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1 个结果
  • 简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将于2015年4月21日至26日举办第一屑上海中山骨科论坛学术周,本次学术周设立脊柱、关节、创伤、关节镜四个学习。4月22日由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担任论坛主席,将邀请脊柱、关节、创伤和关节镜领域的大师级权威人士做总论坛讲演。

  • 标签: 关节置换技术 学习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人工 关节镜 论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高专乡医“督导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行性。方法将医高专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实习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33),实验组采用“督导式”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教师讲授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在带教前后的理论水平、问诊能力、人文关怀、操作能力等差异。结果实验组的学生在理论水平、问诊能力、人文关怀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操作能力并无差别。(P>0.05)同时实验组的学生、老师及患者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导式”临床带教能增强理论知识水平,提高学生与教师的教学满意度。

  • 标签: 乡村医生 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608-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采用替罗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基础治疗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治疗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替罗非静脉滴注联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仅用低分子肝素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K-MB、cTnⅠ、D-D、CR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K-MB、cTnⅠ、D-D、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症状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复发率、再住院率显著小于对照组,生存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肌梗死替罗非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显著降低患者的心肌损害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可作为心肌梗死的补充治疗方案。

  • 标签: 心肌梗死 盐酸替罗非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加曲在脓毒血症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进行抗凝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加曲进行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肠功能障碍评分、血浆D-乳酸水平、凝血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肠功能障碍评分、血浆D-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PTT及P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加曲有助于改善脓毒血症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凝血功能,预防胃肠功能障碍,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脓毒血症 阿加曲班 持续性血液净化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冠脉内注射替罗非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96例老年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罗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观察组TIMI分级、LEV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为4.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可以提高TIMI分级,改善心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冠脉内注射 替罗非班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替罗非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12例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按随机分配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PCI时冠脉内注入负荷量替罗非10μg/kg,然后以0.15μg&#183;kg-1&#183;min-1静脉维持泵入24~36h,对照组不使用替罗非。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血流TIMI分级,校正的TIMI计帧数,血清hs-CRP和LVEF等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发生率。结果冠脉介入术后冠脉血流TIMI3级比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3.8%∶79.2%,P<0.01);TIMI帧数显示冠脉血流试验组明显快于对照组(23.1±5.9)帧∶(32.4±4.8)帧,P<0.01;术后血清hs-CRP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7.2±0.8)∶(9.6±1.1),P<0.01;术后1周的LVEF值,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8.7%±8.5%)∶(55%±9.2%),P<0.01。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在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使用替罗非可以明显改善冠脉血流、心肌灌注和心功能,且并未明显增加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改善近期预后。

  • 标签: 血管成形术 心肌梗死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 简介:由中国医师学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和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胃癌诊治研究中心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编辑部联合承办的第八届胃肠肿瘤学术研讨会暨胃癌高级培训定于2015年12月4—613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将邀请国际和国内消化肿瘤领域著名专家作胃癌机器人、胃肠间质瘤、低位直肠癌综合治疗等专题研讨,大会还举行手术视频、MDT病例和论文征文比赛,欢迎广大医师踊跃投稿和参会,会务组将筛选手术视频、MDT病例和论文各6个进行现场比赛,特等奖奖金1万元并免费在《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发表。参会者可获国家继续医学教育I类学分10分。会议期间,还将举行中国医师学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全委会和青委会选举大会.以及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全委会议。

  • 标签: 高级培训班 学术研讨会 胃肠肿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癌 国际会议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栓抽吸联合国产替罗非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黄山市人民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急诊PCI的ASTEMI患者共189例,其中3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血栓负荷较重者行血栓抽吸联合国产替罗非及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PCI治疗,观察术中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栓抽吸物以及患者胸痛缓解率,伴发心律失常情况,术后IRA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百分比(STSR%),心功能评价(出院前查心超,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及术后30天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出血并发症等.结果39例行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急诊PCI患者中,IRA发生于左前降支20例,右冠状动脉18例,左回旋支1例;肉眼观察血栓抽出物为红色血栓30例,白色血栓4例(其中2例为冠脉内栓塞),3例少许脂质颗粒.术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38例(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加速性交界区心律共36例,2例短阵室速);另术后出现房性心动过速1例,阵发性房颤2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心室颤动2例,分别静脉应用胺碘酮、利多卡因、补钾补镁和电除颤成功.术后胸痛缓解34例.心电图示术后2小时STSR大于50%者35例.术中出现慢血流、无复流共5例(TIMI2级3例,TIMI0-1级2例),经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再次加用半量替罗非等治疗后3例血流改善.2例仍为TIMI1级.术后1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30例LVEF>50%,6例LVEF<50%,3例未查心超;术后消化道轻度出血2例,消化道大出血1例.术后19小时颅内出血1例.术后30天内死亡3例.结论ASTEMI患者急诊PCI,血栓负荷较重的患者总体风险大,死亡率高,应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治疗,前向血流恢复快,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低,总体疗效和安全性良好.关键词血栓抽吸;替罗非;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17-02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