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方士(1692—1751),字循远,一作洵远,号环山,又号小狮道人。祖籍新安(今安徽歙县),是清代中叶活跃于扬州的著名诗人和书画家。有《环山集》存世。士擅画山水,亦能花卉、走兽。其画初无师承,他在题画诗中曾写道:"十岁无知初弄笔,柱心墙面涂皆黑。十五才知作小山,心知彼岸无舟楫。孤陋深悲见佛难,因循更少专门力。……"可见他早期的绘画学习还处于一种朦胧的自学状态。中年长居扬州后,他结识了当地的许多豪富大贾,尤

  • 标签: 方士 扬州 树图 清代中叶 题画诗 绘画
  • 简介:杜甫集前人之大成,开后代之新派,这是自宋代以来诗论者较为普遍的看法。杜甫一生横跨盛、中唐,处于唐朝国运由盛而衰转折的关捩,处于唐诗,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两种审美范型转折的关捩。诗既具有盛唐诗歌“雄浑悲壮”之美,也表现出镜刻健峭的特点,开启了宋诗新风。对于诗表现出有异于盛唐气象的风格特征,历代论者多称之为“变调”。考察诗批评史上“变调”的流变,对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诗,理解诗学史上的唐宋之争,都不无参考意义。

  • 标签: 杜甫 诗歌 变调
  • 简介:东坡论王文龙“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①苏东坡面对庆历以来诗界学的热潮,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慨叹。在东坡看来,学必先识。那么,诗的总貌如何,妍何在?作为一个才识兼长的诗人和诗论家,东坡有自己出色的思考和回答,却也有某种偏失,而这二者...

  • 标签: “集大成” 杜甫 《杜诗详注》 东坡论 《苕溪渔隐丛话》 忠君思想
  • 简介:黄生(一六二二—一六九六?)原名琯,又名起溟,字扶孟,号白山,歙县潭渡人,明诸生。入清后,只在蒋超督学府中任二年幕僚,即隐居不仕。所交皆当时知名之士,如王炜、龚贤、屈大均等。江天一抗清兵败被杀,黄生率先倡导集资抚恤其家。有关黄生的史料极缺乏,所见者文字均甚简略,但由此不难想见其为人。黄生在小学方面造诣甚深。著有字书四部,今只存《字诂》一卷、《义府》二卷。经戴震访求,得以列入《四库》。论者谓其书不在方以智《通雅》下。他工书画,善诗赋,有《一木堂诗稿》十二卷,《一木堂文稿》十八卷,乾隆间被禁毁。所幸现在尚能觅得其诗稿。在诗歌批评鉴赏及理论

  • 标签: 黄生 诗说 江天一 诗歌批评 诗稿 龚贤
  • 简介:结合古今人对伪《律虞注》的考证,将前人已见和未见的明人材料冶于一炉,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说明各自在证伪上的作用。指出古今人多有误读杨士奇《律虞注序》者,以致相沿成讹,以为杨士奇就怀疑《虞注》。另对《虞注》的作伪者、版本变化和注释风格等历史遗留问题,也做了探讨。

  • 标签: 《杜律虞注》 虞集 张性 杨士奇 注释风格
  • 简介:竹篓竹一生清高,捕风、捉影并非它的嗜好而篾匠一生要干的事就是让竹驯服在篾刀看来,竹也有反水的时候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风云是座古。残缺的围墙如掉了牙的锯齿,屋面瓦缝里长出来的狗尾巴草,理直气壮地争着往上拔,走廊里的木柱似乎油漆过,但已斑驳得辨不出何种颜色,那神圣的菩萨也是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有的竟缺胳膊断指成了残疾菩萨。院里,一棵高大挺拔的银杏树,却枝繁叶茂,蓬勃着遮住半个天空,

  • 标签: 古庵
  • 简介:以意逆志尽得性情──评黄生《》徐定祥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自《诗经》、《楚辞》以下,诗集版本最多,注本、评本最多的诗人,首推杜甫。宋代有“千家注”之说。清代是杜甫研究的又一高峰,有《臆》、《读私言》、《钱注...

  • 标签: 《杜诗详注》 以意逆志 杜甫绝句 黄生 艺术手法 《钱注杜诗》
  • 简介:杜甫是在朝鲜半岛影响最大的诗人,朝鲜文人对诗“诗史”的看法和理解亦颇为多样。朝鲜文人有从实录角度看待诗“诗史”者,也有从褒贬美刺角度看待诗“诗史”者,其他如详陈出处的知人论世说,强调诗的叙事特色等说法,基于相通的文化环境,对诗“诗史”的理解和中国文人趋于近似。

  • 标签: 杜甫 杜诗 诗史 朝鲜 美刺
  • 简介:堪印章试析王晓渝杨堪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重要人物,中国国民党元老,四川辛亥革命领导者(图一),其生前所珍爱的九枚印章,现收藏于四川省博物馆。本文拟通过介绍其中几枚印章,反映杨堪先生一生中的重大活动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密切关系。杨堪(1881-1...

  • 标签: 孙中山 印章 国民党改组 国民政府 广东革命根据地 重庆
  • 简介:李瀷《星湖僿》是朝鲜时代较为重要的诗话专著,具有非常重要的诗学理论价值。尤其是其中的诗文门共计三百八十余条,与杜甫有关的条目就多达五十余条,这些材料或论及诗的文学地位、或论及诗的思想内容、或对诗进行评说。李瀷作为朝鲜朝后期实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对杜甫诗歌的批评可以一窥朝鲜文人对杜甫诗歌的接受。

  • 标签: 李瀷 星湖僿说 杜诗 评论
  • 简介:这是一个金色的黄昏。我站在离天很近的地方——山之巅。万道金光没有任何阻挡直直地斜射到我身上,在天地间写下一个大大的万字符"卍",人世间一切吉祥万德。脚下连绵的山冈拥抱着蜿蜒的崇阳溪水,喝醉了的晚霞集结在这即将日落的天幕上,随时准备要把那金色的火轮吞没。山,号称潭东第一名山。民间有华夏道家七十二福地之说。我是在盛夏的午后开始探访山的。

  • 标签: 崇阳 万德 东第 七八 灵泉寺 道家学说
  • 简介:北京城南陶然亭公园内的陶然亭,座落在公园里的慈悲之中。虽然公园每天的游人络绎不绝,但到慈悲去观赏陶然亭的人却是稀稀落落,所以不少游客虽然到过陶然亭公园,但却并没有见到过陶然亭。除了宣传得不够外,进慈悲的大门还得再买一张四元的门票也是原因之一,因为

  • 标签: 慈悲庵 北京 陶然亭公园 中国共产党 文物保护 旅游管理
  • 简介:五岁的松一和十三岁失明的姐姐康依从小相依为命。一个寒冷的冬日,无家可归的姐弟俩碰到了在寺庙里修行的。和尚”——一只会说话的狗,于是他们便开始了在寺庙里的生活。松一每天都调皮捣蛋,把庙里搞得一团糟,但也为寺庙带来了久违的生气。

  • 标签: 寺庙 失明 寒冷 和尚 修行 生活
  • 简介:1195年,陆游已经七十一岁了,但刻苦攻读的精神毫不衰退,'独有耽书癖,犹同总角年'(《浮生》),就是生动的写照。那年十月十七日生日之后,他又取古人师旷之语将自己的书斋题名为'老学'。师旷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乐师,尽管双目失明,仍酷爱学习。一次,晋平公问师旷道:'我今年七十岁了,很想学习,只恐怕已经太晚了吧?'师旷反

  • 标签: 学庵 晋平公 双目失明 七十岁 春秋时期 书癖
  • 简介:  民国二十六年三月,凤泉关的春天来得特别迟.  往年这时节,山上的桃花开满了坡,从山脚下一直漫上崖头,山有多高,桃花就有多高.今年的桃花还不见一星萌动,那褐色的枝条仿佛凝滞不动一般.山风冬日一样凛冽,凤泉关人们的棉袄还如寒冬一样一件也没有褪下.昨晚,山里还下了一鸡爪子厚的雪,山道上白晃晃的一片,寒气依旧那么重,看不出一点春天的气息.……

  • 标签:
  • 简介:<正>泰州博物馆收藏一对清雍正时的仿石质抱鼓石的木鼓,镂刻精工,乍视与石无异,颇为独特。木鼓形同抱鼓石,上呈圆鼓形,下有托座,通高58.5.厚17.5,鼓径49.5,托座高9.5——21厘米。正面是二只狮子戏绣球花纹,一条宽阔的彩带把狮子和绣球巧妙地连成一体,从而达到整体的和谐美。鼓边饰两道弦纹,其间雕一周缠枝忍冬花纹。木鼓反面宽边,中间是浅雕对称的折枝贯套花纹,简洁明快。木鼓的侧面系弧形,两边雕有80多个鼓钉。托座似翻卷的荷叶,两边弯曲,中间有叶筋,底座底面为长方形,并有长3.5、宽1.5、深3厘米的对称的两个母榫,作安装用。抱鼓石在苏南地区叫碑石,是建筑装饰

  • 标签: 木鼓 抱鼓石 松林 托座 泰州 狮子
  • 简介:一山叫双鹤山,山顶上有一块向天而立的石头叫凌霄岩。顺着凌霄岩往下,几十米的地方有个小巧的寺院叫净月。精致的山门和金堂都不大,禅堂也很秀气,院中有座一人多高的塔,塔有九层,叫灵峰塔。院两侧的祖师殿、伽蓝殿、药师殿、西方殿、观音殿、地藏殿等也都是小巧的格局。地方不大,却处处透着灵动飘逸的气息。新鲜的空气把小小的寺院浸染得玲珑剔透活色生香。

  • 标签: 地藏殿 观音殿 活色生香 药师殿 金堂 皈依佛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