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5 个结果
  • 简介:<正>一般地说,语体是适应于不同语境类型而形成的语言使用的功能变体。但是对于人们的语体得过是怎样的,我们却论述不多.探讨语体的得过,对语体实质的把握,语体研究的方法,语体教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语体的辨认,语体的模仿,语体能力的形成三方面探讨语体的得过,兼谈由这个过程获得的一些启示.

  • 标签: 口语体 习得过程 语境类型 语言特征 试析 语体特征
  • 简介:文章通过个案的口头历时语料对两类情态的纵向阶段性得过进行了考察,并结合学习者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普遍认知因素对情态偏误进行了偏误分析,体现了5种偏误类型(误代、误加、遗漏、错序、杂糅)在纵向上的数量变化,展示了学习者在情态结构和情态表义方面的历时动态发展。

  • 标签: 情态 习得过程 历时个案 偏误分析
  • 简介:通过对三类语料的定性定量分析发现:东南亚学生对于"着"所附着的动词具有[-终结]特征、"V+结果补语/数量宾语"和"着"相冲突有清醒的认知。其各类"着"结构的得存在由静态义向动态义、意义基本句向意义非基本句、结构简单句到结构复杂句的发展趋向。"着"前动词和形容词种类、"V着"所在句的复杂度,从初级到中、高级阶段的进展不明显。准确率在三个阶段呈U状变化,自动生成语料因回避策略"着"的准确度高,在强制性语境中使用"着"的准确率较低。"着"的得主要受句子结构及意义的复杂度、形式的明晰度等语言的标记性及目的语使用频率的影响。

  • 标签: “着” 使用条件 习得过程 影响因素
  • 简介:通过考察100万字的中介语语料库中“N+V+得+A”句,发现韩国、印尼、越南、日本四国学习者得这一句式均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初级二阶段是萌芽期,这一时期该句式的功能较单一;中级一阶段是繁盛期,表达功能开始多样化,但该阶段也是学习者偏误率较高的时期;中级二到高级二阶段是高原期。四国学习者在得“N+V+得+A”句时的表现各有不同,但差异并不明显。了解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各个时期的特点,可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也为对外汉语教材和大纲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习得 萌芽期 繁盛期 高原期
  • 简介:基于纵向追踪获得的自然得语料,本文考察了普通话儿童输出的动词重叠形式及其外部输入的情况,揭示了儿童早期得动词重叠形式的发展进程与得机制。研究发现,儿童早期动词得是基于规则的;同时,外部输入能为早期动词得提供动词重叠方式等句法特征。

  • 标签: 儿童早期习得 动词重叠形式 基于规则的习得
  • 简介:摘要在第二语言得中,文化因素无处不在,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文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第二语言得。而文化从“语言系统组成要素”上升到“第二语言学习的目标之一”,这是文化在语言教学界地位的一次重大改变,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文化在第二语言得中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第二语言得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以及文化对第二语言得的影响。

  • 标签: 第二语言习得 文化 文化因素 文化习得
  • 简介:内容简介:学会标准的普通话口语是广大汉语二语得者的首要学习目标,也是其最大的学习困难。其中汉语辅音和声调又是其难中之难。本书以该两个难点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设计标准化的实验,借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将感知实验与发音实验相结合,将横向得实验与纵向得实验相结合,重点总结了汉语二语得者得汉语口语语音的偏误规律,

  • 标签: 文化传播 汉语 教育 文化交流
  • 简介:本研究探讨词汇出现频率对阅读与听力过程中词汇附带得的影响。参与者为以英语为外语学习的中国学生。本次实验涉及3个词汇出现频率,共15个新词,参与学生为60人。为了检验学生对新词的形式与含义的掌握程度,一共设计了四个测试,分别为词形回想、词形辨别、含义回想、含义辨别。实验结束后共进行两次测试。第一次于实验后,主要用于测试词汇掌握程度。第二次为实验结束两周后,主要用于测试词汇的短期记忆能力。实验结果显示:阅读与听力这两种模式均能促进新词的掌握,但是阅读更具优越性。词汇出现频率对两种模式的词汇附带得都具有极大影响。由于结果只显示了部分词汇的得,意味着如要发挥这两种模式的作用,不仅要考虑词汇出现频率,同时仍需考虑学生对词汇的处理能力。本研究最后对词汇的教与学提出了新见解。

  • 标签: 附带词汇习得 词汇出现频率 阅读 听力
  • 简介:成年人适合和倾向于学习语法的原因是由于他们与儿童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明显差异,更是由于截然不同的学习需求、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所造成的;语法在语言学习环节中的不可取代性和不可缺失性也是成年人学习外语的一种自然和必然的选择。

  • 标签: 语法学习 成年人 适合性 内在倾向性 不可缺失性 目的性
  • 简介:为弄清“大大”中“大大”的确切含义,通过对全国42个方言点的称谓词的考查,找出“大大”一系列词在各地的词形7种,分布于哈尔滨、乌鲁木齐、忻州等北方和东南沿海的13个方言点,指称对象有父亲、伯父、伯母、叔父、姑母等5个。进一步分析“大大”的指称对象,认为方言中的“大大”一词多指伯父。因此“大大”之“大大”是对比自己父母大的男性长辈的尊称,相当于“伯父”,并且带有对长辈的喜爱之情。

  • 标签: 大大 称谓 词义
  • 简介:隐喻理论应用到外语教学中是隐喻研究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外语教学的需要。本文通过封隐喻的定义、功能等方面的阐述,来讨论怎样提高和培养外语学习者的隐喻意识,从而促进外语词汇教学。

  • 标签: 词汇隐喻 功能 能力培养 外语教学
  • 简介:就近五年来发表在国内主要期刊上的10项关于词汇附带得的实证研究展开评述,重点讨论了概念的使用、干扰变量的控制、以及影响实验效度的因素等问题,其中影响实验效度的因素又涉及受试的选择、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实施者等要素。最后指出,实证研究之所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皆源于二语得的复杂性,使研究者很难排除所有的混杂因素。

  • 标签: 第二语言习得 词汇附带习得 实证研究
  • 简介:本研究基于大约1岁到2岁半的4名北京儿童、共计195次访问记录的语料,讨论了儿童对焦点副词(“又、也、还、只、才、就”)的得。研究表明,焦点的词汇与句法标记发展不同步,副词是儿童早期标记焦点的最重要手段;添加性副词的得情况要比限制性的好;部分焦点副词的辖域解读表现出主语或谓语倾向性;儿童对焦点副词的连用、焦点副词与其它逻辑词连用时在线性次序上的限制条件已表现出敏感;不同的儿童存在个体差异,但共性更为显著;成人用于标记焦点的副词并未都出现,表明焦点知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标签: 儿童早期语言习得 焦点 副词
  • 简介:周国光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该书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儿童语言得研究。这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研究成果的汇集,包括汉语句法结构得研究、儿童句式发展研究、汉语语法范畴得研究等。该书对汉族儿童句法得的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描述,并初步建立起汉族儿童句法得的理论体系,

  • 标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儿童语言习得 句法习得 汉族 研究成果 句法结构
  • 简介:构式是形与义功能的配对。一个构式就是一个完整的认知图式,即一个完型。人类认知中的递归性产生于长时记忆中的构式累积与组合。语言学习必须是一个一个构式的得,是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的有机结合。构式语法理论及构式的研究成果无疑会给语言教学带来有益的启示。

  • 标签: 构式语法 构式 语言习得 启示
  • 简介:本文首先介绍语言学习认知观,然后主要介绍二语词汇得的认知过程、认知加工层次理论以及二语词汇有意学习和附带得。提出词汇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认知加工精细的深度和程度,这些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任务需求和词汇练习得以实现。

  • 标签: 二语词汇 认知过程 认知加工
  • 简介:本文报告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得主题句的一项实证研究。根据课堂讲解理论和注意理论,在初步实验中,我们对三组受试实行了不同的教学操作,实验结果表明,主题句得和教授方法关系不大,而是取决于学生的运用意识。为了证实主题句得和运用意识的关系,在进一步实验中,我们布置受试写两篇作文,一篇没有要求运用主题句,另一篇明确要求使用主题句,结果发现主题句得和运用意识密切相关,明确的任务要求可以增强学生的运用意识。

  • 标签: 主题句 SENTENCE 中国英语学习者 教授方法 WRITING 初步实验
  • 简介:英语心理形容词的构词主要有三种途径:零形态的自主词汇、派生词汇和曲折变化词汇。它们反映了形态能产力的梯级性。鉴于形态对词汇得的可能影响,本文选择具有相同频率的英语心理形容词作为测试对象,设计词汇产出测试和词汇接受能力测试,以考察形态对词汇得的影响。调查发现,曲折变化词汇的产出能力与零形态词汇和派生词汇的产出能力有显著差异,但在词汇接受能力测试上三组词汇无显著差异。自主词汇、派生词汇和曲折变化词汇的产出和接受能力之间的t检验发现,只有曲折变化词汇的产出和接受能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测试结果表明,相比较自主词汇和派生词汇,曲折变化词汇更难得。由于目标词汇来源同一频率且具有同等的语义特点,可以推断,曲折变化词汇的得困难来源于形态特征,它们没有因频率等因素获得联想记忆的优先控制,而规则记忆对它们的处理还未达到自动化程度。

  • 标签: 形态 词汇习得 词汇/语法的陈述/程序模式
  • 简介:二语得研究中关于“得”和“学得“之说众说纷纭,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两者在二语学习中所扮的角色。从原理参数理论得以启示,本文提出两假设:1.原理语法(无标记)被得,参数语法(有标记)被学得;2.学习语法结构所涉及的意识与结构的标记程度成正比。

  • 标签: 语言标记 联系 语言学习系统 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