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空肠营养和营养患者血清泌素水平、喂养相关并发症及营养支持水平的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营养支持获取更多依据。方法选取重症监护室的30例需要肠内营养支持重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喂养组(NG)和空肠管(NJ)喂养组,在进行营养支持第1、3、5、7日喂养结束时检测血清泌素水平(Gas);在每日喂养时每隔4~6小时回抽内容物,进行PH检测;在喂养前和喂养后均进行血清白蛋白(ALB)检测;每日进行APACHEⅡ评分;以喂养1周为终点,收集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NJ组血清泌素水平低于NG组,NJ组PH值高于N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依照允许性低热卡的原则(20~25Kcal/kg)NJ组能较早的达到目标喂养量,但喂养1周后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耐受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NJ组和NG组在反流误吸,潴留,肺炎,消化道出血等喂养并发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周后ALB及APACHEⅡ评分的改善情况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患者经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后血清泌素水平减低,胃液分泌减少。重症患者经NJ肠内营养支持后营养状态有所改善,但尚无足够证据证明其能够改善疾病预后。NJ对NG而言并未发现明显优势,临床判断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需求。

  • 标签: 鼻空肠管 胃泌素 肠内营养 胃液分泌
  • 简介:基金项目科研论文贺科攻1210004Y。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插入法在气管插管患者中操作可行性。方法对98例气管插管需行的患者分为改进组51例,传统组47例,采用两种方法插管,记录一次插管成功率、二次及以上插管率、平均插管时间、插管并发症。结果两组在插管的比较中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新方法对气管插管伴意识障碍病人进行插能提高插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节省护士操作时间,提高工效。

  • 标签: 改进 胃管经鼻插入法 气管插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破伤风患者留置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方法通过对8例破伤风患者插的方法改进,逐步摸索出专科护理经验。结果及时补充营养,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并可适当减少患者的液体输入量,节省住院费用。结论通过对8例破伤风患者插的临床摸索和实践,提高患者插管的成功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破伤风 痉挛 插胃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胃肠减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的 9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均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纳入时间由 2016年 8月开始,到 2018年 8月结束,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胃肠减压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体征缓解时间均明显更短,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

  • 标签: 胃管胃肠减压 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胃肠减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的9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均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纳入时间由2016年8月开始,到2018年8月结束,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胃肠减压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体征缓解时间均明显更短,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胃管胃肠减压 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工”形胶布在新生儿经口留置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经口留置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法固定,观察组采用“工”形胶布固定法,比较两组留置管有效率及率。结果观察组留置管有效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形胶布更能有效增加经口留置牢固性,优于传统的固定法。

  • 标签: 新生儿 留置胃管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骨复位术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对206例闭合性骨骨折患者行内镜下检查及骨复位,206例患者均可观察到骨骨折部位及31例伴有鼻中隔骨折,局部麻醉下复位183例,全身麻醉下复位23例。结果206例患者均一次治愈,随访5个月无复发。结论内镜下骨复位术具有安全,有效,方法简便,复位准确,鼻腔损伤小的特点,有临床应用价值。内镜技术是治疗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鼻内镜 鼻骨骨折 鼻骨复位术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和散治疗痞病肝不和证的疗效。[方法]将78例痞病肝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自拟疏肝和散;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吗丁啉;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4.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疏肝和散治疗痞病肝不和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痞病 肝胃不和证 疏肝和胃散 吗丁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