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用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用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效果观察

杨小杰马超

延安市人民医院716000

【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7例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瑞替普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30min、60min、90min、120min的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分别为52%(26/50)、80%(40/50)、90%(45/50)、96%(48/50);对照组30min、60min、90min、120min的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分别为31.9%(15/47)、61.7%(29/47)、74.5%(35/47)、80.9%(38/47)。观察组各种出血病例合计7例(14%),对照组各种出血病例合计5例(10.6%)。观察组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用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效果优于标准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而安全性与其基本相当。

【关键词】替罗非班;瑞替普酶;联合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指的是出现典型缺血性胸痛持续时间≥30min,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浓度升高并且呈动态演变,心电图出现典型ST段抬高表现的一类急性心肌梗死。为进一步提高STEMI的治疗效果,我们将替罗非班与瑞替普酶进行联合应用,观察到其疗效和安全性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015年间的97例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持续胸痛30min以上,心电图ST段在2个以上(含2个)肢体导联抬高≥0.lmV,或相邻的2个以上(含2个)胸前导联≥0.2mV。患者年龄在41~73岁之间,其中男性55例,女性42例,所有患者发病均在6h以内,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l50×l09/L,排除溶栓禁忌证的患者。研究方案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瑞替普酶进行治疗。替罗非班(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远大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65)起始剂量为30min内0.4ug/kg·min)静脉滴注,继以0.lug/kg·min维持48h。瑞替普酶(北京爱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30095)给予10U用5~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注射,30min后重复上述剂量。

1.3观察项目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率,观察患者治疗后出现颅内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皮肤淤斑等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溶栓再通的临床判断标准为:①药物溶栓2h内患者胸痛明显缓解;②药物溶栓60~90min内ST段抬高下降50%以上;③药物溶栓2~3h内出现短暂再灌注心律失常;④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峰提前至发病l4h内,或肌钙蛋白(Tn)I峰值提前至发病l2h以内。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两组患者IRA再通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以百分率(%)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表2。

3讨论

STEMI是由于冠脉粥样斑块破裂、糜烂等诱发血小板聚集,造成斑块破裂处血小板为主的白色血栓和红细胞及纤维蛋白为主的红色血栓形成,而使冠脉管腔发生闭塞的一种疾病。瑞替普酶为临床常用且效果较好的一类溶栓药物[1],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的血小板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拮抗剂,由于该受体是与血小板聚集过程有关的主要血小板表面受体,因此替罗非班通过阻止纤维蛋白原与GPIIb/IIIa受体结合而阻断血小板的交联和聚集[2]。替罗非班与纤溶药物联合应用能够使血栓中的血小板发生解聚,使纤维蛋白暴露而促进纤溶过程,使IRA再通,恢复心肌再灌注,减少再灌注损伤,避免冠脉病变处微小栓子阻塞远端各级微小血管,减少心肌再度发生缺血梗死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本研究对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在STEMI中的溶栓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了观察分析,与单用瑞替普酶相比,其结果表现为溶栓治疗30min、60min、90min、120min的IRA再通率均较高(P<0.05),而这两种治疗方法导致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则基本相当(P>0.05),证明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王建军,李志民,等.急诊应用瑞替普酶、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5):455-457.

[2]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