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危险评估的针对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危险评估后实施针对护理。对比护理前后GBS评分变化以及两组半年内再出血率、病死率等。结果观察组再出血率6.25%(2/32)与对照组18.75%(6/32)相比显著较低,且P<0.05;而观察组病死率3.13%(1/32)与对照组6.25%(2/32)相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观察组护理后GBS评分与该组护理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危险评估后实施针对护理措施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减少再出血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危险性评估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疾病与肺癌危险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20例慢性阻塞肺疾病与肺癌患者为A组,选取20例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为B组,另选20例健康人作对照,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A组和B组的FVC、DLCO和FEV1/FVC明显比对照组低,且对照组组的RV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90.00%的患者吸烟、45.00%受到空气污染的危害;B组吸烟患者占95.00%,受空气污染危害患者占40.00%,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肺疾病与肺癌的致病因素有很多,与吸烟和受空气污染的危害有很大关系,且患有慢性阻塞肺疾病发生肺癌的可能比较大,为此需要对患者肺功能情况进行严密监控,便于早期就对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危险性关系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时采取心血管危险分层和治疗的5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早期采取常规治疗的6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血管危险分层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高危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采取针对的治疗有助于提高其临床效果,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心血管危险性分层 临床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老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和早期老年痴呆筛查暨危险因素。方法本次样本为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社区的200名社区老人,均予以早期筛查,分析人群中老年痴呆的发生情况。结果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性别、年龄之间显示出不同的MMSE异常情况和MOCA异常情况。结论随着社会老年龄的增长,文化程度的降低、女性以及无配偶等因素会增加老年痴呆发生率。

  • 标签: 社区老人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早期老年痴呆筛查暨 危险性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危险水平评估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析,选取老年心脑血管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青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老年患者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和危险水平。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在45岁以上,高血压,血糖升高等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根据Framingham积分方法,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在年龄方面的发病率为100%。实验组患者的HDL-C和LDL-C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心脑血管危险水平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个类型,实验组患者的高危率为51.67%,中危率为12.5%,低危率为35.83%,对照组高危率为31.68%,中危率为13.33%,低危率为55%,实验组患者的高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低危率无差异,对照组低危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具有相互作用的效果,相关的危险因素可分为难以改变因素和可以改变因素,改变生活方式或采取有效药物治疗能够对抑制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危险水平 评估效果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通过对有关犯罪研究的回顾与评价,提出了对犯罪进行评估的新构想,方法釆用文献研究法。结果国内对犯罪抨估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人格特征(包含社会评价维度的人格特征)出发,提出从自我控制、社会人际关系,价值观、责任心四个堆度对犯罪进行评估,结论需要加强对犯罪抨估的本土化研究。

  • 标签: 犯罪性 人格 评估 构想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索Braden评分表对于泌尿外科卧床病人的评估及防范。方法运用Braden评分表对泌尿外科72例卧床病人进行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并采取压疮预防及防治措施。结果我泌尿外科运用Braden评分表评估及预防卧床患者72例压疮情况,其中69例皮肤完好出院,2例入院时有带入压疮好转出院,1例发生压疮治愈出院。结论运用Braden评分表针对高危患者实施重点预防,提高了护理质量质控环节,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 标签: 泌尿外科 压疮 评估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早期评估与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5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危险行为分为对照组39例(未发生)与发生组18例(发生),对比两组患者SDSS评分、PANSS评分及量子共振检测评分。结果发生组SDSS评分、PANSS评分及量子共振检测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严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早期识别意义重大,根据早期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措施能有效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

  • 标签: 精神疾病 危险行为 评估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患者护理中的应果。方法选择我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重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入院后行神经外科重症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神经外科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使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窒息发生1例,误吸、呛咳发生次数为23人,观察组窒息0例,误吸、呛咳发生14人。结论应用误吸/窒息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分,并依据评分采用相应护理措施,有效减少了患者误吸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误吸 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癌疼痛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与住院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所接收治疗的癌疼痛患者120例,随机进行分组,门诊收治的癌疼痛患者60例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住院部收治的癌疼痛患者60例为研究组,在使用常规护理方法之前,首先进行疼痛评估,然后依据患者疼痛指数评估情况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将120例癌疼痛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变化,药物使用依从性情况、缓解疼痛及止疼药物的服用情况进行比对。结果120例癌疼痛患者在半年治疗期内的随访随查中,120例癌疼痛患者的心理变化,药物使用依从、缓解疼痛及止疼药物的服用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癌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治疗护理前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结合疼痛评估情况,对患者有针对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并对患者生存质量也有着极大影响。

  • 标签: 癌性疼痛患者 疼痛 评估 护理
  • 简介:摘要血管认知障碍(VCI)是现代社会的高发疾病,其发病与脑血管病直接或间接相关,属于一系列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脑血管疾病是我国高发的慢性病之一,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血管认知障碍发病率逐渐上升,而该病群体的不断增多给社会和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目前,尚无治疗血管认知障碍的有效方法,因而必须探索血管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为该病预防提供一些参考经验。本文以皮层下非痴呆血管认知障碍(VCIND)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研究,旨在提高VCIND危险因素认识程度,提升VCIND防控效果。

  • 标签: 痴呆 血管性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血管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液静脉炎危险因素,分析对患者开展针对护理的有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输液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输液治疗。输液过程中,配合针对护理,统计护理有效率。结果经有效临床护理,在48例患者中,1例发生轻度静脉炎,考虑因患者年龄偏大,血管弹性差,免疫力低下所致,其余患者输液期间内未发生静脉炎,护理有效率为97.92%。结论对于静脉输液者,开展针对护理,能够缓解病患苦楚,降低静脉炎发生率,避免护患纠纷,有利于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输液性静脉炎 危险因素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在老年冠心病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两组——A组和B组,每组患者均为43例。在A组患者中,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遵照医嘱对患者每天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在B组患者中,在A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联系,注重加强护理过程中危险因素的护理,最大化降低患者的不安全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在患者的恢复情况、安全事件发生状况方面较A组均有着明显的优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护理管理 危险因素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根据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诊断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40例对照组为高血压组,观察组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同时分析各项指标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所具有的相关。结果通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可包括年龄、吸烟史、血尿酸以及低水平的HDL-C;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较大、吸烟患者较多、血尿酸值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水平的HDL-C、年龄、吸烟史以及血尿酸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降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发生率。

  • 标签: 高血压 冠心病 危险因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usus,SLE)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科住院的SLE患者134例,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本研究共收集住院患者134例,其中60例发生感染,发生率为44.78%。对比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强的松日剂量、补体C3、SLEDAI和CRP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患病时间、补体C4、ESR、抗dsDNA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强的松日剂量、SLEDAI(SLEdiseaseactivityindex)、CRP对感染有预测价值(P<0.05),补体C3对SLE合并感染无预测价值(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强的松日剂量、SLEDAI、CRP(P<0.05)均是SLE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强的松日剂量、SLEDAI、CRP对诊断SLE合并感染有预测价值。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成人常年过敏鼻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139例常年过敏鼻炎的成人患者设为鼻炎组。另选100例健康人群设为健康组。使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健康量表(SF-36)对纳入的对象进行全方位调查。统计两组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结果鼻炎组生理和精神各方面的评分均低于健康组,对比显著(P<0.05)。鼻炎组的SAS、SDS评分均高于健康组,对比显著(P<0.05)。结论常年过敏鼻炎的成人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显著降低。

  • 标签: 成人 常年性 过敏性鼻炎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微小标本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综合医院中微小病理标本200件作为案例,分析在微小标本留取流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结果200件病理标本中总共有27件存在缺陷,缺陷率为13.50%,其中以固定液过多和固定时间延长发生率最高。结论微小标本在采集与送检流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高规范性的标本管理措施,从而实现降低与规避医疗纠纷、事故的目的。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微小标本 管理现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社区综合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诊治的117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系统剖析和总结COP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60岁、性别、吸烟史、家族呼吸道病史、粉尘接触史是COPD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COPD的发病因素多样,且大多数多种因素共同存在,因而有必要强化针对社区综合防治力度。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切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