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ehronicsuppurativeotitismedia,CSOM)患者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五官科收治的121例CSOM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例外耳道分泌物进行采集,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共培养得到病原菌107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57株(53.27%),革兰氏阴性菌44株(41.21%),真菌6株(5.6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及红霉素的耐药性〉80%,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50%;铜绿假单胞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性〉90%,以上常见致病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敏感性较高。结论CSOM患者分泌物的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治疗上需根据具体的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性 抗炎治疗
  • 简介:前几期听力学小词典陆续介绍了听力学发展的一些新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比如互动助听器技术.专业听力检测设备.NOAH音响设备调试指导等.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大家关心的是为什么听力学越来越关注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甚至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当代听力学的发展似乎离单纯的实验室更远,而离现实世界更近:听力学家使用的测试手段更像是在模拟现实环境中所遇到的困难,

  • 标签: 听力学 生态 检测设备 助听器 环境 实验室
  • 简介:目的了解耳蜗植入患者蜗内各电极听神经兴奋区域的分布特点,进而找寻无创性检测残余听神经功能的客观手段.方法对20例植入了NucleusCI24的患者进行神经反应遥测(NRT).其扣减算法的设计利用了神经反应的不应期特性.若将先后两个脉冲(掩蔽脉冲与探测脉冲)施加在不同的电极上,则可测得各电极电听觉兴奋性的空间分布函数.结果1患者电听觉兴奋性的区域,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变宽;2各序号电极的兴奋空间相互交叠,并表现出Ⅰ、Ⅱ两种类型:Ⅰ型为钟型、Ⅱ型为不对称钟型(高频侧兴奋性弱);3患者第5、10、15号电极的兴奋空间的总体特征,可分为A、B、C三类,并与耳聋病程长短表现出相关性.结论电极的兴奋区域函数与耳蜗电反应的调谐曲线十分相近,表现为相互重叠的"滤波器组".A、B、C三类空间分布特征,与病程长短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神经兴奋性区域的空间分布可能作为推测听神经残存率的依据.

  • 标签: 耳蜗植入 神经兴奋性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听障儿童会话流畅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法对20名听障儿童会话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会话流畅与流畅问卷得分存在显著相关。听障儿童平均说话次数、平均会话轮替长度(Meanlengthofturn,MLT)及MLT比率分别为7.8、8.3、.42。会话流畅与年龄、年级、性别、裸耳听阈及助听听阈没有显著相关。结论预测分析显示,会话流畅问卷能够预测MLT及MLT比率,因此在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应强调会话策略的教学,以期提升会话流畅

  • 标签: 听障儿童 会话流畅度 MLT比率 Mean LENGTH of
  • 简介:目的检测不同年龄大鼠下丘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acid,AMPA)受体亚型GluR2/3(Glutmaterecptor2/3)的分布及其与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1,4,9,15周龄SD大鼠ABR反应阈;FITC标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luR2/3亚型在不同周龄SD大鼠下丘中的分布。结果1周龄SD大鼠检测不到明显的ABR波形.4周龄起能检测到稳定的ABR波形。GluR2/3在不同年龄大鼠下丘神经元中均有表达。1周龄大鼠染色较少,位于胞膜;4周龄时表达强,主要位于胞膜;9周龄时较弱,位于胞膜及胞质;15周龄时可见于胞膜及核周胞质,但胞质较强。4周龄与1、9、15周龄胞膜相比,GluR2/3亚型的表达较强,差异有显著性;1周与9周、15周龄胞膜之间.GluR2/3的表达较弱,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出生后GluR2/3在下丘的含量及分布部位均随年龄变化而变化.这种改变可能与下丘的发育相关。

  • 标签: 谷氨酸受体 听性脑干反应 下丘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鼓室内脓液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取得细菌分离率的排序,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及耐药率。结果317耳中培养有微生物生长301耳,其中细菌293耳,真菌8耳;无细菌生长16耳。细菌检出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9耳(占28.1%),金黄色葡萄球菌83耳(占26.2%),铜绿假单胞菌46耳(占14.5%),奇异变形杆菌24耳(占7.6%);敏感药物因菌种而异。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耳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考察对听障儿童进行语音清晰评估时,在减少测试人员的情况下。能否得到可信的清晰结果。方法选择新乡市聋儿语训中心30名3.5~7岁的听障儿童,用《听力障碍儿童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中的三级人员清晰测试法对他们进行语音清晰测试,计算出标准清晰测试值;将第三级测试人员的测试结果去掉,计算出“去3清晰测试值”;将第二级测试人员的测试结果去掉,计算出“去2清晰测试值”。采用SPSS16.0将“去3清晰测试值”“去2清晰测试值”分别与标准清晰测试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去3清晰测试值”“去2清晰测试值”与标准清晰测试值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语音清晰测试应严格按照标准测试方法进行,去掉任何一级人员的测试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 标签: 听障儿童 语音清晰度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针灸科患者的满意调查,了解针灸科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状况,找出医疗服务存在的薄弱环节,为改进服务措施,提高综合医疗服务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预先设计好满意调查表,对70位针灸科患者采用无记名现场问卷,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了各项患者接触的服务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对硬件设施、医疗行业、等候时间方面的问题给出否定的答案比例高,其中最多的是关于针灸科的治疗环境、院区指示标志、针灸科的医疗设备、医院停车便利性等方面的问题,而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诊疗技能却给予很高评价。结论医院不但要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而且也要提高治疗环境和医疗设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院的综合满意,使医院工作上台阶。

  • 标签: 医疗服务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耳蜗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的分布情况及在噪声刺激后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CSE在正常成年SD大鼠耳蜗内的分布及定位。32只SD大鼠被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1天组、1周组、3周组,后3组分别暴露于110dBSPL宽带白噪声中。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接受强噪声刺激前后CSE在耳蜗内的表达变化。结果CSE主要表达在大鼠耳蜗的血管纹,螺旋突,以及耳蜗微小血管处;在耳蜗内外毛细胞、各类支持细胞、盖膜及蜗神经节处未见明显表达。随着噪声刺激时间的延长,CSE在mRNA水平的表达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结论CSE在耳蜗内的分布及其在噪声刺激后的表达变化,提示其在改善耳蜗血循环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胱硫醚-Γ-裂解酶 大鼠 耳蜗 噪声暴露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菌群分布及药敏结果。寻找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方法对252例0-12岁(252耳)经临床诊断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的耳道分泌物及鼓膜穿孔前期经鼓膜刺激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对培养阳性菌株的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统计。结果252份分泌物共分离出病原菌260株,总阳性率为95.9%,8例检出2种菌株。其中G^+球菌188株(占72.3%);G杆菌19株(占23.5%);真菌11株(占4.2%)。结论:G^+球菌是本地区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对青霉素及红霉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提示,临床用药不能仅凭经验,而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用药,以获得理想疗效,狨少转化为慢性病程的可能。

  • 标签: 儿童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培养 药敏
  • 简介:目的观察豚鼠耳蜗局部心钠素(atralnatruretcpeptde,ANP)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免疫组化反应产物的分布,为研究ANP和NOS在豚鼠耳蜗局部血流、淋巴以及神经调节中的相互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法检测ANP和NOS在正常豚鼠耳蜗的分布特征。结果在耳蜗各转螺旋动脉和血管纹.螺旋缘、螺旋韧带和Corti器显示双阳性染色,螺旋神经节细胞及囊斑神经上皮细胞膜及轴突NOS阳性染色,胞质ANP阳性染色;盖膜、前庭膜阴性染色。结论ANP和NOS在内耳血流调节,内、外淋巴平衡调节以及神经信号传递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机制,其分布特点与功能密切相关。

  • 标签: 心钠素 一氧化氮合酶 耳蜗 豚鼠 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
  • 简介:助听器是大部分听障者康复的主要手段,客观测试如插入增益助听与未助听的言语识别测试等是检测配戴助听器患者受益程度的重要依据.但只有患者本人可以判定助听器在日常生活中给他带来的真实帮助有多大,因此助听器的主观效果测定正在得到重视。Tonning对助听器使用者的研究表明,助听的言语识别得分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预测助听器在日常生活的聆听环境中对患者的帮助程度,同时该研究的另一结论强调了自我评估问卷的重要性,指出要关注患者在日常聆听环境中对助听器的真实感受。

  • 标签: 助听器 临床应用 生活 满意度 言语识别 聆听环境
  • 简介: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前后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在大鼠螺旋神经节不同区域表达分布的差异与噪声性聋高频听力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白噪声115dB2h3d造模,不处理者为对照组.ABR测听分析噪声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噪声暴露前后Mn-SOD在螺旋神经节不同区域的表达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Mn-SOD在螺旋神经节不同区域的活性及变化趋势.结果①ABR:大鼠噪声暴露后与暴露前相比,4、8、16、20、32kHzABR阈值均明显上移,以高频听阈变化更为显著;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正常情况下,顶部螺旋神经节的Mn-SOD的阳性表达较底部明显;噪声暴露后,Mn-SOD在螺旋神经节的表达较对照组相应部位均显著增高;且顶部较底部的表达增强更为显著;③Mn-SOD活性测定:在正常情况下,顶部螺旋神经节的Mn-SOD活性与底部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噪声暴露后,Mn-SOD活性较对照组相应部位均有下降,且底部较顶部更为显著.结论Mn-SOD在螺旋神经节顶、底部区域的表达分布差异,可能是噪声性聋高频听力易损性的分子机制之一.

  • 标签: 噪声性聋 螺旋神经节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院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各病区送检的5836份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通过MicroscanWalkaway96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分析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科室分布,通过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观察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吡肟等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运用SPSS15.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检测的5836份标本共分离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204株,分离率为3.50%;我院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科室以重症医学科和呼吸内科居多;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黏液型铜绿假单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高,分别达到了21.1%、19.6%和14.2%,而对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0%、2.9%和7.4%。结论我院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等科室;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而对妥布霉素、头孢他啶较为敏感;因此,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较高的科室应注重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种类及用药疗程、侵袭性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性操作,以降低其感染风险。

  • 标签: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分析蒿属花粉分布及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我院工作人员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我市城区进行选点,对蒿属花粉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对180例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发病季节进行了调查,对其均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对其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我市城区蒿属花粉飘散高峰期为8-10月份;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季节与蒿属花粉播散的高峰期时间相吻合;患者气道反应性与血清ECP水平的变化一致,并且还与蒿属花粉浓度存在密切的相对应关系。结论蒿属花粉是我市城区秋季主要致敏花粉,对蒿属花粉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对防治与蒿属花粉相关过敏性的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 标签: 蒿属花粉 过敏性鼻炎 气道反应性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门诊优质护理的措施。方法将本科室产科门诊患者设为对照组(198人),妇科门诊患者为实验组(17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护理改进后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照组病人满意为95%,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且实验组85%-95%的患者充分认可改进后的妇科门诊护理,病人满意到99%。结论在妇科门诊护理中,加强对患者的心里疏导工作、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护理技术、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提高就诊效率、做好必要的健康宣传教育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优化妇科门诊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妇科门诊 优质护理服务 病人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人工耳耳蜗患者家属满意的影响。方法在我科127例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的家属中各选取1名家属纳入对照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例和观察组例。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在整个住院期间经过护理人员健康教育之后家属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情况。重点研究护理干预对患者家属的满意。主要包括术前家属心理护理、注意事项,术后需患者卧位护理、病情观察,及出院后做好耳蜗仪的调试和保养。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能很好的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护理干预 人工耳蜗植入术 家属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对ICU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之间在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ICU危重患者130例,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而基础组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基础护理,后比较两组ICU危重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基础组中ICU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84.0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ICU危重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其基础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情况。

  • 标签: 基础护理 ICU 危重患者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满意评价指标体系,为卫生管理者开展满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患者满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筛选。结果经过开展两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患者满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专家咨询法是构建指标体系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

  • 标签: 住院患者 满意度 评价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外科护理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排便时间等参照上均远远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在环境、服务等方面的满意也均远远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科护理针对性强,不仅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显著成效,而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对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影响,具有大力提倡的价值。

  • 标签: 外科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 术后恢复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