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主观幸福的提升和培育对当今社会和个人自身发展都有着积极和现实的意义。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文章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更好地掌握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的基本现状。结果目前国内测量大学生主观幸福的工具不统一、不全面。结论应该在现有的自评量表基础上,编制他评量表等来扩展大学生主观幸福的研究。

  • 标签: 幸福感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大学生 人格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职学生的主观幸福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提高在校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市3所高职院校1039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总体幸福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结果高职学生主观幸福得分为(75.21±10.38)分。主观幸福与内外向呈正相关,与神经质、精神质呈负相关;结论高职学生主观幸福基本上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格神经质对主观幸福影响最大,其次是内外向和精神质。

  • 标签: 高职学生 主观幸福感 人格特征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的关系。采用总体主观幸福量表(GWB)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3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总体幸福与神经质因子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与内外向因子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总体幸福虽然与精神质因子存在负相关,但相关并不显著。因此,大学生主观幸福与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内外向和神经质因子与主观幸福关系最为密切,能够预测主观幸福

  • 标签: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人格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手术护理质量的提高中,本研究使用两种措施对患者进行医护管理,即常规护理以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将83例进行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2),两组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待护理疗程后,对抑郁测评量表(SDS)、满意度和相关知识掌握度调查比较。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令人满意,且掌握度也好于对照组,研究组SDS评分为(13.6±3.1)分,对照组为(24.2±2.6)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提高子宫肌瘤手术的护理工作质量,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护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患者自身的保障具有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子宫肌瘤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心里幸福现状,探讨心理幸福的影响因素,使大学生提高自我发展认知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桂林医学院三个校区抽取408人,选用自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表、Ryff编制的心理幸福量表《Ryff心理幸福量表》(PsychologycalWell-BeingScale)进行测评。利用spss18.0进行ANOVA单因素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总分和在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有较高的得分,心理幸福总体水平较高。②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水平女生高于男生。具体表现在环境掌控,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积极关系和三个维度上。③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水平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逐步提高,具体表现在环境掌控,个人成长和、他人积极关系和自我接纳四个维度上。④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水平农村大学生高于城镇大学生。具体体现在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⑤我校大学生个人月消费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水平有显著影响,个人月消费高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水平反而较低,具体表现在自我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

  • 标签:
  • 简介:对福建省部分高校332名教师对工作不同维度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对高校教师工作倦怠主观幸福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校教师对工作中社会认同、自我实现、人际关系3个维度有较高的满意度,对于报酬福利、管理水平、工作负荷3个维度的满意程度低。回归分析显示,社会认同、自我实现与报酬福利3个自变量进入主观幸福的预测方程,而社会认同、自我实现与工作负荷3个自变量进入工作满意度的预测方程。高校教师的倦怠处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水平较低,需要引起关注。

  • 标签: 职业满意 幸福 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幸福的影响。方法将成都锦欣精神病医院符合CCMD-3的80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观察组患者辅以24周的康复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采用总体幸福量表(GWB)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幸福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实施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体幸福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康复治疗 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 幸福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病不确定对脊柱介入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将来院行脊柱介入治疗的40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0例,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对照组只接受病房医护人员提供的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对患者进行持续性评估,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疾病不确定分数越低,睡眠状况量表评分越低。结论患者疾病的不确定越低越有利于脊柱介入患者睡眠。

  • 标签: 疾病不确定感 介入治疗 睡眠
  • 简介:摘要戒毒是长久以来的难题,孤独对戒毒人员有着重要的影响,心理干预的发展使其在各个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本文从戒毒人员的孤独和心理干预方面进行分析。

  • 标签: 团体心理干预 戒毒人员 孤独感
  • 简介:摘要采用随机抽样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心理特权对个体不道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年龄、受教育水平、月工资水平与心理特权心理、个体不道德行为均无显著相关;(2)男性的心理特权比女性的要高;(3)心理特权和个体不道德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4)心理特权正向预测个体不道德行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易因素,为肝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127例成人NASH患者的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家族史)、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血压等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52例健康体检成人的相应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体重指数偏高者及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并且有脂肪肝或其他肝病家族史者的比率高于健康成人,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体重指数偏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遗传因素和性别差异是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易因素。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成人 易感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命意义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名大一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的调查。结果大学生不同性别、是否为班干部、是否有明确的职业倾向在生命意义量表的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是独生子女及生源地在生命意义量表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探讨大学生生命意义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 标签: 生命意义感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 简介:探究基于个体生命意义下,死亡提醒对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的增强效应。采用2×2两因素组间设计。自变量一是生命意义:高生命意义、低生命意义;自变量二是组别:死亡提醒操作组和非死亡提醒操作组。因变量是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结果发现不论生命意义水平高低,外显自尊均显著增强,而在低生命意义条件下,死亡提醒组的内隐自尊削弱了。研究更进一步揭示了死亡提醒与自尊的关系。

  • 标签: 死亡提醒 生命意义感 自尊
  • 简介:摘要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在其心理冲动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该心理冲动是行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与社会发生冲突产生负面情绪不能得到缓解而产生的心理防卫冲动。与社会发生冲突的原因在于行为人的行为要么超出社会要求而感受到被社会限制,要么没有达到社会要求而感受到被社会抛弃,但都是社会归属缺乏的表现。这种归属的缺乏导致行为人产生异常心理防御,即用反向或者投射方式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以满足内心的畸形平衡。因此,探究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既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刻画,也有利于犯罪预防。

  • 标签: 犯罪心理 社会归属感 刻画 预防
  • 简介:摘要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过渡,同时也是从不成到成熟的过渡。这个过程很漫长,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心理活动有非常多的变化,发展偏向也极其的不平衡,这会让他们经常性地陷入矛盾与痛苦之中。大学生们在这个时期的想法很多,苦于自己能力不足,很多想法都不能变成现实,加之敏感、好胜,同时面临着生活、学习、恋爱、深造或者工作各方面的现实压力,哪一方面没有处理好,对他们的情绪就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对工作和学习非常不利。所以。以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应及时对大学生的挫败进行指引和调整,让他们的各方面都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 标签: 探析 大学生 挫败感 原因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八正尿饮颗粒剂治疗湿热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6例湿热淋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消炎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八正尿饮颗粒剂,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发热、尿频、尿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象转阴率、尿常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正尿饮颗粒剂治疗湿热淋症疗效确切,无临床不良反应,症状改善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八正尿感饮颗粒剂 湿热淋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安全重建在强迫障碍患者心理治疗中的理论探索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2016年5月诊治的84例强迫障碍患者,将所有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心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安全重建;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后,组间的安全与强迫症状相关评分对比显示,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强迫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中应用安全重建,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强迫障碍 心理治疗 安全感重建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了7例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及耳部疾病术前常规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及人工耳蜗术后卧床休息,确保电极稳固,并发症的观察,患者的心理护理,出院后健康指导;患者手术成功,术后平均7天顺利出院。

  • 标签: 人工耳蜗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容量罗哌卡因行突破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尺神经阻滞不全发生率。方法选择需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20例。A组行突破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术,成功后注药0.3%罗哌卡因40ml;B组行异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术,成功后注药0.3%罗哌卡因30ml.观察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尺神经阻滞不全发生率。结果两组的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A组尺神经阻滞完全,麻醉效果优、操作简便。结论大容量罗哌卡因行突破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尺神经阻滞完全,麻醉效果优,更适用于基层医院。

  • 标签: 容量 肌间沟臂丛 突破感法 异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