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出现哮喘病症的患者气道炎症表型分布以及临床特征。方法 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时间段内选取100例哮喘患者,对其进行诱导痰细胞学检验结果以及肺功能检查,从肺功能指标与气道炎症表型情况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对不同气道炎症表型分布与临床特征进行研究,患者的表型与FeNO、FEV 1 /FEV、FEV 1 % pred 等指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据资料表明,哮喘气道的表型分布主要包括寡细胞型、中性粒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嗜酸粒细胞型,其中对肺部功能影响较为严重的为中性粒细胞型。

  • 标签: 哮喘病 气道发炎 表型分布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探究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特征以及气道炎症表型。方法:选择从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名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气道炎症表型进行分析。结果:在70名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之中有男性患者40名,女性患者30名,患者的的平均年龄为(42.9±2.6)岁。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2.6±2.1)年。有25名患者具有吸烟史,另外有8名患者患有鼻息肉、19名患者有过敏性鼻炎、15名患者有慢性鼻窦炎。55名患者的FEV1的值为预期的占比<80%,42名患者有持续气流受限的情况,有46名患者一年内使用过全身糖皮质激素,32名患者在持续服用糖皮质激素或者近乎持续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平均年治疗费用为(2.3±1.8)万元。64名接受诱导痰细胞检查的患者中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混合性粒细胞性哮喘的32例、18例、14例。结论:重症哮喘的患者男性较多,较多患者具有吸烟史,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较多并且医疗费用较高。

  • 标签: 重症支气管哮喘 临床特征 气道炎症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哮喘与非过敏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表型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初诊确诊为哮喘,肺功能、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资料完整的423例患者。其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诱导痰细胞学分类、血细胞分析检查结果完善的有93例。以有特应性过敏史,同时过敏原sIgE≥1级(0.35 U/ml)定义为过敏性哮喘组(218例),其余为非过敏性哮喘组(205例)。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肺功能、FeNO、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诱导痰EOS%、气道炎症表型的差异,同时观察过敏性哮喘组中吸入性过敏原分布情况。结果过敏性哮喘占51.5%。过敏性哮喘组的患者年龄为(38.64±13.61)岁,低于非过敏性哮喘组[(43.38±13.1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5,P<0.001)。过敏性哮喘组合并鼻炎和/或鼻窦炎占23.9%,而非过敏性哮喘组占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64,P<0.05)。2组的肺功能参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FEV1/FVC、用力呼出50%、75%、25%-7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量(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呼气峰值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FeNO、外周血EOS计数、诱导痰EOS%、气道炎症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过敏原sIgE检测,前三位的过敏原分别是屋尘螨(92例,42.2%)、混合草花粉(59例,27.06%)和混合霉菌(46例,21.10%)。结论与非过敏性哮喘组相比,过敏性哮喘组较年轻,且合并鼻炎和/或鼻窦炎较多。过敏性哮喘和非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表型无明显差异。屋尘螨、混合草花粉、混合霉菌是本地区过敏性哮喘患者居前三位的吸入性过敏原。

  • 标签: 哮喘 表型 炎症 过敏性
  • 简介:摘要目的成人脓毒症临床试验正在评估针对三种炎症表型的治疗方法,包括:(1)免疫麻痹相关;(2)血栓性微血管病变所致血小板减少相关;(3)序贯性肝衰竭相关。这三种表型尚无儿科多中心评估。本文假设这些表型与儿童脓毒症中巨噬细胞活化反应综合征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相关,并进行验证。设计前瞻性严重脓毒症队列研究。比较多脏器衰竭合并任一表型,多脏器衰竭无上述表型及单脏器衰竭患儿。场所Eunice Kennedy Shriver国立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儿科重症医学研究网络内的9家PICUs。对象留置动脉或中心静脉导管的严重脓毒症患儿。干预措施临床数据收集和每周两次血样本采集直至PICU入院第28天或离开PICU。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401例入选严重脓毒症病例中,112例(28%)单脏器衰竭(巨噬细胞活化反应综合征0%,0/112;病死率<1%,1/112),289例(72%)多脏器衰竭(巨噬细胞活化反应综合征9%,24/289;病死率15%,43/289)。多脏器功能衰竭且合并表型患儿总体病死率较高(24/101比20/300;RR 3.56,95%CI 2.06-6.17)。与无炎症表型的188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患儿相比,合并表型的101例患儿巨噬细胞活化反应综合征发生率(19%比3%;RR 7.07,95%CI 2.72-18.38)和病死率(24%比10%;RR2.35,95%CI 1.35-4.08)均增加。结论这三种炎症表型与脓毒症所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儿童巨噬细胞活化反应综合征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有关。本研究为设计针对儿童炎症表型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提供了推动和必要的基线数据。

  • 标签: 免疫麻痹 血小板减少相关多脏器衰竭 序贯性肝衰竭相关多脏器衰竭 巨噬细胞活化反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清可溶性CD163(sCD163)及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IL-5、IL-6、IL-8、IL-9在不同哮喘炎症表型中表达的差异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四川省康复医院/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内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172例,作为哮喘组。采集患者稳定期时的诱导痰液样本和外周血清样本。依据诱导痰标本中嗜酸粒细胞比例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对哮喘患者进行炎症分型。另外采集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IL-1β、IL-4、IL-5、IL-6、IL-8、IL-9及sCD163水平。结果哮喘组患者血清IL-1β、IL-5、IL-6、IL-8、sCD16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志愿者(t=7.788、5.385、3.144、8.216、11.038,P值均<0.05)。依据痰诱导炎症细胞分型,嗜酸粒细胞增多型哮喘(EA)79例(45.93%),粒细胞缺乏型哮喘(PA)83例(48.26%),混合细胞型哮喘(MA)3例(1.74%),中性粒细胞增多型哮喘(NA)7例(4.07%)。MA型患者痰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其他3个表型患者,并且MA型和NA型患者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EA型和PA型患者(F=695.904、2.890,P值均<0.05)。EA型和MA型患者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明显高于PA型和NA型患者(F=1 080.975、136.314,P值均<0.05)。而EA型和PA型痰巨噬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明显高于MA型和NA型患者(F=23.149、464.899,P值均<0.05)。经ELISA检测,NA组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个表型患者(F=2.890、12.329,P值均<0.05)。PA组患者血清IL-5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个表型患者,而sCD163水平却高于其他3个表型患者(F=21.182、14.506,P值均<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sCD163水平与FeNO、痰巨噬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364、0.322,P值均<0.05),与痰嗜酸粒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411,P<0.05)。结论不同炎症表型哮喘患者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血清sCD163与气道嗜酸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有关,在EA患者中表达水平相对较低。

  • 标签: 白细胞介素类 巨噬细胞 稳定期哮喘 炎症表型 sCD163
  • 简介:摘要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内表型多样,明确不同临床表型及内表型的特征,对协助诊断并实施针对性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特应性皮炎不同发病年龄、种族背景及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综述其临床表型差异,概述内表型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皮肤表现 临床表型 内表型 生物标志物
  • 简介:目的:比较RhE相同表型输血与不同表型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在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情况下,输注红细胞悬液2个单位,观察2组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变化及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结果:输血后相同表型组Hb和HCT均显著高于输血前和不同表型组(P〈0.05),不同表型组输血前后Hb和H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表型组输血后仅出现2例发热患者,而不同表型组输血后则以出现血红蛋白尿和腰背痛为主,且两者均显著多于相同表型组(P〈0.05)。结论:针对存在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应该建议供血机构进行RhE血型鉴定和配型,以便更好的提高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RhE 相同表型 不同表型 输血
  • 简介:表型组学,是将生物体的表现型特征视为一个整体(表型组)进行研究的领域,生物体的表型特征大都是由基因组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1996年,衰老研究中心主任StevenA.Garan在滑铁卢大学的一次应邀演讲上首先提出了Phenomics概念。

  • 标签: 表型特征 滑铁卢大学 相互作用 生物体 表现型 基因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在体内外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巨噬细胞表型的调控及对创面愈合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5名足月分娩健康孕妇产后弃用的新鲜羊膜,酶消化法分离纯化培养hAMSC,取第3代细胞,经成骨、成脂诱导分化鉴定;取第4代细胞,经hAMSC表面标志物鉴定。取10只C57BL/6小鼠(均为雄性,6~8周龄,性别、鼠龄下同),腹腔灌洗法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含γ干扰素的DMEM培养基培养诱导制备M1型巨噬细胞。将M1型巨噬细胞分为hAMSC+巨噬细胞组及单纯巨噬细胞组。hAMSC+巨噬细胞组每孔巨噬细胞加入1×104个第4代hAMSC后加入DMEM培养基2 mL,常规培养;单纯巨噬细胞组每孔巨噬细胞仅加入2 mL 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于培养1、7 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精氨酸酶1及IL-10含量(样本数为6)。(2)取56只C57BL/6小鼠,建立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AMSC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每组28只。hAMSC组小鼠于创周皮下注射100 μL采用PBS悬浮的含1×107个/mL hAMSC的细胞悬液,PBS组小鼠创周仅注射100 μL PBS。于注射后1、3、7、14 d,2组分别取7只小鼠,处死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创面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68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双阳性、CD68与精氨酸酶1双阳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创面IL-10、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MIP-2的mRNA表达。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t检验、Bonferroni校正。结果(1)培养1 d,2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精氨酸酶1含量相近(t=0.448、0.536,P>0.05),hAMSC+巨噬细胞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含量明显低于单纯巨噬细胞组(t=14.722,P<0.01)。培养7 d,hAMSC+巨噬细胞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含量明显低于单纯巨噬细胞组(t=13.226,P<0.01),精氨酸酶1和IL-10含量明显高于单纯巨噬细胞组(t=30.172、31.406,P<0.01)。(2)注射后1 d,2组小鼠创面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注射后3 d,2组小鼠创面炎性细胞浸润均增多,hAMSC组炎性细胞浸润较PBS组少;注射后7 d,2组小鼠创面炎性细胞浸润均减少,hAMSC组炎性细胞浸润较PBS组少;注射后14 d,2组小鼠创面均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3)注射后1、14 d,2组小鼠创面CD68与iNOS双阳性细胞百分比、CD68与精氨酸酶1双阳性细胞百分比相近(t1 d=0.134、0.693,t14 d=1.146、2.585,P>0.05);注射后3、7 d,hAMSC组小鼠创面CD68与iNOS双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PBS组(t=6.396、4.787,P<0.01),CD68与精氨酸酶1双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PBS组(t=3.928、4.473,P<0.01)。(4)注射后1 d,2组小鼠创面IL-10的mRNA表达相近(t=2.005,P>0.05);注射后3、7、14 d,hAMSC组小鼠创面IL-10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PBS组(t=7.758、124.355、80.823,P<0.01)。注射后1、3、7、14 d,hAMSC组小鼠创面MIP-1α和MIP-2的mRNA表达(0.341±0.212、0.648±0.004、0.611±0.106、0.763±0.049,1.377±0.099、1.841±0.042、1.181±0.035、0.553±0.028)均明显低于PBS组(3.853±0.035、6.914±0.163、3.648±0.113、2.250±0.046,11.119±0.495、8.634±0.092、5.722±0.021、4.862±0.036,t=43.198、101.904、51.845、58.231,51.074、177.501、291.752、251.614,P<0.01)。结论hAMSC具有促进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的生物学效应;可以上调抗炎及抗纤维化因子IL-10的表达,下调重要的炎症反应介导因子MIP-1α和MIP-2的表达。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巨噬细胞 炎症趋化因子类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炎症表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组的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这两个炎症指标的水平,推测它们在不同炎症表型CVA病理生理中的具体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就诊于包头市中心医院呼吸科门诊的不同炎症表型的CVA的患者共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诱导痰炎症细胞分类结果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是中性粒细胞(Neu)组、嗜酸粒细胞(Eos)组、混合细胞(Mix)组、寡粒细胞(Pau)组,同期在本院随机选取健康者25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均采集清晨空腹血,并分离出血清,进行FeNO及血清IL-8浓度的测定以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的测定。分析不同炎症表型CVA患者IgE、IL-8浓度,FeNO值及肺功能的差异。结果(1)总体比较,5组数据的FeN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3.128,P<0.001),分别进行两两比较FeNO水平在Eos组和Mix组中明显高于其他3组,Mix组与Eo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3组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在Eos组中血清总IgE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总IgE值在Mix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总体比较血清IL-8浓度,5组血清IL-8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5.840,P<0.001),两两进行比较时Neu组和Mix组中IL-8浓度明显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eu组的IL-8也高于Mi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os组的IL-8浓度高于对照组,而其他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gE、IL-8浓度和FeNO这3种炎症指标对不同炎症表型的CVA患者的鉴别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也为CVA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免疫球蛋白E 白细胞介素8 咳嗽变异性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表型组学研究在医学和运动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认为研究人员对人类表型从蛋白质水平、细胞水平、代谢水平、各种表现形态方面进行系统化、跨尺度研究,通过多学科融合开创一种新研究模式.表型组学研究将对运动员的精准选材和科学训练产生巨大的作用.

  • 标签: 表型组 表型组学 游泳运动员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煤工尘肺临床特征分类,以指导各类煤工尘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法于2018年3月至5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住院的煤工尘肺患者121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各期别煤工尘肺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划分临床变量,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从其16个临床变量中[年龄、抽烟指数、井下接尘作业年限、尘肺分期、工种、家族史、主要症状、次要症状、症状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影像学表现、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1秒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1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 pred)、呼吸衰竭合并症、肺心病合并症]提取出2个主成分、8个相关变量,根据"立方聚类条件"值(cubic clustering condition value,CCC值)将煤工尘肺患者分为3型,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分析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总结其临床资料特征。结果3型煤工尘肺患者中1型病例73例(占60.3%),以中年为主,肺功能损害小,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表现单一,壹、贰期尘肺为主;2型病例18例(占14.9%),以中老年为主,肺功能损害多以弥散功能下降为主,临床症状较重,影像学表现复杂,壹、贰、叁期尘肺均有;3型病例30例(占24.8%),以中老年为主,肺功能损害多(通气、弥散功能均下降),临床症状严重,影像学表现复杂,以贰、叁期尘肺为主。结论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根据临床特征将煤工尘肺患者分为3型,根据不同分型制定治疗方案在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标签: 煤工尘肺 临床 表型
  • 简介:结合图形或表格产生的问题即为图表型问题,其题意隐晦、求解方法灵活,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通过"抓图象,逐个排查"、"抓表述,深入分析"、"抓关系,促成运算"、"抓重点,以纲带目"、"抓特征,诱发联想"使问题的求解有规律可寻、有方法可依.

  • 标签: 函数图象 题目表述 函数关系 图表型问题
  • 简介:【试题】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人类带来了探重灾难。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围绕两次世界大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仿参与其中。

  • 标签: 两次世界大战 题例 材料 填表 人类历史 研究性学习
  • 简介:炎症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可发生于各个组织和器官。日常生活中以感染性炎症居多,它是人体抵御外界有害病菌侵袭产生的防御反应。研究表明,炎症可发展为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

  • 标签: 感染性炎症 疾病 病理过程 防御反应
  • 简介:1.表格类选择题型例1(2010四川卷)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标签: 中学 化学教学 教材 阅读材料
  • 简介:高考考纲显示,高考命题将更加注重图像图表语言的考核。这类习题将数据处理、图像处理与化学问题融为一体,信息量大,信息加工涉及信息的寻找、选择、整理、重组、应用等几方面,因此学生普遍反映困难较大。下面就几道习题浅谈图表型试题的分析方法。

  • 标签: 高考命题 加工策略 图像处理 信息加工 金属活泼性 金属钠
  • 简介:摘要迷走神经在调节全身的炎症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体内的炎症信号经由神经反射传递给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后者产生的信号通过巨噬细胞、表达胆碱乙酰转移酶的T细胞等免疫细胞在各种炎症疾病中发挥抑炎作用。但是炎症的解决不仅仅是促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的相互角力,更是一个生物合成的主动过程,其中包括各种促分解介质的合成以及它们的生理效用过程。此外,胆碱能炎症反射在炎症消退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综述回顾并总结了胆碱能炎症反射及其在炎症消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炎症 迷走神经 胆碱能炎症反射 炎症消退 特异性促炎症消退介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型X连锁淋巴组织细胞异常增生症(XLP-2),特别是以炎症性肠病(IBD)为临床表型的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以IBD为首发表型的XLP-2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并以"X-linked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 type 2"、"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deficiency"、"hemophagocytic syndrome"、"X连锁淋巴组织细胞异常增生症"、"X连锁凋亡抑制因子缺陷"、"噬血细胞综合征"为检索词,分别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2006年1月至2021年10月的文献,纳入诊断为XLP-2的病例进行复习总结。结果纳入90篇文献共215例患者。男性207例,女性8例;诊断年龄0 ~ 14岁的患者占85.1%(183/215)。临床表型主要包括噬血细胞综合征119例(55.3%)、脾大58例(27.0%)、IBD56例(26.0%)。以IBD为临床表型的患者共56例。男性52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范围)6.4(0 ~ 31.0)岁,IBD诊断年龄(范围)9.1(0 ~ 31.0)岁,XLP-2诊断年龄(范围)10.8(0 ~ 41.0)岁。克罗恩病49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未确定分型6例。X连锁凋亡抑制因子(XIAP)基因突变类型中,无义突变26例,错义突变22例,缺失突变8例。治疗方面,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25例(44.6%),糖皮质激素8例(14.3%),免疫抑制剂11例(19.6%),生物制剂27例(48.2%),使用2种及以上生物制剂共18例(32.1%)。随访35例,时间(范围)8.46(0.11 ~ 34.00)年,存活32例,死亡3例。结论XLP-2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见于男性和儿童,IBD为常见的表型之一。以IBD为表型的XLP-2患者大多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具有难治性特点且易发生诊断延迟,早期基因检测对XIAP基因缺陷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2型X连锁淋巴组织细胞异常增生症 基因,X连锁凋亡抑制因子 炎症性肠病 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