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床旁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COPD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OPD呼吸衰竭患者经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均获成功,效果满意。结论:纤支镜经鼻引导气管插管抢救COPD呼吸衰竭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鼻气管插管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为研究国产盐酸艾司洛尔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预防作用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艾司洛尔1mg/kg,B组艾司洛尔2mg/kg,C组静注生理盐水10ml作对照。病人入室吸氧去氮5min,然后按分组要求均以30~40s注速艾可洛尔或生理盐水,随后静注硫喷妥钠5mg/kg,琥珀胆碱15mg/kg,60~90s后在明视下气管插管(20S完成插管)。观察给药前后,插管后1、2、3、5、10minHR、BP变化。

  • 标签: 艾司洛尔 预防 气管插管 应激反应 安全性 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VS气管插管气管软化的CT征象,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对638例PVS患者气管插管后的颈、胸部CT图像进行分析,对确诊或怀疑为气管软化的患者进行全科读片,对最后确诊为气管软化的患者进一步分析其CT表现。结果共确诊气管软化患者58例,CT上气管多呈“刀鞘”状,前后径大于左右径50%,部分管腔狭窄,局部可见气管塌陷,两肺内见炎性改变、肺不张。结论CT能清晰显示PVS患者软化气管的形态、程度,为临床及早、合理的处理提供影像学依据,提高PVS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气管软化 PVS 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鼻窦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粘膜和结佝,达到生理功能的恢复。方法对125例鼻息肉、鼻窦炎患者在鼻内窥镜下摘除息肉,切除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口。结果随访一年以上术后无复发者116例,治愈率92%。主要并发症为鼻腔外侧壁与中鼻甲粘连。筛窦腔粘连封闭。中鼻甲与鼻中隔或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强调术后定期随访换药的重要性。

  • 标签: 鼻内窥镜 鼻窦手术 鼻中隔 下鼻甲
  • 简介:目的:探讨正颌外科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术后带气管插管回病房患者的临场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能安全度过带管期,均未出现生命危险。结论:对正颌外科手术患者的积极治疗和护理可以使术后带气管插管患者平稳度过带管期,为术后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正颌外科 气管插管 持续湿化气道 意外拔管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64岁,体重62kg,身高157cm,全牙齿脱落,因左股骨颈骨折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骨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因患者不能耐受搬动所致的疼痛和麻醉体位,主动要求将硬膜外麻醉改行全麻。术前常规检查均正常,入手术室后监护仪测血压124/80mmHg,心率90次/min,呼吸16次/min,血氧饱和度98%。在推车上开始诱导,给力月西3rag,芬太尼0.2mg,

  • 标签: 全牙齿脱落 气管插管过深 单肺通气 术中缺氧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预防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气管插管并发感染的疗效。方法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200-400mg/kg,5%葡萄糖溶液稀释2-4倍,每日一次,速3-5天。结果应用此方法降低了气管插管合并感染的机会,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静脉注射入免疫球蛋白预防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气管插管并发感染疗效显著。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预防措施 气管插管 肺透明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急诊困难气管插管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急诊困难气管插管患者86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插管方式分为研究组(采用纤维支气管气管插管)和对照组(常规经口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气管切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8.08%vs.58.82%,1.92%vs.35.29%,P<0.05。研究组患者喉头水肿、气管痉挛、误入食管、声带损伤、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急诊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患者插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急诊 困难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效果。方法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寻找非计划把关中潜在的失效模式,从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被发现的可能性、失效的严重性等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计算优先风险指数;风险优先排列,优化流程,进行前瞻性干预,比较实施前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3,P=0.030)。结论应用FMEA能有效地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气管插管 非计划拔管 风险管理
  • 简介:意外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病人自行将气管插管拔出或气管插管不慎脱落(其中包括医疗护理操作失当)。这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我院ICU自2006年-2008年共发生意外拔管8例(术后麻醉恢复患儿6例,呼吸衰竭患儿2例),均为经口气管插管。现将气管插管患儿意外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探讨如下: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意外拔管 护理对策 患儿 原因分 医疗护理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在术后的处理以及应用疗效的观察。方法:将医院在2021年-2022年间收治的100例鼻窦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都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接受治疗,对接受治疗的患者采取细致的术后处理,其中包含了术后用药,以及换药处理、并发症等,观察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患者在接受术后治疗的一年内,治愈患者为81例,治愈率为81.00%,好转患者为8例,比例达到8.00%,11位患者在治疗之后无效,比例为11.00%。结论:患者在接受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之后,大部分的临床症状都已经改善,并且达到了临床治愈的目的,增加术后处理与疗效的观察,可以减少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避免产生更多不适感。

  • 标签: 内窥镜 鼻窦 术后处理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院前急救领域当中喉罩置管与可视喉镜下插管的临床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展开院前急救的危重症患者共60人,按照患者气道开放与管理的急救技术手段差别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人,其中观察组采用喉罩置管技术进行救护,对照组采用可视喉镜下插管技术进行救护,针对两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率以及气道建立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喉罩置管技术进行救护的观察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率以及气道建立时间等指标层面显著优于采用可视喉镜下插管技术进行救护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针对呼吸道梗阻或存在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现象的危重症患者开展院前急救工作的过程当中运用喉罩置管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气道建立过程对患者感官层面产生的刺激,有效加快院前急救效率,在临床急救当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院前急救 喉罩置管 可视喉镜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方便、可靠的潜在困难气管插管处理方法。方法:选择ASAⅠ~Ⅱ级,Mallampntis实验评估Ⅲ~Ⅳ级,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潜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共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左侧磨牙入路,对照组采取正中入路。2组均以瑞芬太尼、丙泊酚、琥珀胆碱快速静脉诱导,随后观察喉镜经左侧磨牙入路显露声门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正中入路显露声门气管插管。记录2种路径置入时声门显露程度、改用纤维支气管插管病例数、插管难易程度。结果:声门显露程度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ID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改用纤维支气管插管比例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潜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使用静脉快速诱导麻醉后,喉镜经左侧磨牙入路有利于声门的暴露,能提供较好的气管插管条件,提高插管成功率,简单、方便、可靠,可作为潜在困难气管插管的一种新选择。

  • 标签: 喉镜 磨牙 正中 气管插管 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急诊内科危重病人的气管插管时机和方法进行研究,从而获取更科学的插管时机与策略,指导临床气管插管。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急诊内科出现的心搏骤停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接受早期气管插管,B组接受及时气管插管,比较不同气管插管方式对于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结果:A组和B组的插管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插管完成时间显著高于B组,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急诊内科,心脏骤停,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患者院前急救转运中气道安全管理体会。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5月的医院接受的进行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2例)和对照组(n=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气道安全管理,干预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医院以及家属的满意度以及安全管理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医院与家属的各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气管插管治疗 院前急救转运 气道安全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