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治疗肛裂50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不同术式治疗肛裂50例临床分析

刘春宇赵跃宋晶晶陶家旭陶晓刚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76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为探讨肛裂治疗方案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50例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肛裂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侧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切除加括约肌松懈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术式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不一样,肛裂切除术加括约肌松懈术相比于传统的侧切术疗效更好,术后恢复更快,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同术式;肛裂;效果

Clinicalanalysisof50caseswithanalfissuretreatedbydifferentmethods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sofdifferentsurgicalmethodsinthetreatmentofanalfissure,andtoprovidetheoreticalbasisfortheselectionofanalfissuretreatmentschemes.Selectionmethods:ourhospitalfromJune2017toAugust2018were50patientswithanalfissuresurgeryatthehospitalastheresearchobject,itswererandomly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eachgroupof25casesofcontrolgroupweretreatedbytraditionalsidecutmethodtreatment,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byresectionforthetreatmentofmusclelax,tocloseobservationofthesymptomsoftwogroupsofpatients,comparedtwogroupsofpatients,timeofpostoperativepain,woundhealingtime.Results:thetimeofpostoperativepainandwoundhealing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short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differentsurgicalmethodshavedifferentclinicaleffectsonanalfissure.Comparedwithtraditionallateralresection,analfissureresectionwithloosesphincterhasbettercurativeeffectandfasterpostoperativerecovery,whichis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differentoperativemethods;Analfissure.Theeffect

肛裂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肛管齿状线以下皮肤全层破裂或全层裂开,并形成感染性卵圆形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肛门直肠疾病。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近年来,肛裂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其症状表现为便秘、肛门疼痛、便血等,多见于青壮年,临床上,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疗效可观手术方法不同,术后效果可能存在差异为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肛裂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50例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肛裂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19~56岁,平均(33.21±1.26)岁;观察组男18例,女7例,年龄19~55岁,平均(33.24±1.23)岁。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侧切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消毒、麻醉处理,患者保持屈膝侧卧位,麻醉生效后,进行截石位5点或者7点方向距离肛缘为1cm的位置,行一个2cm长度的放射状小切口,将溃疡面进行彻底的切除,术后进行抗感染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切除加括约肌松懈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消毒、麻醉处理,患者保持屈膝侧卧位,麻醉生效后,对溃疡面进行完整的切除,采用食指评估患者肛管的紧张程度情况,如果患者的肛管比较紧,进行扩肛处理,指导患者能够使两根食指通过,然后,对肛门内括约肌表层注射稀释后的糜蛋白酶生理盐水,止血处理,术后抗感染处理。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为(2.01±0.89)天和(10.12±3.23)天,与对照组的(3.89±1.34)天和(18.65±4.23)天相比,观察组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肛裂是一种常见临床病症,极易形成感染性溃疡,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感,进而导致患者的心理状况极差,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针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术后疼痛和预后也是应考虑的问题,给予一定程度的关注肛裂的发病机制尚不明晰,当前临床认为引发肛裂的因素有多种,常见的为局部解剖、肛门部手术、肛门感染、炎性肠病或者肛管受损等,传统观念认为局部解剖因素、肛管的损伤、慢性感染、肛门狭窄等所致的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局部缺血是肛裂久不愈合和疼痛的根本原因,并形成缺血-痉挛-缺血这一恶性循环,导致肛裂经久不愈,以及患者慢性疼痛。目前应用于肛裂的手术方法较多。临床上,对于肛裂的治疗方法有许多,肛裂切除术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肛裂切除术的具体方法为:在肛裂周围做一梭形切口,同时切除溃疡面、哨兵痔及肥大肛乳头,随后清除内括约肌表面的疤痕组织,直至出现深部平软的新鲜组织,并敞开创面以利于引流。其作为一种保护内括约肌的手术方式,被认为是治疗肛裂的有效方法。由于此法是对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行彻底的切除,患者的内括约肌表面会有一定的疤痕组织,治疗过程应对其进行清理,暴露出新鲜的组织细胞,传统手术治疗后,术后的疼痛感比较强,术后恢复速度比较缓慢,生活质量受其影响较大。研究显示,肛管表皮与内括约肌之间的纤维性组织在多次撕裂损伤及反复感染的刺激下,会产生增生性改变,此改变会导致紧缩区的病理性组织形成,该组织中存在肌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此病理组织挛缩形成肛门部的紧缩状态,而其紧缩程度会随肛裂的严重程度递增,不利于治疗,影响恢复情况,对患者实施括约肌松懈术后,会缓解肛门紧缩的状况,提高患者创面的愈合速度,应用价值非常高。国内有研究对肛裂基底部电镜观察,证实肛裂基底部存在紧缩区,紧缩区组织中存在肌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肌纤维细胞有类似平滑肌的收缩功能,但又不同于平滑肌,而是肛管黏膜下病理性增生组织,其原因是由于肛裂损伤所致的反复感染所致。该研究认为,肛裂紧缩区的组织是肛管表皮与内括约肌之间的纤维性组织在多次撕裂损伤剌激下此组织自身修复引起增生性改变后形成的病理性组织。此病理组织挛缩导致了肛裂患者肛门部紧缩状态的形成,肛裂越严重此紧缩状态越明显。相关研究表明,无论Ⅱ期或Ⅲ期肛裂,除肛裂溃疡外,食指所探查的肛门狭窄环实际来源于肛管的皮下层,而不是痉挛的内括约肌。因此,没有必要将内括约肌切断而加重病人的痛苦。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为(2.01±0.89)天和(10.12±3.23)天,与对照组的(3.89±1.34)天和(18.65±4.23)天相比,观察组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术式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不一样,肛裂切除术加括约肌松懈术相比于传统的侧切术疗效更好,术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范兴吉.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肛裂的效果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68):154-155.

[2]欧强,竺平,陈邑歧,等.慢性肛裂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1):126-129.

[3]张志谦,吴锋,赵斌.次测切术后中药联合疗法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11):1548-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