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注意力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及复合型学龄前ADHD患儿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措施前瞻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心理行为组、生物反馈组和综合组,治疗4个月后评估注意力集中时间及Conners父母量表(PSQ量表)的冲动-多动、多动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心理行为组、生物反馈组和综合组中,三种类型患儿注意力集中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对于三种类型的患儿,采用生物反馈及综合治疗均可降低冲动-多动评分(P<0.05);注意力缺陷型及复合型患儿采用心理行为及综合治疗可降低多动指数评分,多动-冲动型患儿采用心理行为、生物反馈及综合治疗均可降低多动指数评分(均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提高ADHD患儿注意力集中水平,改善冲动-多动及多动的行为症状,不同ADHD类型患儿治疗效果略有不同。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心理行为干预 生物反馈 学龄前儿童
  • 简介:由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小儿脑瘫中西医结合康复学术会议"于2011年7月16日至19日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11省、市、自治区医疗系统、残联系统、民政系统从事儿童康复的医生、治疗师、

  • 标签: 中国康复医学会 中西医结合康复 专业委员会 康复协会 小儿脑瘫 残疾人
  • 简介: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幼儿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对待未来的态度。看看下面的15个问题,再对照一下自己的宝贝,然后回答:“是”或“否”。

  • 标签: 幼儿心理 健康测试 性格特征 心理健康 心理状态 社会化
  • 简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没有小事,每个细微之处都会对孩子的将来产生深远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婴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孩子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生活和行为上的依赖容易克服,但心理的依赖却难以消除,日常生活中,聪明的父母懂得有技巧地培养孩子独立面对跌倒时站立的勇气,将跌倒作为教育孩子、鼓励孩子的机会。

  • 标签: 孩子 站立 心理 学会 教养方式 早期经验
  • 简介:妈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责骂,在宝宝心中可能会留下深深的伤痕,所以妈妈出口前一定要三思。

  • 标签: 牢骚 心理 孩子 伤害
  • 简介:3脑瘫患儿运动障碍的常用治疗方法对脑瘫患儿运动障碍的治疗注重点从最早的改善功能障碍(痉挛与变形),到此后的提高活动能力(步行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近年来如何提高儿童的社会参与能力已经成为脑瘫治疗的新的焦点之一。

  • 标签: 运动障碍 脑性瘫痪患儿 康复管理 日常生活能力 系统 治疗方法
  • 简介:脑性瘫痪(脑瘫)是导致儿童残障的主要疾病,最近10年来脑瘫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主要有:①发育神经学的重要研究成果,发现了0~3个月婴儿的自发性全身运动规律,实现了在超早期阶段诊断脑瘫;②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为代表的脑瘫标准化评估量表的诞生,为脑瘫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功能研究工具;③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功能性MRI可以提供更为直接的脑部功能性证据”。

  • 标签: 脑性瘫痪患儿 康复管理 运动障碍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功能性MRI 系统
  • 简介:目的:分析调查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然后制定护理策略。方法:在2021年05月至2022年05月期间随机抽取我院儿科住院的患病儿童家属100例为试验组,随机选取同期100例健康儿童家属进行调查,为参照组,对两组家属采用SCL-90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对试验组患儿家属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心理需求调查,结合上述结果提出护理策略。结果:两组心理健康水平测试为试验组各指标均比参照组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试验组中,各位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要求中医护工作者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心理指导措施、用药合理性等需求较高,在疾病相关知识需求方面,对患儿病情发展、疾病保健知识、药物使用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知识需求较高。结论: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健康度较低,需要根据其心理需求实施相应护理策略来提高心理健康状态。

  • 标签: 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护理策略
  • 简介:1给宝宝好情绪轻松愉快的情绪对宝宝和父母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宝宝有足够的热情和兴趣去游戏、学习、探索,从中获得乐趣,增加自信,形成良好的发展倾向。只要宝宝高兴,父母自然也会轻松愉快,整个家庭的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这样有利于宝宝的成长。但生活中总有让我们皱起眉头的时候,宝宝也不例外。比如当宝宝身体不适或感到孤独的时候就会表现为不安或哭闹,这时父母的关照、爱抚对宝宝非常重要,在爱的关怀下宝宝才会产生对人的信任和对环境的安全感。

  • 标签: 健康心理 培养 身体不适 安全感 情绪
  • 简介: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睡眠时间会变得越来越短,而且每个宝宝的生理特性都有差别。对睡眠的需求也因人而异,一必宝宝比较喜欢睡觉,睡再长时间都没问题;有些恰恰相反。另外,宝宝的先天气质也会对其睡眠的规律性造成影响。所以,父母在照顾宝宝的初期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大概掌握宝宝的作息规律后,再以此为依据对宝宝的睡眠习惯进行培养,

  • 标签: 健康心理 培养 睡眠时间 生理特性 作息规律 睡眠习惯
  • 简介:总结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积极心理品质与护理核心能力,使儿科护士更加注重对心理和性格的培养,改善心理健康状态,增加对儿科护理事业的情感指数,为广大儿科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研究 护士 心理学 儿科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儿外科医生在胎儿出生前后对先天性胎儿畸形进行干预的可行性.方法对江苏省淮安市妇女儿章医院筛杳的胎儿先天性畸形进行分析,对其中可治性的疾病进行干预并经外科证实,根据需要安排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本组共26例,均经外科干预并证实,给予合理的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对于可治性胎儿畸形,儿外科给予积极干预及合理的治疗是可行的,可避免盲目终止妊娠,符合我国的优生优育政策,对发展我国的胎儿外科有帮助.

  • 标签: 产前诊断 畸形 干预性研究
  • 简介:1宝宝的童年只有一次,父母要慎重把握刚出生的宝宝思想和行为都处于几乎空白的状态,这需要父母通过适当的教育来填充。对宝宝的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的,父母可以用胎教为宝宝打下一个良好的思想和行为基础。

  • 标签: 健康心理 培养 行为 教育 胎教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意外伤害的原因,并了解其心理变化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8年~2002年收治的610例意外伤害病人,并根据年龄分析其病因和心理变化.结果610例病人中,交通事故引起的伤害比例最高,占44.09%.经积极抢救,98.3%患儿顺利恢复健康;住院病人中,发生心理改变的病人占37%,需出院后继续调节.结论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是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关键,同时应该注意调整好住院期间患儿的心理变化.

  • 标签: 事故
  • 简介:宝宝从出生起,生活在父母、家人中间,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疼爱。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时,宝宝的感情需要得到满足,感到最安全和自信。当宝宝上幼儿园离开爸爸妈妈时,会因为情感依恋对象不在自己身边而产生分离焦虑,即丧失安全感,感到孤立无助,因而出现忧伤、紧张、不安和哭闹等情绪和表现。

  • 标签: 心理准备 不适 分离焦虑 安全感 幼儿园
  • 简介:基于严格设计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直接比较(directcomparison)或称为头对头比较(headtoheadcomparison)的系统评价,已被公认为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最高级别证据,称之为传统系统评价.但是,如果想进行一个系统评价,目的是比较两种干预措施AvsB的效果,但目前的RCTs没有两者的直接比较研究,却都有同干预措施C的比较(即AvsC和BvsC),此时,可以将C作为公共比较组,借助间接比较方法得出AvsB的效果,或者虽然有直接比较研究证据,但这些研究数量较少或质量较低,此时也可以用间接比较证据进行补充.

  • 标签: 间接 方法学 随机对照试验 RCTS 比较方法 VS
  • 简介: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血尿和蛋白尿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小儿紫癜性肾炎合并血尿和蛋白尿患儿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抗过敏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肾炎康复片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5%(44/56),高于对照组607%(3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4%(11/56),显著低于对照组73.21%(4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紫癜性肾炎伴有血尿和蛋白尿患儿给予肾炎康复片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 标签: 紫癜性肾炎 肾炎康复片 血尿 蛋白尿 安全性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遮盖法联合心理辅导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7例(121眼)弱视儿童采用戴镜、遮盖联合心理辅导等治疗方法,对弱视儿童视力进行矫正。结果矫正视力达5.0者108眼(89.26%),矫正视力4.8~4.9者10眼(8.26%),无效3眼(2.48%),总有效率为97.52%,定期复查,无一例反弹。结论用戴镜、遮盖联合心理辅导等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显著。

  • 标签: 遮盖法 心理治疗 弱视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