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50例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心理障碍进行早期综合性心理干预。结果予心理干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有显著提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早期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 早期 心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针对正在乳腺癌恢复期的患者采取团体心理干预,观察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了参与我所社区乳腺癌筛查,正在恢复阶段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40例,将患者数量随机进行分配,再分为二组,每群患者各二十例,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团体心理干预,对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对SDS、SAS评估效果比较。结论:观察组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SAS、SDS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对乳腺癌康复阶段的患者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情绪,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心理康复

  • 标签: 乳腺癌康复期 团体心理干预 心理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康复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并展开有效的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对入住我科接受治疗的50例脑血管疾病康复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展开分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展开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对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良好的心理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心理应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结论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康复患者至关重要,尤其要采取有针对性心理护理以提高康复的效果,增强患者信心和康复主动性。

  • 标签: 脑血管疾病康复期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骨科韧带损伤患者心理支持与康复心理干预的相关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研究发现骨科韧带损伤患者在康复期间常常遇到心理压力和困扰,而心理支持和干预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研究结果还显示,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而医务人员的专业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 标签: 骨科 韧带损伤 患者心理支持 康复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康复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并展开有效的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对入住我科接受治疗的50例脑血管疾病康复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展开分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展开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对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良好的心理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心理应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结论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康复患者至关重要,尤其要采取有针对性心理护理以提高康复的效果,增强患者信心和康复主动性。

  • 标签: 脑血管疾病康复期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总100例,时间为2023年2月至8月,均接受护理,随机数字表法设计两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1)生活质量。(2)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1)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高(P<0.05)。(2)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负性情绪。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护理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通过对60例乳腺癌综合治疗后康复期患者的门诊心理咨询和随访,采用交谈和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加以分析总结,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干预措施,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康复期 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最近几年前往我院行康复治疗的100例脑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实施常规护理的5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实施心理干预的5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8%,对照组总满意率70%,P<0.05;组间护理后的CMFM评分、适应性行为评分、大动作行为评分对比,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实施,可对患儿的发育及运动功能恢复起到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瘫 康复治疗 作用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早期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得出结论早期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境障碍,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心境障碍 心理干预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肺结核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平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1例。其中给予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1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8.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肺结核患者康复过程中对其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肺结核 满意度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缓解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总结我院92例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心理状况,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都有共同的心理问题,经过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结论护理人员及时分析总结病人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期 心理问题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严重损害人类健康,致使人类病亡的三大病原之一,一些病患已经完全没有了劳动能力以及生活能力,给病患的心理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以及伤害,特别是年岁较低的病患,呈现出惧怕、焦躁、压抑等非常多的心理问题,甚至于对生活丧失兴趣,病患的心理改变直接作用于恢复的效果,所以心理护理就显得非常关键,病患的心理护理要串通与医治护理的全进程,是影响脑卒中病患恢复的关键要素。经过稳定情绪,激发病患的自主性,主动配合医治;持之以恒,坚持训练,获得恢复的最好成效;坚实后盾,供予强有力的家庭以及社会层面的支撑等护理举措,打消病患想法上的顾虑,优化并且消弱心理障碍情况,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念,推动恢复的进度,提升生活的品质。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 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脑血栓患者大部分有不通程度的言语、运动功能和心理、情感障碍。心理干预能解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忧虑的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方法将10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中出现偏瘫者95例,采用心理干预和系统健康治疗及护理,促进患者心身健康。结果通过健康治疗及护理生活能自理80例,占偏瘫人数的84%。结论用护理人员的关爱、精心的护理能给脑血栓偏瘫患者恢复或重建功能、发挥残余功能、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调适心理、为回归家庭社会做准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血栓偏瘫 康复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1患者1w、8w行手法肌力评定,观察组从0级至3级6人,从1级至4级24人,从0级至4级10人,肌力提升速度较快,幅度大,肌力呈明显恢复。对照组从0级至1级17人,从2级至3级23人,肌力提升速度缓慢,幅度小。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活自理能力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持续整体的心理干预,可对负性情绪进行有效控制,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医护依从性,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增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勇气,进而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心理干预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NFDS)评分方法,分别于治疗前一周及4周末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首次评定两组HAMD量表分值和NFDS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再次评定时治疗组HAMD分值和NFD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髋部意外骨折心理干预对整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髋部意外骨折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髋部意外骨折 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酒依赖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依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60例康复期的酒依赖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只进行酒依赖的常规治疗。干预组除进行常规治疗外,还进行为期5周的积极心理学治疗,评估前基线、治疗第1周、第3周、第5周在社会支持、负性自动思维、心理渴求、注意偏向等方面的变化。结果积极心理学疗法对酒依赖患者的社会支持起到良好的干预作用,干预组除在支持利用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653~6.571,P<0.01),对照组主观支持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5.445,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时间因素显示,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自动思维总分、可视渴求分值会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324~17.153,P<0.01或0.05);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可视渴求分值与干预措施的交互作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9.331~17.578,P<0.01);组间因素显示,干预措施对2组间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自动思维总分、可视渴求分值有积极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865~12.061,P<0.01或0.05);干预干预组与对照组在线索词反应时、负性词反应时、中性词反应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干预组线索词的反应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148,P<0.01);在干预干预组与对照组在线索词正确率、负性词正确率、中性词正确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干预组负性词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298,P<0.05),干预干预组中性词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10,P<0.05)。结论积极心理学疗法对增强酒依赖患者社会支持、降低患者自动思维、降低渴求、改变对酒精的注意偏向有一定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酒依赖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