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葛丽丽,刘立铭*
  • 学科: 医药卫生 > 儿科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盐城临床医学院·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盐城 224000
  • 简介:目的:分析混合式教学在儿科教学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3月~2023年4月为限,对我院儿科接收52名实习医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26)采用单一教学方式,实验组(n=26)采用混合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对比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综合能力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项考核成绩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式教学法在儿科教学应用,大大提升了规培生综合素养,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混合式教学法;儿科教学;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
  • 简介:目的:分析微课+翻转课堂模式在驻点班医师儿科临床教学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为教学时间,共计68例驻点班医师参与研究,做双盲分组,由此得到对照组(常规教学、n=34)及观察组(微课+翻转课堂、n==34),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及医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操评分、理论成绩与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习兴趣、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风格、教学氛围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驻点班医师儿科临床教学采取微课+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及医师满意度。

  • 标签: 微课+翻转课堂;驻点班医师;儿科临床教学;教学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睾丸扭转病例临床资料,探讨Arda评分方法在睾丸扭转诊治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作者收治34例拟诊睾丸扭转病例,共34枚睾丸,左侧29例,右侧5例。年龄2天至14岁。起病时间2小时至4天。根据Arda三级评分系统,按活检切口有无出血及出血出现时间分为三级。Ⅰ级:出血明显而迅速;Ⅱ级:10min内有出血;Ⅲ级:10min内无出血。对评分低者予保留睾丸,评分高者与家属沟通后决定是否切除坏死睾丸。对于睾丸扭转者常规行对侧睾丸固定手术。术后随访1~5个月。随访方法为超声检查。结果34例均接受急诊手术探查,术证实33例睾丸扭转,1例睾丸附件扭转。扭转270°~720°。Arda评分Ⅲ级19例,其中行睾丸切除者14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睾丸均梗死,5例家属要求保留睾丸未予切除。Arda评分Ⅱ级11例,均予保留睾丸。Arda评分Ⅰ级3例,均保留睾丸。1例睾丸附件扭转予睾丸附件切除。术后23例获得随访,其中切除睾丸组10例,保留睾丸组13例。保留睾丸组术后随访睾丸萎缩者10例,睾丸正常者3例。结论睾丸扭转病情急,睾丸坏死率高,临床工作需及时处置。Arda评分对于预测睾丸预后有指导意义。评分达到3分者睾丸预后不佳,无保留价值。

  • 标签: 睾丸扭转 诊断 外科手术 儿童
  • 简介:目的评价HC可视喉镜在儿童会厌囊肿手术气管插管临床价值与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行会厌囊肿手术儿童,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HC可视喉镜组(S组)和直接喉镜组(D组),每组30例,由同一名麻醉医师完成插管。记录两组气管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和一次成功率,插管前、插管时和插管后2min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喉镜下Cormark—Lehane评级。术毕检查口腔内有无损伤、出血或水肿。结果与D组相比,S组Cormark-Lehane分级Ⅰ和Ⅱ级例数显著增多(P〈0.05),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插管前和插管后2mm,患儿HR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D组HR和MAP明显高于S组(P〈0.05)。结论在儿童会厌囊肿手术,HC可视喉镜插管成功率高,插管反应轻,插管时间缩短,安全性好。

  • 标签: 喉镜 会厌 囊肿 麻醉 儿童
  • 简介:胆道闭锁是一种肝内外胆管纤维化闭锁性疾病,是婴幼儿肝硬化及肝移植最常见病因。患者由于胆汁引流不畅及肝功能不全等原因,常出现摄入减少、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代谢异常等而出现营养不良。加上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肝硬化,约80%~100%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

  • 标签: 肝硬化患者 营养不良 胆道闭锁 筛查工具 应用 风险
  • 简介:目的探讨单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出血患儿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临床怀疑小肠出血患儿共70例,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4~13岁;均在全麻下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中经口途径检查26例,经肛门途径检查32例,同时经口和肛门检查12例。结果70例患儿检查出小肠病变58例,检查阳性率83%,其中非特异性炎症24例,过敏性紫癜12例,克隆病8例,美克尔憩室8例,Peutz-Jeghers综合征6例。结论单气囊小肠镜检查是诊断小肠出血患儿一项较为安全、有效检查手段。

  • 标签: 小肠 出血 单气囊小肠镜 诊断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应用于新生儿麻醉差异,评价瑞芬太尼应用于新生儿麻醉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新生儿手术40例,行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R)组及芬太尼(F)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及术中最高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满意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观察术及术后有无麻醉并发症出现.结果①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血压心率无显著差异,术血压心率平稳.②R组患儿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满意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F组.③R组及F组在麻醉诱导期分别有1例及5例出现肌肉僵直.结论与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相比,瑞芬太尼应用于新生儿麻醉在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反应上无明显差别,但苏醒质量更优,并发症少.

  • 标签: 芬太尼/治疗作用 麻醉 婴儿 新生儿
  • 简介:目的介绍经脐入路开腹术这一微创、美观、经济手术方法,并与传统开腹术和腹腔镜手术进行比较.方法沿肚脐右侧环形皱襞作半环形切口,最大不超过270°,经腹直肌或中线剪开腹膜,在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可吸收线皮内缝合脐部切口;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22例患儿共行23项手术;手术时间40~170rmin,无1例需扩大皮肤切口或转为传统开腹术.结果除1例新生儿小肠闭锁出现吻合口瘘外,无其他并发症;术后5~7d痊愈出院,随访3月~2年,切口愈合后美观,无脐疝发生.结论经脐入路安全、简便、美观、微创,适用于多种腹部疾病.今后在扩大手术范围和手术年龄方面仍有前景.

  • 标签: 经脐入路 小儿 腹部外科 手术方法 腹腔镜 开腹术
  • 简介:目的评价骨盆固定术在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患儿手术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神经性脊柱侧凸患儿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3组,第1组:骨盆倾斜度>15°,行骨盆固定术;第2组:骨盆倾斜度>15°,未行骨盆固定术;第3组:骨盆倾斜度<15°、未行骨盆固定术.采用脊柱后路松解加骨盆固定手术,骨盆固定术采用髂骨钉固定.结果3组患儿术后Cobb's角及末次随访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Cobb's角矫正丢失度没有明显差异.3组术后骨盆倾斜度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在末次随访时比较,第2组与其他两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骨盆倾斜度<15°患儿不需加行骨盆固定术也能保持良好脊柱矫形与骨盆平衡,骨盆倾斜度>15°患儿需加行骨盆固定术才能获得良好脊柱矫形与骨盆平衡.

  • 标签: 骨盆 神经肌肉表现 脊柱侧凸/先天性
  • 简介:目的应用SRY基因直接测序检测技术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外生殖器模糊幼儿及青春期儿童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方法采用常规G显带方法分析20例外生殖器模糊患儿染色体核型,用PCR技术扩增其SRY基因,进行基因测序,分析是否存在SRY基因及SRY基因是否存在突变情况。结果20例患儿SRY基因阳性有17例,阴性3例。直接测序结果显示所有SRY基因阳性患者该基因均未发生突变。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4例特殊核型为:46,XY,del(Y)(q12)/45,X、46,XY,add(Y)(p11)、46,XY,r(9)及46,XY,9qh+。结论SRY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儿童性发育疾病分型,具有快速检测优越性,与常规G显带相结合分析有助于儿童性发育疾病初步诊断。

  • 标签: SRY基因 性发育疾病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内张力延长技术对Ⅰ型食管闭锁患儿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本院应用食管内张力延长技术辅助治疗6例Ⅰ型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男3例,女3例,出生后行胃造瘘手术并完善食管造影及支气管镜检查诊断Ⅰ型食管闭锁,检查3月龄以上患儿上、下食管盲端相距仍大于4个椎体间隙,分别于上、下两盲端食管内行张力延长。结果6例患儿分别给予36d、42d、69d、28d、55d、64d食管内张力延长后顺利完成胸腔镜下食管端端吻合,术后吻合口瘘1例,经保守治疗17d愈合,全部患儿治愈出院。随访2个月至1年11个月,吻合口狭窄3例,行1~5次食管扩张。结论食管内张力延长技术在Ⅰ型食管闭锁治疗疗效确切,能避免食管吻合前胸腔内手术操作,达到依靠本身食管完成食管端端吻合目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闭锁 延长 吻合口 治疗应用
  • 简介: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ClubFootCCF)是一种常见足部先天性畸形,表现为患足内翻,前足内收,踝马蹄,胫骨内旋.其发病率约为1∶1000.男孩比女孩多见,单侧多于双侧.部分病例有家族史.本病病因、病理尚不完全清楚.其分类和治疗效果评价也缺乏统一标准.诊断上可不依据影像学检查,但为了判断马蹄内翻程度以及对疗效进行客观评价,影像学检查常常是必要.磁共振(MRI)检查成像清楚,可以显示软骨及软组织结构,对人体无害,并可作三维评价,目前,已逐渐应用于CCF研究[1.2],现综述如下.……

  • 标签: MRI 马蹄内翻足 小儿
  • 简介:目的探讨食道异物钳在大型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30例大型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均在全身麻醉下,用食道异物钳取出。结果30例均获成功。1次钳取异物成功率为534%,2次钳取异物成功率为333%,3~5次钳取异物成功率为133%。无窒息性异物变位所致死亡或气管、支气管壁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食道异物钳可使术者更易取出大型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提高了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 食道异物钳 异物
  • 简介:目的总结双J管在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小切口肾盂成形术应用效果.方法对69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采用1.5~2cm小切口肾盂成形术,术应用双J管作内支架引流,术后4~8周经膀胱镜拔除.结果69例患儿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d,随访3~6个月,肾形态和(或)功能较前改善或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双J管作内支架引流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引流效果好,病人恢复快,护理方便等优点;对于切口微创处理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肾盂 输尿管梗阻 儿童
  • 简介:过敏性紫癜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过敏原检测在过敏性紫癜病因诊断中有重要意义。能诱发过敏性紫癜过敏原主要包括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性过敏原,过敏原检测方法概括为体内实验及体外实验两类。为提高过敏原检测特异性及敏感性,需结合患儿年龄、季节、气候、地域、生活环境等特点,选择适当过敏原种类及方法。

  • 标签: 紫癜 过敏性/预防与控制 过敏原/致病力 紫癜 过敏性/尿 过敏原检测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七氟烷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与维持技术,评估七氟烷在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优势。方法选择40例符合入选标准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均于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七氟烷吸入诱导和维持麻醉,另一组接受传统静脉复合全麻维持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6%~8%七氟烷吸入诱导迅速,呼吸道分泌物少,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苏醒较静脉复合全麻快,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满意。结论七氟烷吸入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快,气道刺激小,心血管抑制反应轻,苏醒迅速,麻醉满意。

  • 标签: 氟烷/药理学 麻醉 吸入 腹腔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床旁颅脑超声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苏州市立医院NICU收治胎龄≤33周早产儿529例为研究对象,全部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部分病例辅以头颅MRI或CT对照。结果529例早产儿,脑损伤者302例(其中B超检出298例,B超未检出4例,后经MRI或CT检出)。其中颅内出血272例,早产儿脑白质损伤60例(其中38例合并不同程度颅内出血),其他颅脑疾病14例。183例患儿经MRI或CT检出脑损伤56例,除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及1例硬膜下出血B超未探及,其余52例报告与B超相符。颅脑B超异常检出率为56.33%(298/529),显著高于头颅MRI及CT异常检出率3060%(56/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出血患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率为13.97%(38/272),显著高于非颅内出血患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率8.56%(22/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脑损伤是动态变化,床旁颅脑超声在早期筛查及动态监测方面具有优越性,可与头颅MRI及CT结合应用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脑损伤 颅脑超声 颅内出血 脑白质损伤 婴儿 早产
  • 简介:目的观察儿科门急诊输液室应用优化输液流程效果。方法湖南省儿童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输液治疗患儿共7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优化输液流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输液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输液效果,具体包括输液等待时间、患儿家属对输液治疗满意程度以及输液过程中发生不良护理事件概率。结果观察组输液平均等待时间为(10.98±3.4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1.04±4.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为97.7%(342/350),显著高于对照组86.9%(3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护理事件概率为5.7%(20/350),显著低于对照组17.7%(62/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输液流程在儿科门急诊输液室应用效果比常规流程更为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输液 儿科 门急诊
  • 简介:目的探讨低压空气灌肠辅助定位在小儿异位阑尾炎诊治应用。方法对58例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等检查符合急性阑尾炎诊断,但右下腹疼痛不明显患儿(可疑阑尾炎)常规应用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低压空气灌肠进行术前辅助定位。结果经过辅助定位发现低位(盆腔左侧位)阑尾炎38例,高位(肝下位)阑尾炎18例,左腹部阑尾炎2例。手术时间25~53min,平均40min。预后和并发症与非异位阑尾炎元明显差异。结论经术前辅助定位后可做到有目的选择腹部手术切口,避免术盲目延长切口,这将减轻对患儿身体创伤,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低压空气灌肠术前辅助定位在小儿异位阑尾炎诊治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方便、实用方法。

  • 标签: 阑尾炎 灌肠 外科手术 儿童
  • 简介:目的近年来婴幼儿哮喘发病率逐渐增加,与环境因素(过敏原)有密切关系.该文探讨过敏原检测系统(CAP系统)吸入性过敏原过筛Phadiatop试验和食物过敏原过筛Fx5E试验在婴幼儿哮喘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婴幼儿哮喘应用荧光酶联免疫,行Phadiatop试验和Fx5E试验并与传统过敏原诊断方法皮肤试验相比较.结果①过敏因素是婴幼儿哮喘一个重要因素,有48.5%患儿血清Fx5E阳性,有38.2%患儿血清Phadiatop阳性;②Phadiatop阳性率为60.4%,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37.2%,经x2检验,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x2=4.65,P<0.05);③婴幼儿哮喘患儿食物IgE阳性率比吸入IgE阳性率更高.结论过敏因素是婴幼儿哮喘一个重要因素;婴幼儿哮喘患儿食物过敏情况比吸入物过敏更重要;Phadiatop试验和Fx5E试验是一项简便、可靠过敏原过筛试验.

  • 标签: PHADIATOP Fx5E 哮喘 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