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临床教学过程中使用产前肛查和阴道检查模型可取得的教学效果。方法:本课题中共纳入了 2015级助产班的 30名实习生,需要分成两组来进行研究对比,名称为对照组中有实习生 15名,名称为试验组中有实习生 15名。对照组进行教学时借助了传统的观看录像的方式,试验组进行教学时借助了产前肛查及阴道检查模型,将技能知识掌握情况、产前肛查、产前阴道检查等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确定为两组需要比较的项目。结果:试验组的技能知识掌握评分、产前肛查操作考核成绩、产前阴道检查操作考核成绩这三项与对照组作比较, P为< 0.05,有显著性。结论:通过自制产前肛查和阴道检查模型可帮助助产专业学生更好的掌握产前肛查及阴道检查等相关操作技能,整体教学效果良好,有推广和普及的意义。

  • 标签: 阴道检查模型 产前肛查 教学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导师制联合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本院消化内科实习的 20名医生进行本次研究,按掷硬币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 10名。参照组用一对一导师制教学,观察组用一对一导师制教学联合 PBL教学法,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结果 使用后,参照组的考核成绩显著差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导师制联合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有着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实习医生的学习效果,值得在带教中使用。

  • 标签: 导师制 PBL教学法 消化内科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风湿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在于我院见习本科学生 200 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评价教学,研究组采用形成性评价教学,研究对比两组学生对理论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和教师对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以及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学生在知识理解加深、知识记忆巩固、学习兴趣激发、自学能力体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以及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形成性评价模式教学效果良好,更好的符合了临床岗位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 标签: 风湿病 形成性评价 教学 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心内科开展临床教学过程中将思维导图方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校为例展开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共选取两个班100名学生展开研究,以心内科教学为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一个班学生以常规教学法为主,命名对照组,另外一个班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命名实验组,每个班50人,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教学活动开展前,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显著差异,均较低,P>0.05。学习工作开展后,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94.34±1.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5±2.34,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思维导图 心内科 临床教学工作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 本论文旨在进行一项关于中药治疗痴呆的系统评价,旨在探讨中药在治疗痴呆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和分析,我们总结了中药在痴呆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疗效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在改善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并明确中药治疗的最佳方案。此外,安全性问题也需要更多的关注。

  • 标签: 中药,痴呆,系统评价,疗效,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初产妇分娩期间制定并实施分娩计划的干预效果。 方法: 于 2019 年 2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选择我院建卡并定期来院产检的正常孕晚期孕妇 300 例,随机自愿原则下分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产前检查与孕期指导,观察组在上述孕期护理基础上由助产士制定针对性的分娩计划并落实,对两组孕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统计。 结果: 观察组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 初产妇分娩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可改善妊娠结局,可推广。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计划 实施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8月期间开展中药内服治疗的患者 2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103例)及对照组( 103例),两组患者内服的中药处方均予以常规中药调剂,研究组患者联合开展中药处方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中药处方合理性、中药治疗安全性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中药处方不合理情况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中药治疗期间药源性过敏反应、毒副反应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频次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中药调剂中开展处方分析,能够有效提升中药处方的合理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 标签: 中药调剂 处方分析 合理性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是调查透析用留置针在血透患者中的使用情况,观察其临床使用效果。方法是选取 20 名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留置针穿刺透析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观察调查,通过对患者的舒适度、穿刺成功率、渗血发生率、针刺伤发生率、血肿发生率以及动脉端压力、静脉端压力等指标对比,评价其临床使用效果。结果发现透析用留置针在同一流速下动静脉压力要低于传统钢针,而在患者疼痛度、舒适度以及肘部活动度方面要优于传统钢针,此外,留置针潜在性针刺伤发生率和渗血及血肿的发生率也要略低于传统钢针。结论血透病人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透析用留置针的使用比传统钢针更具优势,在保证体外循环血液流量充足性的同时还大大增加了患者透析的舒适性,其漏血及血肿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 标签: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透析用留置针 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于高血压患者中实施药学监护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给予所有患者药学监护,比较药学监护前后的依从性、血压达标率、血压水平。结果:药学监护后患者的适当体育锻炼率、控制体重率、戒酒率、戒烟率、遵医嘱用药率、血压达标率、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都优于药学监护前(P<0.05)。结论:于高血压患者中,实施药学监护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血压达标率,有效降低血压水平。

  • 标签: 高血压 药学监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回馈教学法对胰岛素注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120例研究,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包括对照组(常规教育法)与观察组(常规教育法+回馈教学法)。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胰岛素注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馈教学法用于胰岛素注射的老年T2DM患者中,可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同时更好地改善血糖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回馈教学法 胰岛素注射依从性 血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药效。方法:纳入72例子宫肌瘤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用西药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取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瘤体体积、子宫体积及血各项性激素(E2、P、FSH、LH)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应用中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有助于缩小病灶及改善性激素水平,药效满意,

  • 标签: 桂枝茯苓胶囊 子宫肌瘤 药效
  • 简介:【摘要】中药足浴就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其中的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渗透进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改善体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黄帝内经》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即足部是三阴经的起点,三阳经的终点。足掌有300多处穴位、67个反射区,是人体的一个缩影。通过足浴和足部按摩刺激,可促使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调节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改善内脏产生的病理变化,提高机体自我防御及免疫力。

  • 标签: 中药足浴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慢性肺气肿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6例慢性肺气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双盲法将其中33例纳进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剩余33例纳进实验组(给予康复护理),分析2组应用价值。结果 2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肺气肿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慢性肺气肿 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研究资料共 90例,均为本院于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2月 期间收治的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组各 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评价两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运动能力及神经功能均较差,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运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改善且优于对照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明显改善,获得良好康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急性脑血栓形成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腔镜在不孕不育中的临床应用及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治疗不孕不育的120例患者,分析其病例资料,总结宫腔镜在不孕不育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20例不孕不育患者中,经宫腔检查诊断,存在子宫腔病变的患者有42例,占比为35.8%,包括:子宫畸形1例、子宫纵膈2例、子宫内膜炎18例、子宫内膜息肉16例、子宫粘膜下子宫肌瘤3例、宫腔黏连2例;输卵管梗阻31例,占比为25.8%。

  • 标签: 宫腔镜 不孕不育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