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8 个结果
  • 简介:同伴是指那些社会地位相同的人,或者说是行为复杂程度相似的人。不同于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有明显的地位和权利的差异,同伴之间这些差异是没有的。同伴关系就是同伴之间在交往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从个体进入学前期,同伴对个体的影响逐渐增大,随着儿童进入学龄期,同伴对个体的影响就更大了,甚至有赶超家庭的趋势。所以,研究同伴关系对与个体心理发展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同伴关系 学龄期儿童 自我概念 层次划分 同伴评定 学前儿童
  • 简介:上海电机学院作为闵行区“青春健康项目大学生同伴教育”的示范高校,在半年试点的基础上,2004年5月9日成立了“同伴之家”协会。协会会员由青年学生志愿者组成,目前协会已有同伴教育主持人50多名,其中,30多名主持人参加过闵行区计划生育协会同伴教育主持人培训。有600多名大学生接受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生活技能培训。

  • 标签: 青春健康 计划生育协会 同伴教育 健康项目 青年学生 技能培训
  • 简介:同伴关系是儿童早期生活经验中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同伴交往不仅能够发展聋儿的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而且对聋儿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语言的学习具有独特的作用.聋儿康复教育中应注重对聋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同伴交往的时机促进康复和学习.

  • 标签: 同伴交往 同伴关系 亲子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减少美沙酮服药人员复吸或偷吸,使更多的人进入美沙酮规范治疗,进一步减少艾滋病、梅毒、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冠心病支架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50例患者于术后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5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同伴教育。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变化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术后实施同伴教育,对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同伴教育 冠心病 支架植入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预防中同伴教育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接受检查的22例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教育方式,观察组采取同伴教育的方式,对两组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对艾滋病传播方式的了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同伴教育 艾滋病预防 应用
  • 简介:摘要乳腺癌患者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其生理、心理及认知层面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何给予患者及时、准确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目前研究重点之一。同伴支持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不同阶段的乳腺癌患者应对疾病。本文对国内外同伴支持的概况、实施准备、实施形式及效果评价进行综述,旨在为同伴支持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功能,改善其总体生活质量。

  • 标签: 综述 乳腺肿瘤 同伴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同伴教育对艾滋病的预防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选择祥云县720名居民作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设为A组与B组,各360名。A组给予艾滋病常规宣传教育,B组配合同伴教育,调查研究对象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结果调查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安全套正确使用情况,教育前,组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教育后,B组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在艾滋病宣传中应用价值高,可提高居民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积极预防艾滋病,实现对艾滋病的有效控制。

  • 标签: 同伴教育 艾滋病 预防效果
  • 简介: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第二性征的出现引发了心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对性产生好奇,也产生迷惑。家庭和学校往往不能通过科学的渠道给予解答,同伴间性话题沟通成为交流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

  • 标签: 青少年 同伴 性话题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同伴互助方法在护理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同时选取在急诊科实习的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分别配有相应的实习护士。对照组护士采用操作示范结合教师理论授课的传统方法对护士进行培训,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同伴互助方法进行能力培训,观察并记录两组具体情况。结果培训后,研究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核心能力自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两组教育/咨询、专业发展、法律/伦理、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以及自评总分比较没有明显区别(P>0.05),培训期间,研究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皮肤破损、用药错误以及堵管等不良事件以及护理质量缺陷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患者、临床护士对研究组护生的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对护士采用同伴互助方法进行学习,能够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 标签: 同伴互助方法 护理教育培训 考核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职校学生实施防艾同伴教育,并进行效果分析,进一步探讨同伴教育长效覆盖应用情况。方法针对全体新生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及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后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同伴教育实施效果及覆盖效果评估。结果同伴教育实施前后,职校学生对艾滋病“国八条”知晓率差异显著(P<0.05)。学生对艾滋病人态度由拒绝交往转变接受正常交往明显(P<0.05)。对“多个性伴侣”和“一夜情”态度转变明显(P<0.05)。结论针对职校学生实施防艾同伴教育活动效果十分明显,有效地提高“国八条”知晓率,转变他们对艾滋病患者态度及对性的看法,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同伴教育活动模式可在大中专院校乃至高等院校推广以实现防艾教育长效全覆盖运行。

  • 标签: 应用 同伴教育 防艾 长效 覆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基础护理学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某高校护理专业中一个班随机抽取60人研究对象,试验组30名学生采用同伴教育教学法,对照组3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理操作技能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伴教育可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教学效果。

  • 标签: 同伴教育 护理教学 护理操作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科室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5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内瘘自我护理、饮食、运动、透析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同伴教育。6个月后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回归社会就业13例,生活能自理24例、营养状况达标20例、心理障碍6例、依从性好27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例、16例、13例、22例、1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能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同伴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患者依从性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在探讨精神病患参加同伴支持服药团体后的服药历程。研究对象为市三院10名住院精神病患。研究者担任团体督导员,团体活动方式,每周举行二次每次60分钟共进行10次。全程现场录音并详细记录,将团体过程总结为文字稿,以质性研究内容分析法,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发现团体成员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激励共勉的互动历程,成员能够分享主题经验,并通过比较他人与自己服药的经验,加深自己对服药的认识。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提供改善病患服药依存性的动力。期待本研究可作为未来开展精神病患服药团体操作模式及健康教育内涵建设的参考。

  • 标签: 同伴支持服药团体 精神病患服药历程 综述文献(主题)
  • 简介:摘要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 PI)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各学科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PI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并从学生座位的安排、测试题的设计、课堂应答系统的应用、反馈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讨论前的独立思考、教师的引导作用等方面对PI的关键步骤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同伴教学法 教学设计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