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8 个结果
  • 简介:在临床输液过程中,排气经常出现堵塞现象,导致空气不能进入输液瓶内,影响输液顺利进行,这种故障大多需要更换排气才能使输液继续进行,既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又增加输液器的消耗,确系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临床实践,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排气堵塞的原因,并且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排气管 堵塞 相关因素 对策
  • 简介:笔者单位收治摩托车排气致烫伤的患者15例,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创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腓肠神经 外科皮瓣 烫伤 软组织缺损
  • 简介:1临床资料与心电图例1男,69岁,因头昏、心慌、胸闷反复发作3个月就诊入院.听诊心律不齐,平均心率80次/min,无病理性杂音,血压160/90mmHg.临床诊断冠心病.入院时心电图(图1)示窦律,除aVF的P7(房早)外,PP匀齐,心率90次/min.QRS形态、时限、电压均正常,但节律明显不齐,且与P波无相互关系.据aVF导联的梯形图分析,P(心房激动)与QRS(心室激动)呈三度阻滞状态,阻滞区平面在房室交接区上层,在此平面之下形成加速性交接区节律,此节律逆传受阻,前传至心室呈文氏型传导.再据“文氏周期等同传导时间”的规律[1],从而推算出加速性交接区节律的频率约为84次/min,RR间期呈现“渐短突长”的特点,长RR间期将该导联分为3:2、4:3、2:1和4:3四个文氏周期,为此该例房室交接区的下层是加速性交接区节律伴结室文氏传导阻滞区.该患者适合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但患者及家属拒绝而自动出院.

  • 标签: 房室交接区双层阻滞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效果较佳的静脉输液排气法。方法由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护理人员用传统法、倾斜法、挤压法、改良法分别做静脉输液排气50次.观察排气时间及一次排气成功率。结果改良法一次排气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法与挤压法,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排气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法与倾斜法和挤压法,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改良法与倾斜法一次排气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改良法排气速度快,一次排气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输液 排气方法 护理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静脉输液患者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排气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方法,观察两种静脉输液排气方法一次排气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排气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方法排气成功率高,又减少了药液浪费和污染机会,节省了治疗时间,减少了医患纠纷。

  • 标签: 静脉输液 排气 改良方法
  • 简介:目前,下排气式灭菌器在国内各医院及卫生单位仍在普遍使用,是医院消毒灭菌中必不可缺少的设备。由于在使用中,对其影响的因素较多,能正确使用的单位只占70%左右。为确保其正确使用和灭菌的合格率,现将我们几年来的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压力蒸气灭菌器 消毒灭菌 卫生单位 灭菌物品 敷料包 灭菌包
  • 简介:<正>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排便不能早期恢复,最终导致腹胀,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如翻身、腹部按摩、开塞露纳肛等,有时效果欠佳。从2002年6月起,本院使用麻仁丸口服给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2002年6月至2002年10月,将82

  • 标签: 剖宫产术 腹部按摩 开塞露 肠蠕动恢复 口服给药 乳汁分泌
  • 简介:根据治疗目的、疗程、溶液和药物性质,采用效果好,损伤小,危险性低的INTIMA套管针行静脉输液,效果良好.但因按常规操作,延长管中空气较多,有空气栓塞的危险,也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我们于1999年开始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INTIMA22-20G套管针,并总结出能有效排除延长管中空气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型套管 套管针 巧排气
  • 简介:肛门排气是直接关系到术后各方面恢复的关键一步,关键是促进早日肛门排气,分娩妊娠在37-41周

  • 标签: 促排气 剖宫产术 排气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排气困难的解决方法,减除产妇的痛苦,增进健康。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10月800例剖宫产术后排气困难的产妇20例,给予开塞露40ml肛注通便,以解决术后排气困难问题。结果20例产妇均在排便后排气,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结论开塞露通便来解决术后排气困难的方法,经济、方便、易行、产妇无痛苦,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剖宫产术后干预 排气困难 开塞露肛注
  • 简介:9200482人原发性肺癌癌基因表达研究/赵建升…//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1.18(6).-472~474以myc家族基因(c-myc、L-myc及N-myc)、Ki-ras基因及C-fos基因为探针,用RNA斑点杂交法观察了24例人原发性肺癌癌基因的转录表达特点.结果:癌基因表达增强的有C-myc.占病例的75%(18/24);C-fos占65%(11/17);Ki-ras占58%(15/24);

  • 标签: 原发性肺癌 癌基因表达 女性肺癌 小细胞肺癌 斑点杂交 气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