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门诊患者跌倒的导医护士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自我院门诊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实验样本,依照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主要给予传统护理,研究组主要给予导医护士跌倒护理干预,评比两组护理效果存在的差异。结果:研究组防跌倒意识、跌倒认知水平、主动性服务等导医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门诊患者跌倒中实施导医护士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和减少跌倒的发生,促进病情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普及推广。

  • 标签: 门诊患者 导医护士 护理干预 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柔性管理对门诊护士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实施柔性管理前( 2018年 1月至 6月)与实施柔性管理后( 2018年 7月至 12月)两个时间段各 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实施柔性管理前与柔性管理后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实施柔性管理前我院的门诊护士的护理满意率为 88.33%;实行柔性管理后满意率为 96.67%,护理满意率增加约 8.34%。并且实行柔性管理前,门诊护士的分诊准确率为 83.33%,而实行柔性管理后,分诊准确率为 93.33%,分诊准确率增长了约 10%。结论 柔性管理不仅能够提高门诊护士的分诊的准确率,还能够增强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门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柔性管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柔性管理 门诊新护士 护理服务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巴林特小组模式的应用对门诊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提升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护士40名作为观察样本,对其进行巴林特小组模式培训,对比培训前后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差异。结果:培训后门诊护士的情感支持、情感感知、基本非语言沟通、基本语言沟通、团队沟通、困难情景沟通等临床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模式有利于显著提升门诊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门诊护士 巴林特小组 临床沟通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门诊手术患者的麻醉护理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 2016年 3月 -2019年 8月 收治的 门诊需麻醉手术患者 160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两组,对对照组 80例患者采用 常规化 门诊手术护理干预法,对实验组 80例患者采用 优质化的门诊麻醉护理法;差异 护理干预 后,对比两组患者的 护理满意率,护理有效结果。所有患者分组无差异,( p> 0.05),有可比性。结果:差异性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不满意 0例( 0.00%),综合满意率 80例( 100.00%),实验组的不满意 13例( 16.25%),综合满意 67例( 83.75%),实验组的无效 2例( 2.50%),综合有效率 78例( 97.50%),对照组无效 9例( 11.25%),综合有效 71例( 88.75%),( p< 0.05)。结论:综上所述,采用优质化的门诊手术干预麻醉护理后,患者的满意率高,有效率显著,建议研究推广。

  • 标签: 门诊手术 麻醉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伤害因素的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认真做好自我防护工作以杜绝或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 职业伤害 自我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妇产科护理是一门特殊的行业,大多数妇产科护士被血液、羊水等分泌物污染,不同程度的被锐器刺伤过,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妇产科护士处于多种危险因素之中,是职业危害发生率的高危人群。本文分析了妇产科护士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进一步探讨防护对策,最大程度地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率。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大致可分为四大类:生物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心理社会性危害。

  • 标签: 妇产科护士 危害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精神科护士所面对的病人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精神科护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这就要求精神科护士能够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进行自我提升,这样才能跟得上护理工作发展的潮流。笔者以多年的护理一线工作经验为基础,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对如何有效提升精神科护士的自我能力提出几点看法。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继续教育 能力提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婴儿湿疹的门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门诊治疗的120例婴儿湿疹病例临床资料,观察120例患儿家属在护理前后湿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护理前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率98.33%明显高于护理前78.33%,p<0.05。护理干预后,患儿靶皮损形态、瘙痒等临床症状评分与护理前对比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婴儿湿疹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当配合实施综合性的门诊护理措施,以提高患儿家属对湿疹的认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快速改善患儿湿疹临床症状。

  • 标签: 婴儿湿疹 门诊护理 临床症状 健康知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减少美沙酮服药人员复吸或偷吸,使更多的人进入美沙酮规范治疗,进一步减少艾滋病、梅毒、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化门诊服务对门诊患者就医体验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士实习阶段是学生向护士职业角色转化和职业生涯中的重要阶段。本文探讨在临床护士实习带教过程中,通过有计划的安排在护理实习科室的各个环节实践过程嵌入法规知识的灌输及人文关怀要素等方法,到达培养护理实习生的法规意识,规范护理从业活动。3年来,所带教护士实习生的医学法律法规意识自觉性有显著提高,没有发生法律纠纷或医疗事故。

  • 标签: 临床教师 法律知识 护士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