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酒除了是一种特殊的饮品,更是一种的文化符号。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民,对待酒的态度就不尽相同。我们可以从一个国家的酒文化中管中窥豹地初探该国的文化特质、该国人民的性格特征。下面将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三个文化维度对中俄酒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希望通过探索中俄酒文化的异同,为中俄两国进行友好的文化交流贡献微薄之力。

  • 标签: 酒文化 俄罗斯 中国 文化差异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传媒行业的发展逐渐的走向了国际化、现代化与信息化,这为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传播与弘扬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但是在跨文化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其可能会受地域限制以及文化冲突的影响,导致跨文化新闻传播的文化差异性越来越大,从而降低了跨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与准确性,这样是非常不利于民族文化传播与弘扬的。基于此,本文将对跨文化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差异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文化传媒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跨文化 新闻传播 文化差异 解决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俄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掌握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不仅需要学生对基础的俄语知识有了解,而且还要具备现代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过去,很多俄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侧重于对俄语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和训练,往往忽略了文化的渗透教育。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语言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要掌握词汇和语法,但是还要理解思想层面的交流,这才可以进行文化的交流。因此,在现代俄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中俄文化差异的渗透,这对提高学生的俄语水平具有很高的价值。

  • 标签: 俄语教学 "中俄文化差异" 渗透
  • 简介:摘要:基于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的翻译受到学界的关注,在中西方翻译研究中,语言的翻译在文化交流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说明语言翻译并非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转化的过程,翻译也是文化的交流转化。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要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心理,而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运用习惯正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态和生活习惯的具体体现。由于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以及中西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也导致对英语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在学习英语中,加入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会让翻译人员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加了解,也对英文的提高有所帮助。

  • 标签: 中西文化差异 翻译障碍
  • 简介:摘要:迄今为止电影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伴随着世界电影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这样的在技术上的发展之后,世界电影更是经历了世界不同文化的洗礼。不同的世界观将就有不同的方法论,电影发展成为了电影史,是人类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反应与延续。因此,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电影必然和人类活动和地理文化有了不可或缺的联系。然而,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各国文化不断交流,但中西文化仍然有差异,不论是在政治,历史,经济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而电影则是更好的反映出了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经过这百年的发展,电影所渗透的文化领域更加深入,电影已是各个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最好的反映。

  • 标签: 文化差异,历史文化,价值观
  • 简介:【摘要】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中外文化的对比,如何培养我们国家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交际能力,顺应东西文化差异,是当今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而热门的课题。因此,本篇论文对“日常交际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中学英语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促进英语教学和文化交际能力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准确、恰当、得体地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

  • 标签: 英语教学 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差异 得体地 准确地 和谐交际
  • 简介:摘要:随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语言作为人们基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变得越来越重要。但语言的使用是有一定文化背景依赖的,不是单纯互译那么简单。在学习语言中,要注意文化差异。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教育。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文化差异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唯有此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英语教育文化差异文化教育
  • 简介:摘要: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翻译者不但需要拥有比较良好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对对方所拥有的语言文化特点以及社会存在的文化差异进行充分了解。翻译不仅是语言问题,也与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此,每位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都需要加大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否则就会对跨文化交流的顺利开展造成影响,无法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

  • 标签: 日语翻译 语言文化差异 对策
  • 简介:摘要: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汉字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载体,人们非常重视它的拼、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汉字的一笔一画都记载着我国的文化历史和深刻的内涵,我们的文化因为有了汉字的存在而得以流传至今,而汉字与中华文化有着不解的渊源,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演变。因此,中国文化一直被称之为日本文化的起源。尽管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地位的提高,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日益密切,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人在学习日本文化之后,对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同点,有着不理解以及不赞同的情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日语和日本文化的学习。而本文要谈的日语教学与日本文化也息息相关,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主要是从在学习日本文化时,要充分的尊重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差异性,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差异,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进而发现中国文化在日语教育中的重要性。

  • 标签: 中日文化 差异性 日语教育 异文化的交流
  • 简介: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和“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非合作的深入发展,非洲籍人员来华生活居住、工作、留学和旅游的数目不断增加。浙江省作为中国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地带,高校分布多且广泛,吸引了大量的非籍留学生。然而两种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不同”之处给中非文化融合进程带来挑战,本文主要从语言、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角度来探讨这些因素给多元文化融合带来的挑战与困境并且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中非文化差异 文化融合 跨文化交流
  • 简介:摘要:《刮痧》是一部充满了中美文化冲突的电影,电影中中国人许大同打了自己儿子丹尼斯一耳光,因丹尼斯和老板昆兰的儿子打架却不道歉,站在一旁的老板昆兰看到许大同的行为露出了震惊和诧异的表情。对这个场景中许大同的行为和昆兰的表情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美在面子观、高低语境、父子关系和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文化差异。中国人相较于美国人而言,十分重视面子,在生活中不仅要保存自己的面子还要给足别人面子来维持和睦的关系。中国属于典型的高语境国家,说话含蓄委婉,美国属于典型的低语境国家,说话直接明了。在中国,父子之间是不平等的,而在美国父子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 标签: 冲突 面子 高低语境 平等
  • 简介:摘要: 我国是东亚民族的重要历史源头,而英语国家同样具有自身的历史发展背景,因此中西方的语言表述、思路逻辑、表达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性。所以说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我们深入学习西方世界文学的重要途径,可以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尴尬或误会,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外来文化的一种手段。

  • 标签: 英语 作品翻译 西方文化 路径
  • 简介:摘要:选取中美教材同类体裁的例文,分析教材编排背后的意识观念、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从而思考这些差异给我们教育所带来的启示,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

  • 标签: 文化差异 思维 教育启示 问题链
  • 简介:摘要:美食是目的地的文化和符号象征,能够为旅游者带来更丰富的感官体验和文化体验,满足每个人个性化体验需求。品尝地域特色美食、体验地域饮食文化已经成为很多游客出游的首选。本文提出一个饮食猎奇动机的框架,以饮食旅游偏好为中介变量,以不同地区文化差异为调节变量,探讨饮食猎奇动机对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从新奇饮食吸引、文化差异到行为意向,明确了饮食偏好的参与度及后续效应,并为旅游地开发地方特色新奇美食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 标签: 饮食猎奇动机 饮食旅游偏好 文化差异 游客行为意向
  • 简介:摘要: 20世纪八十年代,英国文化研究借助传播学适应了美国政治和学术体制,实现了自身合法化,正式登上美国学术研究舞台。但在抗争、妥协与适应过程中,美国的文化研究也呈现出异于英国来路的文化研究特征。本文在梳理英美文化研究发展脉络的过程中,发现在理论旅行的过程中,美国文化研究对英国文化研究进行了政治和学院化改造,使文化研究在美国得以发展的同时,也丢失了一部分批判色彩。

  • 标签: 文化研究 批判学派 跨学科
  • 简介:摘要:数学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科目,具有逻辑性强、抽象度高的学科特点。对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及时跟上教学的步伐,生生差异必然存在,因此,以差异性教学活动来完善数学教学结构,扩大数学教学的受众群体很有必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一位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更要积极观察、追踪学情,及时组织差异性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及时实现异步发展。本文将从丰富预习指导,精准定位学情起点;完善课后沟通,合理划分作业层次;坚持培优辅差,促使学生异步发展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差异性教学活动。

  • 标签: 小学数学 差异教学 指导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中丙氨酸浓度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3至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切除术且术后病理确诊为PTC的患者的组织标本30例,利用高通量代谢组学的方法测定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内的丙氨酸浓度,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应用Wilcoxon test非参数检验分析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丙氨酸浓度差异,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多种临床特征与癌组织中丙氨酸浓度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癌组织丙氨酸浓度[0.427(0.354~0.498) μg/L]与癌旁组织丙氨酸浓度[0.280(0.238~0.338) μg/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83,P<0.05)。癌组织中丙氨酸浓度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周岁组[0.469(0.408~0.583) μg/L]、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0.496(0.430~0.593) μg/L]、尿碘超标组[0.482(0.416~0.582) μg/L]、肿瘤直径≥1 cm组[0.469(0.432~0.601) μg/L]及鼠类肉瘤滤过性病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型组[0.433(0.381~0.554) μg/L]癌组织中测得的丙氨酸浓度分别比年龄≥45周岁组[0.402(0.337~0.425) μg/L]、中央区淋巴无转移组[0.405(0.314~0.429) μg/L]、尿碘未超标组[0.4136(0.297~0.460) μg/L]、肿瘤直径<1 cm组[0.414(0.319~0.488) μg/L]及BRAF基因野生型组[0.395(0.337~0.402) μg/L]癌组织中测得的丙氨酸浓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氨酸可能在PTC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代谢组学 丙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