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当前环丙沙星对常见病原菌抗菌活性,为合理应用环丙氟哌酸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从医院住院感染患者中采集标本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鉴定后,进行环丙氟哌酸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环丙氟哌酸体外抗大肠埃希菌活性最高,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再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次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环丙氟哌酸对四种常见病原菌抗菌活性并不理想,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遍耐药。

  • 标签: 环丙氟哌酸 盐酸环丙沙星 体外抗菌活性
  • 简介:摘要针对苯丙胺所致精神疾病的患者用药物和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将6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常规性的措施基础上,采用了积极主动的干预措施。采用临床WilliamW.K.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焦虑量表SDS量表,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患者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者间的差距有县局的意义。结论综合双心诊疗模式,能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苯丙胺 心理干预治疗 焦虑 抑郁
  • 简介:扇贝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食用价值。本文综述了扇贝含有的营养成分、扇贝多肽以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活性多肽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栉孔扇贝 扇贝多肽 生物活性物质
  • 简介:摘要仿刺参在我国可食用海参中营养物质含量最丰富,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本文对仿刺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皂苷、多糖、脑苷脂、多肽的组成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仿刺参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仿刺参 分子结构 生物活性
  • 简介:为了解贵州西南部土壤放线菌资源及其抗菌活性,从采集土样中分离得到28株放线菌,对其中19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其中4株还做了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并检测了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齐整小核菌和拟盘多毛孢的抗菌效果。结果显示,MLH17、MLH18、MLH24、HJ1、C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强,MLH9、MLH3、MLH21、MLH2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弱;对大肠杆菌、齐整小核菌和拟盘多毛孢都没有抑制效果。鉴定结果表明链霉菌为优势菌属。

  • 标签: 贵州西南部 土壤放线菌 鉴定 抗菌活性
  • 简介:目的通过微弧氧化-硅烷偶联不同浓度抗菌肽KSL对钛片表面进行成骨细胞相容性检测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抗菌性检测,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方法超声微弧氧化-碱处理-硅烷膜层为对照组(A组),载抗菌肽KSL0.25mg/ml(B组)、KSL0.50mg/ml(C组)、KSL0.75mg/ml(D组)为实验组。扫描电镜观察试件表面形貌特征,CCK-8检测不同时间段细胞黏附及增殖情况,ALP检测不同时间段碱性磷酸酶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试件表面的活死菌比例数。结果CCK-8和ALP的检测结果显示四组材料表面的增殖、黏附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顺序为D组〉C组〉B组〉A组,四组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在有效杀菌浓度下抗菌肽KSL浓度越高抗菌效果越好。结论抗菌肽KSL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抗菌性。

  • 标签: 超声微弧氧化 抗菌肽KSL 成骨细胞 牙龈卟啉单胞菌
  • 简介:对不同品种的粟谷全粉甲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及其中的抗氧化成分进行分析,并与全麦粉比较。选用5个代表性的粟谷品种,分析粟谷全粉甲醇提取液中的酚类物质、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单体酚类的组成及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3种方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不同品种粟谷及全麦粉甲醇提取液清除DPPH能力的变幅范围为12.2~20.7mgTE/(100gDW),清除ABTS+能力的变幅范围为85.4~136.6mgTE/(100gDW),FRAP的变幅范围为32.8~52.8mgTE/(100gDW)。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幅为11.1~25.8mgGAE/(100gDW),平均值为19.8mgGAE/(100gDW)。黄酮含量的变幅为3.8~7.5mgCE/(100gDW),平均值为5.4mgCE/(100gDW)。在6种全谷物中,均未检测到单宁(缩合单宁)。北冀谷中结合态酚含量在78%以上,郑麦7698结合态酚占74%。粟谷全粉中含有较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能力与酚类物质、黄酮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有显著的品种间差异,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 标签: 粟谷 全麦粉 酚类物质 抗氧化活性
  • 简介:摘要水体异嗅问题的暴发特别是水源水中的臭味物质,成为保障水质安全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粉末活性炭对水中典型异嗅化合物土臭素以及二甲基异冰片的去除效率。实验发现水中土臭素以及二甲基异冰片浓度在50ng/L-100ng/L时,投加20mg/L的粉末活性炭可以达到比较彻底的去除。当土臭素以及二甲基异冰片浓度达到150ng/L时,20mg/L的粉末活性炭基本可以去除土臭素,却不能完全去除二甲基异冰片,需投入50mg/L,二甲基异冰片才能消除至10ng/L的标准值以下。此外,净水剂的混凝沉淀对活性炭吸附土臭素以及二甲基异冰片的去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粉末活性炭 土臭素 二甲基异冰片
  • 简介:目的研究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和生物膜的影响,为临床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连续稀释法测定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敏感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采用XTT法检测其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50%细胞活性的浓度(SMIC50),镜下观察对生物膜形态的影响。结果白念珠菌对薰衣草精油高度敏感,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MIC为12.5μL/mL,MBC为25μL/mL;对生物膜的SMIC50是100μL/mL,对白念珠菌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薰衣草精油在体外对白念珠菌有抑菌作用。

  • 标签: 白念珠菌 薰衣草精油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生物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确诊接收的5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给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参数、肺功能、X线胸片以及肺部总有效动顺应性相比治疗前有着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十分显著,且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所需时间优于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为观察组,未使用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胸部X线变化,以及使用呼吸机时间、住院时间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肺炎发生率、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O2、PaO2、PaCO2、OI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s治疗可提高地市级医院早产儿HMD的救治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加环素对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集的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240株,80株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A组、80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为B组、80株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为C组,检测替加环素对临床三组耐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经过检测后,C组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与B组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检测后的FDA标准、EUCAST标准显著优于A组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P<0.05)。结论替加环素对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方式。

  • 标签: 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 替加环素 体外抗菌活性
  • 简介:以樱桃番茄和普通番茄为材料,研究大棚栽培对番茄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塑料大棚栽培番茄产量显著低于露地栽培。另一方面,大棚栽培樱桃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维生素C、总酚酸、谷胱甘肽含量及总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露地栽培,但β-胡萝h素和维生素E含量却与之相反,总黄酮含量则无显著差异。同样,普通番茄大棚栽培果实中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但β-胡萝h素、维生素E含量和总抗氧化活性却呈相反趋势,总黄酮、总酚酸和谷吡甘肽含量在两种栽培方式间无显著差异。表明番茄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不仅受栽培方式的影响,而且也受品种的影响。

  • 标签: 大棚 番茄 抗氧化物质 抗氧化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患儿的PaO2、PaCO2、PaCO2\FiO2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1.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PaO2、PaCO2\FiO2的上升幅度及PaCO2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疾病的治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足月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急性呼吸窘迫
  • 简介: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新生儿肺出血患儿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气管内注入血凝酶、肾上腺素;观察组气管内注入血凝酶、猪肺磷脂注射液。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6、12、24、48h肺出血面积、肺出血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2、24、48h与治疗前肺出血面积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24、48h肺出血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出血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84.31%(43/51),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3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显著减少肺出血面积,缩短肺出血持续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肺出血 机械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4.29%、77.1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对患儿预后的恢复及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bacteria,MDROs)体外抗菌活性,为开展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月~12月,临床分离的常见MORDS耐药菌株,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方法,以FDA标准评价敏感性实验结果。结果研究显示,替加环素对MRAS、MRCNS、ESBLs-Ec敏感度高于米诺环素,对CRAB敏感度低于替加环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对不同类型MDROs体外抗菌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医院需做好院内病原学监测。

  • 标签: 抗生素 多重耐药菌 米诺环素 替加环素
  • 简介:采用药敏纸片法和对倍稀释法分别考察了低聚壳聚糖与茶树油对化脓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性和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定量法测定了低聚壳聚糖和茶树油复配体系的杀菌率,并与单组分杀菌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低聚壳聚糖和茶树油对4种实验菌均有抑菌性的MIC分别为0.5g/L和7.50mL/L;0.5g/L低聚壳聚糖与7.50mL/L茶树油复配后,对4种实验菌均有优异的杀菌率,复配体系明显优于单组分杀菌效果,其20min杀菌率均达到100%。

  • 标签: 低聚壳聚糖 茶树油 抗菌性 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