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孤独症幼儿测试行为特点,为治疗、疗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2月—2017年6月,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登记小儿孤独症71例,确诊诊断时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中文修订版量表、系列辅助检查、美国精神病学制定的孤独症诊断标准进行诊断,采用孤独症量表(CARS)评分进行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价,采用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量表进行行为测试、疗效评估。结果孤独症患儿末期测试情感关系、游戏及兴趣、感觉反应、语言异常、总体印象评分均低于确诊时,正常同龄的对象低于孤独症末期测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独症幼儿测试行为特点较复杂,表现为普遍性的情感关系、游戏及兴趣、感觉反应、语言异常,需要针对行为特征,制定干预对策,帮助儿童掌握基本的技能。

  • 标签: 孤独症 幼儿 行为 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特点,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表)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巍山地区某所小学195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况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8%。结果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5.8%,其中男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6%,女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5.6%。在各个行为因子分的性别差异比较中交往不良,强迫性和多动呈显著差异(P<0.05)。在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相同因子差异比较中攻击性和违纪呈显著差异(P<0.05)。少数民族与非少数民族儿童行为问题因子差异检验中,少数民族男童与非少数民族男童在体诉和攻击性上有显著差异,少数民族女童与非少数民族女童在社交退缩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男女儿童在年龄差异比较上无显著性(P>0.05)。结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提示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小学生 行为问题
  • 简介:摘要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以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突显心理危机。高校作为培养健康成长、适合社会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以我校为例,已逐渐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的重要意义,根据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形成完整的教育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更好适应社会。

  • 标签: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教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重症精神科女性患者暴力行为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我科室收治的285例重症精神科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遭受暴力行为的29名女性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针对患者出现暴力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对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这部分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这些患者的暴力行为有了明显的减少,护理人员的生命健康得到了保证,暴力事件的发生率降到了最低。结论在临床上对重症精神科女性患者实施针对暴力行为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重症精神病 女性患者 暴力行为 预防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为提醒人们关注存在于我们身上或身边,容易被我们误解或忽视的变态行为,本文通过与社会学研究的偏离行为、精神医学中的异常行为相区分,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界定了变态行为,分析了其基本特征,划分了常见的变态行为的类型,剖析了变态行为的各种危害.

  • 标签: 异常行为 常见 忽视 心理卫生 精神医学 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whohavesexwithmen,MSM)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率和行为学特征,为在该人群中开展更有效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艾滋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628例MSM调查对象,HIV阳性率为7.1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2.83%。最近6个月,82.80%的调查对象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最近1次肛交性行安全套使用率为88.85%,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65.76%;近1年中,93.95%的MSM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或同伴教育服务。结论MSM的HIV感染率达到了较高水平,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建议深入开展艾滋病宣传、安全套推广以及规范性病诊疗等综合干预工作,控制HIV的传播。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HIV感染 防控措施
  • 简介:文章讨论了欺负的概念、研究意义、影响因素等同题。欺负是指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另一方施加的攻击行为。它有三种类型: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和间接欺负。儿童对欺负的态度随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女孩比男孩、低年级比高年级儿童更为同情和支持受欺负者,但同情多而实际帮助少。人格倾向、人际冲突解决策略都与欺负行为的发生有关。提出了欺负行为的心理干预,阐述了欺负行为的发展趋势,欺负研究的生态化和跨文化研究将成为欺负研究的趋向。

  • 标签: 儿童 欺负行为 身心健康 个性特征 社交能力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条件反射学说是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而我国的行为主义理论实在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建立的。在该理论的影响下,要求我国的心理学必须抛弃各种主观意识上的东西,包括意识、理念等1。它所研究的是能够看到的而且能够进行客观评价与测量的刺激和反应。由于该理论研究的是人的行为,所以具有非常强大的操作性。在我国的矫正实践中,对行为主义理论的运用非常普遍。文章主要介绍行为主义理论在行为矫正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 标签: 行为主义理论 矫正实践 具体运用
  • 简介:摘要内疚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其效能可分为消极的道德情绪和积极的道德情绪。当人们产生内疚心理的时候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倾向,其作为对内心愧疚的补救。

  • 标签: 内疚 情绪 行为倾向
  • 简介:摘要人类在试图理解各种异常行为的历史进程中不幸产生过诸多误解,这些误解有的让人觉得荒诞不羁,有的让人啼笑皆非,有的更是酿成不可挽回的惨剧,但不容置否,我们每一次探索都为我们能更好的认识异常行为做了铺垫,尽管对异常行为的探索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盲目迷信,终归回到科学严谨的道路,已然从聚焦于超自然转向聚焦于自然规律,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现代科学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撑,更是为我们理解和矫治异常行为提供了帮助。

  • 标签: 异常行为 探索过程 历史观点 现代观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泌尿外科病人的护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并探讨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方法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泌尿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针对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特点和病人心理特点采取人性化护理服务和心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结果经过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泌尿外科病人以老年患者居多,易形成不良心理状态。临床护理人员应针对泌尿外科患者护理和心理特点开展护理工作,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取得良好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泌尿外科 护理特点 心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临床收治的肝脏损伤患者30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脏损伤患者30例经治疗治愈28例,死亡2例,治愈率93.33%。结论肝实质损伤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要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好手术时机、采取有效手术方法、注意术中的应变事项等。

  • 标签: 肝脏损伤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中医证侯分布特点及证型演变特点。方法选择我院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肺炎患儿1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小儿肺炎的中医证侯分布特点及证型演变特点。结果发病年龄、季节和小儿肺炎的中医证侯分布存在相关性,而病原体和小儿肺炎的中医证侯分布则没有相关性。结论在小儿肺炎的疾病发展中,中医证侯表现为动态发展的过程,这样在不同的时段中医证型也具有各种的特点

  • 标签: 小儿肺炎 中医证侯分布特点 证型演变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镇江新区MSM人群HIV感染状况以及性行为特征。方法2015年在镇江新区通过“滚雪球”方法共招募145名MSM人群。结果MSM人群HIV阳性检测率为10.3%;知识知晓率为95.9%;93.1%的调查对象最近六个月发生过同性肛交性行为,坚持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4.4%;31.7%的调查对象最近六个月发生异性性行为,23.9%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镇江新区MSM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无保护性的同性和异性行为同时存在,HIV存在向普通人群传播的可能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杀是指个体在复杂心理活动作用下,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的地方很多,公共场合相对更多,而综合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自杀现象时有发生。患者的自杀行为对当事人、亲友及医护人员均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甚至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医疗纠纷,是非常值得引起重视的社会医疗问题。本文就对综合医院患者自杀的相关临床特征、原因进行研究,并找出合理的对策,为医务人员在预防和减少患者自杀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帮助。

  • 标签: 自杀行为 综合医院 研究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攻击行为,亦称侵犯行为,是针对他人做出以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包括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为目的的一切行为。攻击行为普遍存在于儿童之间,阻碍了儿童的社会性、个性以及认知的发展,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多种,既有生物学因素,又有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传统和大众传媒等社会因素,还有个体认知因素等。因此,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矫正策略可以从认知训练,情绪宣泄,意志培养和行为干预等四个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干预和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 标签: 儿童,攻击行为,影响因素,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厌食症的心理行为,为小儿厌食症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接诊的的50例小儿厌食症患者,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等方法了解小儿厌食症的心理行为,根据其具体原因,采取心理疗法等具体对策对小儿厌食症进行治疗。结果引起小儿厌食的心理行为因素包括不良饮食习惯、情感障碍以及其他原因。经针对性治疗后,患儿食欲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显著。讨论分析小儿厌食症的病因,依据小儿厌食症的病因,为合理治疗、及时预防提供依据。

  • 标签: 小儿厌食症 心理行为 治疗
  • 简介:了解山西省女性吸毒行为的现状,思考有效解决女性吸毒问题的方法,为女性吸毒行为的预防和女性吸毒人员的辅助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采用自编的女性吸毒行为调查问卷对山西省某女子强制隔离戒毒的女性吸毒人员的吸毒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结果表明:1在人口学变量方面:毒害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和农村蔓延;女性吸毒人员大多集中在无业、低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和婚姻不幸福的人群;2在吸毒行为基本情况方面:女性吸毒呈现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女性吸毒人员的吸毒剂量和吸毒持续时间以及频繁程度都存在增大的趋势;大多数女性吸毒人员初次接触毒品的来源是朋友,对于毒品存在着错误的认知,且在吸毒后情绪和精神状态发生了较大变化;3女性吸毒行为在籍贯、职业和婚姻状况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女性 吸毒行为 调查 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