio,NLR)对妊娠内胆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孕妇的凝血障碍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分娩的106例ICP患者(ICP组)和13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数、PLR、NLR以及产后出血量及围产儿结局在两组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根据血清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是否≥40 μmol/L将ICP组分为轻度ICP亚组和重度ICP亚组,分析差异指标在两亚组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MPV(t=4.929,P<0.001)、FIB(t=3.509,P<0.001)、D-D(t=7.834,P<0.001)及NLR(t=4.098,P<0.001)在ICP组中是显著升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t=4.367,P<0.001)和PLR(t=2.448,P=0.015)在ICP孕妇中是显著降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CP组产后出血量(t=10.003,P<0.001)、胎儿窘迫发生率(χ2=17.194,P<0.001)、早产率(χ2=13.938,P<0.001)和转入新生儿监护室率(NICU)(χ2=29.736,P<0.00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P组Apgar评分(t=3.234,P=0.00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t=6.509,P<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ICP组分为重度ICP亚组和轻度ICP亚组进一步分析显示,两亚组在MPV(t=2.376,P=0.019)、FIB(t=2.174,P=0.032)、D-D(t=3.074,P=0.003)、WBC(t=2.021,P=0.046)、中性粒细胞计数(t=2.131,P=0.035)、NLR(t=2.864,P=0.005)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产后出血量(t=3.257,P=0.002)、早产儿发生率(χ2=4.025,P=0.045)、出生体质量(t=3.126,P=0.002)、转入NICU率(χ2=5.518,P=0.019)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P孕妇体内存在异常凝血及纤溶状态,易导致产后出血,不良围生结局发生率高,应当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早期通过对ICP孕妇的凝血功能和炎症标志物的分析,评估ICP孕妇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产后出血 妊娠结局 凝血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炎性标志物对妊娠内胆淤积(ICP)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和妇产科确诊的130例ICP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ICP组,其中,初产妇为86例,经产妇为44例。根据ICP严重程度,进一步将其分为重度ICP亚组(n=29)和轻度ICP亚组(n=101)。选择同期在本院就诊的80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按照86例初产妇的分娩孕龄,进一步分为ICP早产亚组(n=37)和ICP足月亚组(n=49)。采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孕龄等),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细胞比容(H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血清总胆汁酸(sTBA)等。本研究经过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9076),与所有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ICP组和对照组孕妇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MPV、ALP、AST、NLR和sTB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孕龄、白细胞计数、HCT、Hb、GGT、ALT和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轻度ICP亚组患者的孕龄大于重度ICP亚组,而轻度ICP亚组患者sTBA浓度低于重度ICP亚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组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MPV、HCT、血小板计数、Hb、GGT、ALP、ALT、AST、NLR和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NLR、血小板计数和MPV诊断IC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NLR、血小板计数和MPV诊断IC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2(95%CI:0.737~0.867,P<0.001), 0.642(95%CI:0.560~0.724,P<0.001)和0.947(95%CI:0.920~0.974,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NLR、血小板计数和MPV诊断ICP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831、254×109/L和9.662 fL,此时其诊断ICP的敏感度分别为71.4%、64.7%和72.2%,特异度分别为81.3%、71.2%和82.5%。④ICP早产亚组与ICP足月分娩亚组孕妇ALT、AST和sTB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孕妇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MPV、PDW、NLR和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sTBA、ALT、AST预测ICP所致早产的ROC分析结果:sTBA、ALT和AST预测ICP所致早产的AUC分别为0.634(95%CI:0.513~0.751,P<0.05),0.672(95%CI:0.563~0.784,P<0.001)和0.692(95%CI:0.544~0.793,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sTBA、ALT和AST预测ICP所致早产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8 μmol/L、56 U/L和37 U/L,此时其预测ICP所致早产的敏感度分别为67.2%、62.2%和63.2%,特异度分别为59.6%、41.3%和49.6%。结论传统炎性标志物NLR、血小板计数、MPV对诊断ICP具有良好准确度,而目前发现的传统炎性标志物对ICP严重程度评估均无价值,sTBA、ALT和AST水平可能对ICP所致早产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胆汁淤积,肝内 早产 足月分娩 总胆汁酸 ROC曲线 预测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熊去氧胆酸联合思美泰治疗妊娠内胆淤积的疗效进行观察评价。方法选取我院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所收治的80例妊娠内胆淤积患者8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之上联合思美泰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显效治疗例数、有效例数以及总有效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与思美泰在治疗妊娠内胆淤积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思美泰 肝内胆汁淤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0例妊娠内胆淤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及总胆汁酸指标上比较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皮肤瘙痒评分、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早产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内胆淤积的临床治疗中,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胆酸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内胆淤积(1cP)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14年3月~2017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产检和分娩的孕妇,首次人院体检时收集孕妇的一般资料,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详细记录分娩结局。结果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1569例,发生ICP者146(9.3%),其中孕中期42例(28.8%),孕晚期104例(71.2%),正常孕妇1423名;ICP组早产、胎儿窘迫、羊水粪染、低体质量儿、巨大儿、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是16.4%、13.0%、23.3%、8.2%、7.5%和25.3%,显著高于正常组的3.9%、5.8%、12.9%、1.8%、4.3%和16.9%(P〈0.05)。结论孕期ICP是发生多种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大大增加了胎儿早产和发生新生儿并发的风险,做好早期尤其是孕中期ICP诊断,并积极的处理,可能对于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分娩结局 防治
  • 简介:摘要进行性家族性内胆淤积(PFIC)是一组罕见的异质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涉及胆汁酸形成及分泌各个环节。依据其基因突变类型不同,分为PFIC 1-6型。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发展,更多新的突变基因被鉴定出来,如ABCC12、VPS33B等,使诊断和治疗更加精准化。PFIC临床以进行性的黄疸和瘙痒、不同程度生长发育障碍、脂溶性维生素缺乏为特点。除PFIC3外,其他各型PFIC血清 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正常或大致正常,此点为临床诊断该病重要线索。但各型PFIC在发病年龄、病情轻重、外症状、预后等方面各有特点,随着病情的进展,最终发展为纤维化、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治疗包括营养、药物、非移植性手术治疗及肝移植。近年来转运体、基因治疗等的研究为PFI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 标签: 胆汁淤积 基因突变 瘙痒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发型妊娠内胆淤积(ICP)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和围产儿结局的关联性。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早发型ICP患者78例,将血清TBA水平为10~40 μmol/L的45例患者作为低水平组,将血清TBA>40 μmol/L的33例患者作为高水平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比较两组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围产儿结局及新生儿并发发生率。结果低水平组AST、ALT、TBIL水平低于高水平组(t=41.66、37.71、32.65,P均<0.05)。低水平组分娩孕周长于高水平组,且分娩方式优于高水平组(P<0.05)。低水平组宫内发育迟缓、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6.67%(3/45)、15.56%(7/45)、13.33%(6/45),低于高水平组的30.30%(10/33)、45.45%(15/33)、39.39%(13/33),P<0.05。低水平组病理性黄疸、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3.33%(6/45)、2.22%(1/45)、4.44%(2/45)、4.44%(2/45),低于高水平组的48.48%(16/33)、21.21%(7/33)、27.27%(9/33)、27.27%(9/33),P<0.05。结论早发型ICP患者血清TBA水平越高,肝功能越差,不良分娩结局、不良围产儿结局、新生儿并发发生率越高,临床应及时监测血清TBA水平,积极治疗并结合患者病情实际情况适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围产儿结局。

  • 标签: 妊娠 肝内胆汁淤积症 胆汁酸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妊娠内胆淤积( ICP )患者应用多维度系统化护理对孕产妇认知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 ICP 患者 50 例纳入研究,随机自愿原则下分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多维度系统化护理干预,评估两组孕产妇的认知水平,统计两组妊娠结局。 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多维度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提升 ICP 患者的认知水平,对妊娠结局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结局 多维度系统 化 护理 认知度
  • 简介:摘要妊娠内胆淤积(ICP)是一种特发于妊娠的肝脏疾病,临床表现上以皮肤瘙痒和黄疽为主要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为探讨更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我院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内胆淤积,本文以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探讨产妇妊娠的护理措施。

  • 标签: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妊娠 肝内胆汁淤积症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循证理论下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妊娠内胆淤积(ICP)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8年8月-2022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ICP患者分为两组,各31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理论下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生化指标水平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予以ICP患者循证理论下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各项指标水平,对改善妊娠结局意义重大。

  • 标签: 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循证理论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内胆淤积(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血清甘胆酸(CG)水平变化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笔者将成都市第五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妊娠内胆淤积住院待产的78例患者,记为ICP组,另外将检查正常产妇80例记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甘胆酸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ICP组较正常组妊娠结局差(P<0.05),ICP组中随着血清甘胆酸水平的增高,妊娠结局愈差(P<0.05)。结论高水平的血清甘胆酸严重的影响了新生儿的预后,监测血清甘胆酸值,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对新生儿的预后是极有好处的。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甘胆酸 新生儿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