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50例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心理障碍进行早期综合性心理干预。结果予心理干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有显著提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早期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 早期 心理干预
  • 简介:陈致宇主任医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擅长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心理疾病的早期干预、急性焦虑症、睡眠障碍的诊治。杭州市精神疾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浙江毒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物与依赖专委会主任委员,浙江康复医学精神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首届优秀精神科医师,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司法精神病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心理咨询师指导老师。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特需门诊时间:

  • 标签: 浙江省医学会 情感性精神障碍 专委会主任 专委会副主任 精神科医师 心理咨询师 心理疾病 急性焦虑 精神病 精神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心理对其伤后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烧伤早期观察与患者交流 ,采取心理沟通的方式进行分析。结果:针对烧伤后心理特点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可提高护理质量 ,对身体和心理康复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心理对其伤后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烧伤早期观察与患者交流,采取心理沟通的方式进行分析。结果针对烧伤后心理特点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对身体和心理康复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早期干预策略。青少年期是一个重要的生命阶段,但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影响对个体和社会构成了严重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影响,强调了早期干预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接着,我们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包括延迟识别和诊断、社会和文化障碍、教育系统的挑战以及青少年自身的抵抗情况。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提高心理健康意识、提供早期干预渠道、整合跨学科资源和鼓励家庭和社区参与。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的重要发现,并强调了早期干预在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关键作用。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确保青少年获得及时的支持和干预,帮助他们建立坚强的心理健康基础,为社会的未来做出积极贡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早期心理护理及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对产后42天妇女2800例进行产后抑郁症问卷调查,对其中例患者使用自编的调查表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对住院产妇1600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n=800)接受常规孕产期保健与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早期心理患者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3.60,生理因素、心理压力、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因素为主要发病原因。早期干预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为2.45%,对照组发病率14.49%,两组比较x2=91.6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抑郁症发病率高,应受到重视。早期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有明显的效果。

  • 标签: 产妇 产后抑郁症 原因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增生症与精神因素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500名女性患者进行连续动态对照观察。结果试验组250例标本中,237例心理干预成功。结论乳腺增生症的早期,用心理干预的方法能够减轻症状,从而得出女性的健康,首先是心理和精神的健康。

  • 标签: 乳腺增生症 精神因素 心理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讨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自我院于 2017年 5月至 2019年 9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 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组,其中,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随访我院6个月 76例患者中,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 78.9%低于研究组的 94.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压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慢性心衰 效果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加强早期心理干预对离断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4例离断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在急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早期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急诊常规护理,抗感染治疗。应用希望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在干预前后、干预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和干预后1个月试验组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度、焦虑、恐惧等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希望水平、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早期心理干预对离断伤患者有积极临床价值。

  • 标签: 离断伤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地探讨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临床上采取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文在研究中选取了我院2022年8月-2023年9月的16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对照组采取医学常规护理,将患者的心功能、焦虑抑郁、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更好地观察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取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患者的6MWD(6min步行距离)、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心功能指标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患者。同时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PSQI的评分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来看,针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通过给予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产生,同时也更好的促进了患者睡眠质量的提升,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促进临床护理有效性提升。

  • 标签: 早期心理护理 护理干预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研究探讨了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小组参与和生活方式指导等多种心理干预措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了焦虑和抑郁症状。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满意度。结果表明,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是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福祉和整体健康状况的有效策略。

  • 标签: 早期心理护理 老年慢性心衰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在临床应用的价值并使之成为常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针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制定了一整套早期系统化心理康复措施,并作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方法以常规护理作对照(n=24),实验组(n=24)采用早期心理康复和常规康复相结合。分别观察患者入院、出院和发病后1个月HAD(医院焦虑抑郁)、MAS(运动评定量表)和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出院和发病后1个月MAS评分显著提高(P<0.01),A(焦虑测定)与D(抑郁测定)有反应者明显减少(P<0.01),无表现者显著增加(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提高(P<0.01)。结论有针对性地采用早期系统化心理康复,可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运动机能得到最大可能的恢复。

  • 标签: 偏瘫 脑梗死 心理康复Hemiplegic patients with early interven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早期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得出结论早期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境障碍,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心境障碍 心理干预 康复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224-03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肝癌的手术治疗患者的作用,从介入治疗、心理、精神等因素分析影响肝癌心理护理方法保证手术顺利实施和减轻并发症的积极作用。方法在2008年~2009年入院治疗的患者中抽取30例,将实施早期肝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术前作一般健康宣教和对症护理,干预组采用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分别术前、中、后进行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比较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焦虑恐惧程度、术中疼痛程度及术前血压、脉搏改变程度方面差异显著;护理干预可改善手术患者的配合程度。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肝癌术患者有效配合的程度及诊疗的依从性。

  • 标签: 护理干预 肝癌术 积极作用 心理护理 恐惧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患者治疗的作用,为制定ICU患者的治疗心理护理路径及思维模式提供理论及实际依据。方法对130例高处坠落伤、交通伤、斗殴伤等所致颅脑外伤且暂无手术指征或家属拒绝手术收入ICU的患者(Glasgow评分7-15分,患者意识清或稍烦躁)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的住院周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情转归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周期26天,并发ARDS3例,持续性血糖升高2例,应急性胃出血4例,并发感染3例,活动性出血致手术7例,并发脑疝致死亡1例;对照组平均住院周期38天、并发ARDS5例,持续性血糖升高4例,应激性胃出血11例,并发感染11例,活动性出血14例,手术13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ICU患者平均住院周期,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治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早期心理干预 ICU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及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神经系统治疗及支持治疗,均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及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给予早期心理干预可有效地减少患者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心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在儿童早期矫治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抽选我院在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需要口腔正畸的小儿( 80 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40 例),对照组不采用心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心理干预,细致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对于患儿的影响。 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 口腔正畸的儿童采用 心理干预疗法,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患儿不适,增强生活质量,在临床显示卓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干预疗法 儿童早期矫治 口腔正畸 依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