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在美沙酮门诊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同伴教育在美沙酮门诊的应用体会

宋洁华

北京市朝阳区第三医院美沙酮第九门诊 北京市 100025

摘要目的:为减少美沙酮服药人员复吸或偷吸,使更多的人进入美沙酮规范治疗,进一步减少艾滋病、梅毒、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方法:通过同伴教育,筛选同伴教育员、小组学习、专题讲座、同伴教育员的带动等内容。

结果:减少偷吸复吸

结论:同伴教育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减少美沙酮服药人员复吸或偷吸,减少了艾滋病、梅毒、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几率。

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年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生活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或由于某种原因具有共同语言,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1],通过人际关系的交流与反馈,与群体中的同伴相互分享自身的相关知识、技能、经验以及信息,从而提高教育效果。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人们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吸毒在我国属于违法活动,但吸毒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同伴教育活动,会起到比一般教育更好的效果,因为他们更愿意听取或采纳同伴的建议和意见。

门诊自2008年正式成立至今,目前日均服药人员98名,为了在维持治疗病人中树立榜样作用,建立服药人员间自助、互助体系,增强服药人员拒绝毒品的信念和树立个人自信,及其对艾滋病、美沙酮维持治疗宣传教育行为干预的有效性,特开展同伴教育项目.

1 具体做法

1.1 筛选同伴教育员

1.1.1 同伴教育员的招聘要求

根据本门诊的实际情况和对同伴教育工作的要求,制定同伴教育员的应聘条件,在维持治疗人员中公开招聘2名同伴教育员,应聘者应满足以下条件:①每天坚持美沙酮药物治疗、无偷吸行为、定期或不定期尿吗啡检测呈阴性;②有责任心、自信心和自愿为同伴服务的精神;③在同伴中有一定的威信和影响力;④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和组织协调、社会公关能力;⑤有工作时间和精力;⑥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⑦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经培训后能掌握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相关知识和拒绝毒品、预防复吸的技能.

1.1.2 培训

由门诊专业技术人员对应聘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①性病、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②毒品危害,法律、法规知识;③美沙酮维持治疗知识、服药条件、美沙酮药物副作用及处理;④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知识;⑤开展个人咨询和同伴交流的技巧;⑥为同伴解释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尿吗啡检测、HCV、HIV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谈话技巧;⑦示范正确使用安全套和开展针具交换

1.1.3 考核

培训完毕后,从个人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威信力以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从中选出两名同伴教育员。并在门诊信息栏公示1周,待全体服药人员认可后,正式上岗。

1.1.4 公示

根据门诊在治的病人数及门诊的管理能力,确定招聘同伴教育小组成员的人数,对参加小组人员的条件经全体工作人员讨论后,确定名单并公示。

1.2 同伴教育员及同伴教育小组的工作内容

制定同伴教育工作纪律和职责,同伴教育小组每天记录考勤,每半年进行工作总结和评估,同时制定下半年工作计划。

1.3 开展同伴教育的注意事项

同伴教育项目实施以来,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招募同伴教育员严格执行准入机制,所招募的同伴教育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影响力以及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能较好的配合门诊工作;②针对同伴教育员的基本知识培训,毒品的危害、相关的法律、法规、沟通技巧等;③抓好考勤工作,对同伴教育员和小组成员的考勤严格要求,根据考勤和考核情况兑现对其的奖惩。

2 同伴教育项目实施效果

本门诊自2016年7月推广同伴教育项目以来,已取得不俗成效。目前门诊已有2名同伴教育员,目前门诊维持治疗平均每天治疗人数88.7人,保持治疗率84%(评估时在治人数/累计治疗人数减去脱失人数)(详见表1)。同伴教育小组通过参与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工作增强了行为干预的有效性,病人维持治疗的依从性得到提高,脱失率降低,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医患关系得到改善,同伴教育在行为干预中展现了其优势:同伴教育者有利于接近隐蔽人群,并能提供符合吸毒人群文化特征的信息,并较容易沟通与情感交流,有利于深入讨论,尤其对于敏感话题(如毒品来源、吸食量等)交流起来更为自然,更能深入、持久的开展教育和指导。同时进行过专项培训的同伴教育员更容易与成瘾者建立融洽、和谐的帮教关系。由此可知,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同伴教育是可接受的,同伴教育是吸毒人群中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

表1 近3年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人数比较


2015年7月

2016年7月

2017年7月

在治人数

327

307

232

日均人数

107.0

100.24

88.7

保持治疗率

84.1%

90.2%

84%


3 问题和建议

通过一年的同伴教育工作,发现同伴教育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同伴教育组员有不能长期坚持服药、甚至复吸的危险。应加强定期培训,对同伴教育员给予支持和指导,并定期进行监督、考核,避免流于形式。由于吸毒人员较隐蔽同伴教育小组覆盖面太窄,需要社区-公安-门诊三方联动以推动同伴教育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资之,高源.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项目评价设计[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11):5-8.

服药时间从2016-07-01至2017-06-30:服药人天数32387,服药人次数32436, 累计服药量2762030ml,平均每人每天服药剂量85ml。

门诊全部服药人员232人,本门诊服药人员144人,新入组27人,脱失37人,

232-37/232=84%

服药时间从2015-07-01至2016-06-30:服药人天数36547,服药人次数36589, 累计服药量3005885ml,平均每人每天服药剂量82ml。

门诊全部服药人员307人,本门诊服药人员156人,新入组29人,脱失30人,

307-30/307=90.2%

服药时间从2014-07-01至2015-06-30:服药人天数39030,服药人次数39048, 累计服药量3205662ml,平均每人每天服药剂量82ml。

门诊全部服药人员327人,本门诊服药人员166人,新入组28人,脱失52人,

327-52/327=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