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腕部创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临床120例腕部损伤的影像学特点、要点,归纳总结。结果腕部创伤40-70岁年龄段为高发期,男多于女,单纯软组织损伤15例(25%),骨折最常见的是肱骨踝上骨折。结论不同年龄时期的腕部解剖学特点决定了腕部创伤的特殊性。

  • 标签: 影像 腕关节 柯雷氏骨折 骨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护士行为素质对住院患者的影响,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0名住院患者对管床护士的评价及护理要求。结果住院患者对护士的专业技能及责任心要求最高。结论护士的行为素质对住院患者是否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有很大的影响,提高眼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是与患者取得良好沟通的关键。

  • 标签: 眼科病房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甲亢患者遵医行为情况,提出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问卷法对98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98例患者中只有38.8%的患者能完全遵医,影响治疗效果。结论应采加强对老年甲亢患者教育,提高遵医行为

  • 标签: 甲亢 遵医行为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浮红细胞生化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旨在推测红细胞悬液的质量,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本研究所用36份血液标本均来自我市中心血站、南宁市中心血站和桂林市中心血站的无偿献血者,分别在保存0天、7天、14天、21天时对红细胞悬液的钠(Na+)、钾(K+)、氯(CL-)、酸碱度(pH)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Na与PH值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且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K出现逐步增高的趋势,各组间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而Cl在各组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悬红中K+及乳酸含量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正常生理值。

  • 标签: 悬浮红细胞 保存 生化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卒中后行为症状特点。方法53例卒中患者与30例正常人完成行为症状自测评分及认知测量,两组资料提供者完成行为症状与功能评估。结果卒中幸存者比对照组更多行为症状;资料提供者比卒中幸存者更能识别症状;卒中发作程度与行为症状相关。结论行为症状对卒中患者影响复杂,识别很重要。

  • 标签: 脑卒中 行为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晕血症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的方法和初步结果。方法对我院05级、06级护理专业学生中患有血液恐惧症的6名求助者组成一个治疗小组,治疗8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内容包括认知重建、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现场暴露和家庭作业。疗效评定求助者自我评价治疗后自己的变化;应用心理测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治疗前后对照;咨询师的评估。结论认知——行为集体治疗血液恐惧症有很好疗效。

  • 标签: 晕血症 认知行为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是指内分泌开始改变、最终月经及绝经后时期,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不再停留在有病治病的阶段,而是采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治疗、养生及保健。面对目前医疗保健市场鱼龙混杂的状态,这样的就医行为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不仅不能得到正规的治疗及保健,还有可能会延误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针对目前的状况,需要规范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的就医行为及保健行为,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持续的健康管理流程,为每个来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女性建立完整的档案,定期随访,定期提供围绝经期保健讲座,帮助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安全渡过生命中的特殊时期。及早预防并控制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疾病发生,降低老年妇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使之顺利健康地渡过生命中无月经阶段,是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就医行为管理的根本目的。

  • 标签: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 就医行为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耳鼻咽喉科住院病人的不同特点、不同时期实施恰当的健康教育。方法结合病人的身心、社会需要,向病人宣讲疾病的常识、用药的注意事项、手术前的准备、手术的护理配合以及饮食、活动、休息等。通过操作示范,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公休会、病人现身说法、电视录像等,有计划地、有系统地实施健康教育。结果满足病人的需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知道如何自我保健,防止疾病的复发。同时也使病人认识到护理的价值,改善护患关系,增强医护之间的合作,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保证病人住院期间在整体护理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 标签: 耳鼻咽喉科 住院病人 特点 健康教育
  • 简介: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近日有了新进展。在此次行动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已联合查处了一些医疗单位非法使用二手的医疗器械的案件。查处的案件中,发现了一些美容机构非法使用医疗器械。原因在于一些进口美容医疗器械的产品获利空间比较大,有些是走私,从非法途径购进,有些是假冒伪劣,这类产品往往即买即用,国税很少,所以存在调查难、取证难的情况。

  • 标签: 医疗器械 严厉打击 行为 食药 药品监管部门 非法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使用疗效。方法选择35位在我科长期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医护人员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方法来控制糖尿病。结果2组血糖控制明显改善,但观察组血糖控制显著平稳且低于对照组。结论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治疗明显提高了老年患者的遵从行为,比对照组使用口服药物显著,且能达到剂量准确安全有效。

  • 标签: 胰岛素 老年患者 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腺样体肥大术后心理行为异常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腺样体肥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A组)30个病例,患儿家属拒绝手术,要求保守治疗。(B组)病例92例均采用鼻内镜下经口动力系统手术方案,观察比较术后两组患儿在上述心理行为异常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诊治后第6个月末进行评估。手术组较对照组在心理行为异常上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口动力系统对腺样体肥大的患儿治疗后心理行为异常有明显改善。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心理行为 鼻内镜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发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1例MP感染并发HSP患儿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31例患儿除有皮疹、关节、肾脏、胃肠道症状外,还伴有发热19例,咳嗽23例,咽充血29例,双肺可闻及干湿罗音者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全部痊愈。结论MP感染可并发HSP,对于HSP应监测肺炎支原体抗体,以便早期诊断,及时给予抗MP感染治疗,以促进病情恢复,改善预后。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过敏性紫癜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性神经病(DPN)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比较符合WHO诊断标准的8例Ⅰ型糖尿病、4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程的关系、血糖的高低、电生理检测的异常。结果41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只肢体疼痛、麻木为主,发病率与病程的延长呈正比关系,神经电生理检测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减慢,SCV比MCV异常率更高。经治疗后病情痊愈17例(40.5%),好转25例(59.5%)结论DPN的发病机理较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神经电生理检测中SCV比MCV更敏感,治疗应是包括隆糖、降脂为主的多途径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