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2年8月16日是天堂寺的节日。这天,天堂寺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寺院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彩旗飘扬,法号震天,香烟弥漫,经声朗朗,人山人海。

  • 标签: 山人 神秘 天堂 欢乐 寺院 宗喀巴
  • 简介:"无分别"说是八世纪晚期"吐蕃僧诤"中汉僧的代表人物摩诃衍的主要主张,它在当时和后世的藏传佛教中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大师在中对这一主张进行了彻底的破斥,从而维护了他所强调的智慧方便双修、止观双运等法门,并重新解释了大乘经典中关于"无分别"的经文.随着大师对"无分别"说破斥的展开,汉藏佛教的某些分歧也徐徐展开.

  • 标签: 宗喀巴 藏传佛教 “无分别”说 大乘经 摩诃衍
  • 简介:<正>峡峻寺(也写作夏寺,峡群寺)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是黄教圣地之一。现将它的概况和皈依情况等略作叙述如次:一、概况平安县寺台乡,阿尼吉利山之南,层层迭嶂,林木茂盛,这里建造着一所美丽而神奇的藏传佛教寺院——峡峻寺。

  • 标签: 宗喀巴 西藏 石窟 塔尔寺 利山 格鲁派
  • 简介:(1357-1419),十五世纪初西藏佛教的改革者、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青海西宁湟中县鲁沙尔人(今塔尔寺一带).湟中,藏语称为,故名.兄弟6人,他居第4.父名达惹哈伽鲁嘣格,属藏族的默族,是元朝兼管当地军民政务的达鲁花赤,是个较有实力的地方官员.他为人仁和,济贫救苦,敬信三宝,常诵.母名馨萨阿,属藏族的兴族,其本性贤善,信仰佛法,常持六字明咒,行善修德,远离邪恶.

  • 标签: 喀巴大师 宗喀巴 西藏 佛教 生平事迹 戒律
  • 简介:生前。他名不见经传。穷得连一次个人画展都没办过。他说:“我的画不是卖钱的。是要争取传世的。”身后。他用生命中的最后10年创作的《走出拉》相继在北京、上海展出。引起了轰动。国内传媒纷纷给予关注。著名评论家邵洛洋先生盛赞:“盛唐吴道子、北宋武宗元、明末陈洪绶、现代李伯安。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四根擎天柱。撑起了人物画领域的朗朗乾坤。”

  • 标签: 《走出巴颜喀拉》 李伯安 画家 绘画风格 生平事迹
  • 简介:西藏特殊的曲艺作品《赞帽》,经当代著名藏族曲艺家土登的精湛表演,早在区内外、国内外、海内外名声遐迩。为使不懂藏语的人们更加深入地领略其内涵深刻、构思奇特、妙语连珠、趣味横生的说唱之词意,本刊于1991年第四期发表了译文的开头一段,现接着予以刊载以供读者诸好和专家学者的品赏及研究之用。

  • 标签: 巴赞 格萨尔 曲艺作品 土登 趣味横生 妙语连珠
  • 简介:史诗,是蒙古族英雄史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卫拉特史诗相比,史诗搜集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并且只有几篇研究文章面世。符拉基米尔佐夫院士对蒙古英雄史诗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在其著作(蒙古卫拉特英雄史诗)中写道:“人也许忘了史诗的遗产或遗迹。总之,可以有充分信心地说,已经或多或少地销声匿迹了。”这一结论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的关注。不得不说,它不仅提出了有关人是否拥有史诗的问题,还引发了一场搜集研究史诗的热潮。比如,仁钦院士于1964年出版了他在1928—1930年间从宝力干省艺人登德布记录的史诗《155岁的呼格欣录莫日根汗》,约14000行。还有人从科学院语言文

  • 标签: 喀尔喀 蒙古英雄史诗 蟒古斯 卫拉特史诗 氏族首领 氏族部落
  • 简介:乾隆帝对的政策及的反应(日)冈洋树前言本文以在“青衮札布之乱”被平息后,由清廷派往库伦的亲清派王公桑斋多尔济的活动和与此相应的王公的抵抗为中心,探讨乾隆帝对政策的性质。桑斋多尔济虽然是王公,但作为亲清派,他发挥了推行乾隆...

  • 标签: 桑斋多尔济 喀尔喀 乾隆帝 商卓特巴 哲布尊丹巴 乾隆二十二年
  • 简介:在南美洲玻利维亚与秘鲁交界线上,有一个世界闻名的淡水湖——的的湖,它位于安第斯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据古代神话传说,的的湖是太阳神的眼泪汇集而成的:太阳神的儿子独自在湖畔游玩,被山神豢养的一群豹子吃掉了,太阳神痛哭儿子,泪流满湖。后来,太阳神在此湖中的岛上创造了一男一女,男的叫芒科·卡帕克,女的名叫玛玛·奥柳,二人结为夫妻,繁衍子孙,成为印加族,属于安第斯山区克丘亚族的一支。印加族人崇拜太阳神,痛恨吃掉太阳神之子的豹子,人们杀掉豹子作为太阳神的供品。以后就把一块大

  • 标签: 太阳神 安第斯山 印加人 神话传说 南美洲 玻利维亚
  • 简介:<正>清代喀尔喀蒙古大王们制定、颁布的法律汇集被称为“律令”(Qalq-a(?)),它与清朝政府为统治蒙古所颁行的“蒙古律例”曾并存于地区。以往的研究成果表明,从1728年到1789年大约60年间,法制史上存在一个很大的空白点,而该空白点正是“律令”的诸法令向清朝蒙古律例转化时期,但是,对这

  • 标签: 蒙古律例 喀尔喀 理藩院 法律条文 清朝政府 律令
  • 简介:<正>前言本文根据第一代库伦办事大臣(18世纪中期以后驻大库伦,满蒙各一人)的任命,对这一时期清朝统治发挥过重要历史作用的桑斋多尔济进行检讨,以探讨当时清朝统治的特点。以往尚无关于此人的专论,一般只是评价他为清朝的有才干的官僚。但也有一部分论著认为他曾对清朝的统治表示过反抗,对他本人的立场人们至今也还持有疑问。他在乾隆中期处在清朝统治的关键地位,所以阐明其作用乃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 标签: 桑斋多尔济 喀尔喀 清朝 库伦 俄罗斯 土谢图汗部
  • 简介:1688年噶尔丹入侵后的诸台吉与俄国〔日〕柳泽明前言1688年,卫拉特部噶尔丹博硕克图汗侵略,攻破左翼土谢图汗以后,诸台吉的大部分逃往内蒙古,寻求清政府的庇护。对于此事,宫胁淳子在对各种史料进行认真研究后,明确地否定了以往的观...

  • 标签: 喀尔喀 噶尔丹 俄国 土谢图汗 尼布楚条约 阿勒坦汗
  • 简介:喇汗王朝别称“大食”中国史籍之大食(Tajik),最初指阿拉伯人及其建立的伊斯兰教国家,随着时间的椎侈,其内含变得越来越宽泛,到蒙古征服时代,几乎所有穆期林部被称作Tajik,而不管他是哪个民族的,历史上信仰伊斯兰教的喇汗王朝曾别称“大食”,就是...

  • 标签: 喀喇汗王朝 大食 伊斯兰教国家 喀喇汗朝 别称 阿拉伯
  • 简介:喇昆仑冰雪封,哨卡设在云雾中……”蜿蜒于冰雪云雾之中的天路——新藏公路上,活跃着一批堪称钢铁汉的高原汽车兵,勇闯昆仑超百趟的“喇昆仑卫士”奖章荣获者,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春天,笔者慕名来到喇昆仑山下的汽车某团与汽车某营,走近其身边,管窥其生活,不禁由衷地慨叹:壮哉!喇昆仑卫士。

  • 标签: 高原地区 中国 汽车兵 后勤部队 军营生活
  • 简介:满语方言,是满族早期部落经济的产物。在较为原始的渔猎经济时代,地域和地域之间,部落和部落之间,经济生活处于隔绝状态,社会交往极为松弛,作为交往工具的语言,得不到频繁的沟通。因此,语言的地方性较强,发音差异显著,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作为方言的语盲,得以保留下来。阿勒楚满语属于北方满语方言之一,东起宁古塔西部,西至伯都讷,南临通化、吉林,北至呼兰、庆安一带,方言区的中心位于阿

  • 标签: 阿勒楚喀 伯都讷 宁古塔 渔猎经济 交往工具 隔绝状态
  • 简介:友人有几枚“喇昆仑工程代金券”,正面印“1973”,背面印“仅限内部使用”,“禁止市场流通”,多次寻问,总不得要领。《收藏》杂志发表我援越部队使用的“军用代金券”后,联想到喇昆仑山是中巴界山和七十年代修建中巴公路,有没有可能是修建中巴公路的人员在境外使用的“人民币”?从部队多方打听,终于初见端倪。

  • 标签: “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 形制 收藏价值 面值 市场流通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