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院前急救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121例院前急救中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评定结果.结果:心理干预组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以及焦虑、抑郁、恐怖、偏执等负性情绪方面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院前急救中ACS患者面临的心理应激状态,进行适当的护理、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稳定患者情绪,减轻负性情绪对躯体状态的影响.

  • 标签: 心理干预 院前急救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患者 心理状态 负性情绪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法复位支架外固定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外固定架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伤肢的功能康复进展程度、配合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制订个性化的护理康复计划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根据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分别在术后2周、1个月、3个月评定患者自我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其效果。结果: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实验组FIM评分分别为62.70±7.1、75.7±3.9、89.3±5.6分,对照组FIM评分分别为45.50±4.5、63.2±5.2、80.3±6.2分.实验组评分在相对应的时间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架术后患者的功能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系统性护理 肢体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疲乏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研究组在疲乏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疲乏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宫颈癌术后放疗 癌因性疲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因素与早孕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孕期检查的192例健康早期妊娠妇女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按照孕妇早孕反应的严重程度将192例早孕妇分为A组(轻度反应)、B组(中重度反应),比较两组早孕妇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健康状态,分析早孕反应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因素。结果两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B组血清TT3及FT3水平高于A组,但两组血清TT3及FT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TT4及FT4水平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心境焦虑综合征问卷(MASQ)各维度评分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状态与早孕反应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此结果为临床制定综合全面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早孕反应 甲状腺功能 心理因素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一线孕期护士的心理健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孕期护士的心理问题,并探讨对孕期护士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我们把宜兴地区二、三级综合医院两所临床一线的孕期护士44人,以问卷调查方式,采用德若伽斯编制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定,统计每一位孕期护士心理测评因子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及治疗,两个月后对原有测试阳性者进行复测。结果临床一线孕期护士SCL-90总分为127.61±33.31,总均分为1.41±0.37,阳性项目数为26.68±20.48,阳性者为8例,占总数的18.2%;对44名孕期护士各因子分进行统计,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状态、抑郁、敌对、其他等5个因子得分异常。心理干预后阳性受检者降至3例,干预率达62.5%。结论临床一线孕期护士通过心理健康调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经心理干预后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孕期护士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肛裂术后病人便秘的影响,为治疗肛裂术后便秘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肛裂术后便秘患者临床资料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效果(主要包括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等参数指标)以及护理总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发生率为3.13%(1/32)、9.38%(3/32)以及9.38%(3/32),对照组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发生率为15.63%(5/32)、28.13%(9/32)以及28.13%(9/32),实验组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3.75%(30/32),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1.25%(26/32),实验组的总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肛裂术后病人便秘的影响较为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发生率,提高患者总满意率。

  • 标签: 综合护理 肛裂术后 病人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产妇防治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危产妇10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护理干预)各50例。观察比较出血情况,评估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47例(94.0%),高于对照组的40例(80.0%);患者产后2h、24h出血量分别为195.4ml、308.5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8ml、384.7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危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实施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能够预防并控制产后出血,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危产妇 产后出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热敷护理对膝关节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符合条件的80例膝关节术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方式,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膝关节术后患者均遵医嘱在拔除引流管的第二天,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任何热敷护理,直接进行康复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前热敷患处20分钟,将两组患者1-7天内活动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膝关节术后患者开始锻炼1-3天内关节活动度无显著差异,观察组膝关节术后患者锻炼第4天开始,活动度较对照组膝关节术后患者的活动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前进行20分钟热敷护理,患者的锻炼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热敷护理 膝关节术后 康复功能锻炼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障碍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科行血液透析45例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对策.结果:患者能改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透析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生存质量提高.结论: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护理手段.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障碍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轻型颅脑损伤致头痛、头昏等症状治疗的影响.方法:对42例轻型颅脑损伤致头痛头昏的患者均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变化,动态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脑保护药物等对症处理(常规治疗组).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组症的基础上同时加心理干预治疗(心理治疗组).结果:两组头痛头昏等症状消失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头痛头昏症状消失平均时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对轻型脑损伤致头痛头昏等症状治疗可明显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可减轻患者经济与痛苦.

  • 标签: 轻型颅脑损伤 头痛头昏 心理治疗 心理干预治疗 症状治疗 治疗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并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展开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评估病情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以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急诊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和病情评估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同时,还可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急诊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留置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0例在我院留置时间超过3个月的PICC置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试验组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89.79%,并发症发生率为96.97%;试验组满意度为12.7%,并发症发生率为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留置PICC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满意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PICC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脊柱外科2014.06~2015.06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0)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低于观察组92.5%,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术前JOA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为(13.52±3.61)分,高于对照组(11.14±2.73)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为5.0%,低于对照组32.5%;残留腰痛与腿痛率均为2.5%,分别低于对照组30.0%、35.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心理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及SCL-90的得分情况。结果经过理性情绪疗法的心理干预,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10项因子评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10项因子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F-36量表各项目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躯体疼痛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实施干预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及情感职能评分较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实施干预后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上改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进行理性情绪疗法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减轻患者的精神痛苦,是一种很有临床价值的心理疏导方法。

  • 标签: 理性情绪疗法 焦虑 抑郁 症状自评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护理干预在耳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进行护理,采用认知护理干预对观察组进行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耳鸣适应率分别为35.6%、17.8%,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耳鸣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认知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认知护理干预 耳鸣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食管癌放疗中实施综合化心理护理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本院患有食管癌并进行放射治疗的56例病人,随机将其分作对照、实验两组,各有28例,对照组在放疗期内实施常规化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放疗期内实施心理护理,给予综合化的心理干预模式,经探究两组护理过程,比对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及生活质量的系统评估后,实验组的生存质量总评分显著高出对照组,组间差异性较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病人的心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放疗期内对病人实施系统、动态的心理护理干预,既能显著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此护理模式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食管癌 放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唑酮对抗抑郁药所致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抑郁症患者216例,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服用阿米替林,剂量为50mg/d~200mg/d,研究组服用曲唑酮,剂量为150mg/d~300mg/d。疗程均为8周。HAMD和IIEF-5评分为疗效标准。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治疗后IIEF-5评分升高,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研究组性功能改善有效率为59.3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唑酮不仅有较好的抗抑郁效果,而且可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的性功能。

  • 标签: 曲唑酮,抑郁症,性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