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切除在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同时在其中选取出100例患者作为案例,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50例)采用的是传统药物治疗,另一组是观察组(50例)采用的是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切除病灶治疗。根据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研究比较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实施的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切除病灶治疗,其效果较为显著,并且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定位导丝辅助诊断中,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切除患者起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为其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对其作用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 触诊阴性 乳腺病灶切除
  • 简介:摘要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是育龄期妇女较常见的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类型,主要的处理方式为观察和手术切除,近年来,AWE恶变的报道呈上升趋势,使得手术切除成为处理AWE的主要方式。但传统的开腹手术存在创面大、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切口愈合不良等问题。本文报道1例使用单孔腹腔镜、经脐孔下缘建立皮下腔隙、予以AWE病灶切除术的患者,既往未见有相似的手术病例报道,以期为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效果。方法:该研究总共纳入58例实验对象,均是2021.07月至2023.07月到医院诊治的前纵膈肿瘤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经侧胸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共29例)与试验组(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共29例)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较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疼痛评分更低,拔管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更短(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用于前纵膈肿瘤的效果良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前纵膈肿瘤 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 围手术期指标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病灶区段切除术和越鞠方联合病灶区段切除术对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的疗效,为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提供更有效的方案。方法:选2021年9月1日-2023年8月31日在我院乳腺科治疗且符合条件的NPM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越鞠方联合病灶区段切除组)与对照组(病灶区段切除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乳腺外观满意度及复发情况。结果:1)观察组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2)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 3)对照组乳腺外观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复发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越鞠方联合病灶区段切除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增加乳腺外观满意度,患者认可度好,值得临床参考与借鉴。

  • 标签: 非哺乳期乳腺炎 病灶区段切除术 越鞠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灶局部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并对其研究进行分析。方法:从2021年05月-2023年04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住院卡尾数编号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试验组采用病灶局部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月经量、疼痛程度评分以及血清性激素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月经量及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6个月内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上述两种结果P<0.05,其中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患者FSH、LH、E2,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月经量和疼痛程度评分,还在不会影响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同时够[邓舒静1]降低患者复发率情况[邓舒静2],值得临床应用采纳。

  • 标签: 病灶局部切除术 曼月乐环 子宫腺肌病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实施腹腔镜病灶切除术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成两组,针对对照组40例开展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针对研究组40例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月经量、术后子宫体积及CA125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开展腹腔镜下病灶切除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疗效较为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且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腔镜 病灶切除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子宫腺肌病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要求保留子宫的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无内膜暴露的双瓣缝合法病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前景。方法:以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计算机排列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含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经腹宫底内膜切开的双瓣法病灶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无内膜暴露的双瓣缝合法病灶切除术治疗。记录术后患者阴道流血时间、痛经程度、月经量、以及子宫体积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探讨组间差异。结果:术后1个月及4个月对两组患者随访痛经、经量多症状缓解程度、B超下肌层病灶情况,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善明显,阴道不规则流血发生率低,其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分析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要求保留子宫的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无内膜暴露的双瓣缝合法病灶切除术能够降低医源性内膜肌层种植的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具有良好的可推广价值。

  • 标签: 保留子宫 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 双瓣法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内镜下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褪色病灶并行活检的40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患者性别,年龄,胃黏膜萎缩程度,病灶边界、大小、部位、形态、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下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结果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02例胃黏膜褪色病灶中,肿瘤性病变共33例(8.2%),其中高危上皮肿瘤(高级别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23例(5.7%)。患者年龄、胃黏膜萎缩程度、病灶大小、病灶表面凹陷、病灶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阳性征、病灶表面微血管和表面微结构均与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肿瘤性病变相关(P<0.05),而患者年龄、胃黏膜萎缩程度、病灶大小、病灶表面凹陷、病灶表面微结构与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高危上皮肿瘤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长径<20 mm(OR=4.487,95%CI:1.776~11.332,P=0.001)、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阳性征(OR=40.510,95%CI:1.610~1 019.456,P=0.024)是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肿瘤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灶表面微结构异常是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高危上皮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03,95%CI:0.000~1.587,P<0.001)。结论表面微结构异常、病灶大小和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阳性征是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肿瘤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胃肿瘤 诊断 危险因素 褪色病灶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金晶 谷蒙蒙 蒋诗忆 音大为 王朋 孙文 刘新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南京 210002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脑血管病中心 神经内科,合肥 23000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南京 210002,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脑血管病中心 神经内科,合肥 230001,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影像中心,合肥 230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灶分布与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数据来自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在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43例,年龄23~86岁,平均年龄为59岁;其中男性153例,女性90例。根据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5)标准,将患者分为PSD组和卒中后非抑郁(non-PSD)组。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抑郁程度进行评估。运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对PSD组和non-PSD组的临床基线特征进行对比。另外,采用基于体素的病灶行为学图谱(VLSM)的统计方法分析梗死病灶与PSD发生和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纳入PSD组患者70例,非PSD组患者17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PSD组和non-PSD组相比,除汉密尔顿焦虑评分(P=0.025)和抑郁评分(P<0.001)之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VLSM分析后,与PSD的发生相关的区域为前扣回(Z=-3.05, P<0.001)、左侧海马(Z=-3.15, P<0.001)、左侧舌叶(Z=-3.08, P<0.001);与PSD严重程度相关的区域为前扣回(Z=-3.64, P<0.001)、左侧海马(Z=-3.51, P<0.001)、左侧舌叶(Z=-4.18, P<0.001)、左侧距状裂皮层(Z=-3.65, P<0.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部位可以预测PSD的发生。

  • 标签: 卒中 抑郁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利用AI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分型和预后,可以极大地提升医学图像的可信度和可用性、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制定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定量依据,让他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病情,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 标签: AI 自动分割 医学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伽马刀放射治疗及全脑放射治疗对肺癌脑转移病灶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肺癌脑转移病灶患者,按照患者身体情况分为伽马刀放射治疗组及全脑放射治疗组(各组75例),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伽马刀放射治疗组1年生存利率为86.67%相比全脑放射治疗组的70.67%明显更高(p<0.05);伽马刀放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对比全脑放射治疗组的16%显著更低(p<0.05)。结论:伽马刀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病灶患者疗效更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伽马刀放射 全脑放射 肺癌脑转移病灶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多排螺旋CT在胃肠道内可疑异位胰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22年6月就诊的27例可疑异位胰腺疾病患者,均经多排螺旋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探讨其在胃肠道内可疑异位胰腺病灶的诊断价值,包括灵敏度及准确度。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24例异位胰腺患者中有32个病灶,3例非异位胰腺患者有5个病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32处异位胰腺病灶出现2处误诊,而非异位胰腺5处出现2例误诊。其中32处异位胰腺病灶中有30处为胰腺组织,其中有10处(31.25%)累及黏膜下层,7处(18.75%)合并炎症反应,有7处(21.88%)累及肌层及黏膜下层,其余6处(18.75%)病灶病理结果显示无明显累及范围,另2处中有1处为胃底部息肉,1处为肿瘤病变。5处非异位胰腺病灶中,1处食管黏膜炎合并鳞状上皮增生,1处胃窦慢性黏膜炎性病变,1处胃底部息肉,2处肿瘤性病变。多层螺旋CT对可疑异位胰腺病灶的诊断效能,其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60.00%,准确率为89.19%。结论  多排螺旋CT在胃肠道可疑异位胰腺的诊断中有很高的灵敏度及准确度,诊断价值很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多排螺旋CT 可疑异位胰腺病灶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切除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经腹子宫切除,观察组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组临床指标好于经腹子宫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与经腹子宫切除术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并发症更少,手术风险低,能够促使患者术后康复,可作为子宫切除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子宫切除 经腹子宫切除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126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参照组63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63例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对并发症的预防效果,从而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

  • 标签: 腹腔镜 异位妊娠 病灶清除 优质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T2 mapping的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乳腺病灶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3例患者(良性51例,恶性62例)乳腺磁共振T2 mapping图像,应用ITK-SNAP软件手动勾画磁共振T2 mapping图像中的病灶感兴趣区,利用A.K.软件(AnalysisKit, GE Healthcare)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提取。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两组。通过组内相关系数进行一致性检验。在良性组、恶性组中通过7∶3的比例随机分割训练集与测试集。通过Z-score标准化处理、Pearson相关系数法、递归特征消除法对训练集进行特征降维及选择,逻辑回归分类器进行分类建模,并进行5折交叉验证。分别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以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通过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评价其临床有效性。结果通过特征提取获得107个定量影像特征参数,通过特征降维及筛选最终保留6个特征参数,分别为original_shape_Sphericity、original_glcm_InverseVariance、original_glrlm_GrayLevelNonUniformityNormalized、original_glrlm_ShortRunEmphasis、original_glszm_GrayLevelNonUniformityNormalized以及original_ngtdm_Coarseness。ROC曲线在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95%可信区间:0.768~0.990),敏感度为94.7%,特异度为80.0%,准确度为88.2%。结论基于磁共振T2 mapping的影像组学特征可用于术前预测乳腺病灶的良恶性,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 标签: 乳腺 T2 mapping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纹理特征 异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与数字X线摄影(DR)在肺部球形病灶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2月在开江县中医院就诊的肺部球形病灶患者76例展开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和DR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肺部球形病灶的误诊情况和影像学特征的检出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对肺部球形病灶中的内部结构(钙化、空泡征、支气管气相)和边缘情况、卫星灶影像学特征的检出率均高于DR,误诊率、内部密度均匀的检出率低于DR,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与DR在肺部球形病灶的诊断中相比,多层螺旋CT的误诊率比较低,对病灶影像学特征的检出率更高,临床可作为首选,也可尝试采取多种检查的方式进行综合判断。

  • 标签: 多层螺旋CT DR 肺部球形病灶 诊断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