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的CT特征和检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32例细支气管肺泡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炎性反应型占71.88%,弥漫型占18.75%,孤立结节型占12.5%。结论细支气管肺泡属于周围型肺癌中的一种,不同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很大差异,利用CT检测,有助于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细支气管肺泡癌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食管侵犯气管的外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由于气管外科的发展,气管合并切除病例有所增加。适应证应从严掌握,对身体状况良好,气管浸润范同较少,特别在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可以考虑行合并切除治疗。

  • 标签: 食管癌 气管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并总结支气管黏液表皮样(mucoepidermoidcarcinoma,MEC)的CT表现,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2例支气管MEC患者,归纳并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2例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及胸闷,其中2例肿瘤位于气管,3例位于主支气管,6例位于段支气管,1例位于右侧中间支气管。平扫均为等或稍低密度,4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为中度-明显强化,3例强化不均匀。结论:支气管MEC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平扫加增强结合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可显著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黏液表皮样癌 支气管 CT 腺样囊性癌
  • 简介:摘要女性,55岁,主因呼吸不畅5 d入院。入院后CT检查提示甲状腺肿瘤,肿瘤与气管分界不清,穿刺活检提示甲状腺癌,初步诊断为侵袭性甲状腺癌。全麻术中见:右甲状腺及峡部肿物大小约3 cm×2 cm,实性,质硬,包膜不完整,侵犯2~5气管环间的右侧壁,肿物后壁至气管膜部,右侧喉返神经及下甲状旁腺受侵。术后病理结果为甲状腺乳头状合并气管鳞状细胞。术后行放化疗以及靶向治疗。随访疗效评价为病情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食管术后食管气管瘘,应用气管导管代替气管切开套管行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即机械通气期间的护理,确保气管导管在位,维持患者氧合,同时加强在长期使用机械通气时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重视营养护理。经过精心护理,患者顺利撤除机械通气,度过危重期,转肿瘤科外科行进一步治疗。

  • 标签: 食管气管瘘 机械通气 基础护理
  • 简介:一些经X线影像和细胞学检查诊断的弥漫型肺泡癌病例的常见影像表现为双肺广泛大小不一、密度较高、边界清楚的结节状影,肺泡癌病理组织学诊断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  摘要 报道我所1983~1995年经肺部手术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87例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支气管肺泡
  • 简介:目的:为了提高细支气管-肺泡早期诊断水平,达到及时治疗的目的。方法:通过对已病理确诊的的肺泡24例进行分析。结果:首次就诊仅8例确诊,误诊率达66.7%(16/24)。结论;要注意鉴别诊断,对不能及时确诊的病例应多做有关检查以减少误诊。

  • 标签: 诊断 粟粒性结核 肺炎 细支气管-肺泡癌
  • 简介:目的10例支气管的外科治疗结果并复习文献,探讨支气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组病人施行肺叶切除术8例。胸膜剥脱+左下叶切除术1例,左全肺切除术1例。结果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4-12年.3年生存率为100%(10/10),5年生存率为88.9%(8/9),10年生存率为60%(3/5)。结论气管为低度恶性肿瘤,很少发生转移,术后生存率高,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并尽可能多的保留正常肺组织。

  • 标签: 支气管类癌 外科治疗 纤维支气管镜 影像学诊断 临床症状
  • 简介:目的分析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的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通过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详细分析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的病理特点、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胸部CT、纤支镜是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的主要诊断方法,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结论支气管黏液表皮样发病率低,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支气管黏液表皮样临床较为罕见,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临床确诊依赖于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此病的诊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手术是首选治疗手段。本文报道儿童支气管粘液表皮样一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于常规治疗不见好转的肺炎或反复发作的肺炎的患儿,均应进一步检查以除外该病。

  • 标签: 儿童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 纤维支气管镜 手术
  • 简介:细支气管肺泡(bronchioloalveolarcarcioma,BAC)是指生长在远端细支气管和肺泡的原发性肺癌,是肺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依据影像学表现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两类。本文对20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局限型BAC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深对本病CT表现的认识,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 标签: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支架在食管致食管气管瘘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诊治的26例食管致食管气管瘘并发肺部感染且未置入食管支架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患者在置入鼻空肠管的基础上,在电子气管镜实时引导下行气管支架置入治疗,纳入气管支架联合鼻空肠管组;10例患者放弃行气管支架置入,仅置入鼻空肠管,纳入单纯鼻空肠管组;观察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症状、炎症指标及影像学变化。结果气管支架联合鼻空肠管组16例食管致食管气管瘘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成功置入金属覆膜支架6枚,直筒型硅酮支架4枚,Y型硅酮支架6枚。支架置入后患者的Karnofsky(KPS)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支架置入前(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T评分较支架置入前明显下降(P值均<0.05)。单纯鼻空肠管组10例患者术后KP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T评分较置入前明显下降(P值均<0.05)。气管支架联合鼻空肠管组患者和单纯鼻空肠管组患者术前KPS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2组KPS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3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单纯鼻空肠管组患者比较,气管支架联合鼻空肠管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T评分更低,咳嗽改善所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更短(P值均<0.05)。结论气管支架联合鼻空肠管治疗食管致食管气管瘘并发肺部感染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食管肿瘤 气管食管瘘 气管支架 肺部感染 疗效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44岁.1995年6月30日因食管中段在我院行气管插管和静脉全身复合麻醉下经右胸腹切除全段食管、胃经食管床提至左颈部行食管胃吻合术.术中见主动脉弓下有一方长约4cm大小肿块,周围无粘连、淋巴结不肿大.术后标本经病理学检验为食管中段低分化鳞癌,且侵及食管浅肌层,而上、下切端及区域淋巴结均为阴性.术后恢复良好,间断接受放疗和化疗.2001年6月份起患者出现胸痛,后又发生进食呛咳和发热、咯脓痰等.胃造影示:胃左前壁与左支气管相通,瘘口直径0.8cm.电子胃镜检查:距门齿约25cm处看到一窦道,活检组织为纤维素物,未见癌细胞.诊断为食管术后胸腔胃支气管瘘.保守治疗后无效,于2001年9月5日在X线透视下介入置MTN形状记忆钛镍合金医用气管支架于支气管瘘口处,后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 标签: 带膜 应用带 支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