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卡缩宫素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催产素以及米索前列醇进行防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卡缩宫素进行防治,观察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患者应用卡缩宫素,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快速减少患者的产后出血量。

  • 标签: 卡贝缩宫素 产后出血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氯吡格在临床上主要被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防治中,同时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甚至可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临床医师与患者需对氯吡格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用药过程中做好安全性监测,适当应用联合用药,并选用替代治疗药物。

  • 标签: 氯吡格雷 不良反应 防治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难治性痛风患者应用非诺特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3月-2017年3月,研究对象86例本院收治的难治性痛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3)、对照组(n=43),给予实验组患者非诺特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室生化指标(UA、TC、TG、AKP)。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室生化指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难治性痛风患者应用非诺特治疗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难治性痛风 非诺贝特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在心血管内科治疗成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内收治的拟实施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例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5例,联合组服用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氯吡格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P选择素(PS)水平、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各类MACE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K、AST、LDH、PS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清CK、AST、LDH、P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K、AST、LDH、PS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治疗后随访1年,联合组的MACE发生率为10.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氯吡格在心血管内科中具有保护心肌、减少MACE发生率、降低不良反应的作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心血管内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塞是神经内科的诊疗当工作当中见到的较多的疾病,主要以老年患者比较多见,在治疗方面,主要以营养神经以及溶栓抗凝治疗为主。阿司匹林是治疗脑梗塞常用的药物,氯吡格的主要作用是溶栓和抗凝。本次研究主要对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实际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用分组研究的方法对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阿司匹林与氯吡格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治疗的有效率得以提升。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联合应用能够更好的发挥抗凝的作用,通过抗凝作用使患者的血栓栓塞引起的症状得到改善,研究表明,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两种具有抗凝作用的药物同时应用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当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脑梗塞 抗凝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氯吡格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4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氯吡格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73.8%,前者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周后的心电图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治疗3周后的心电图ST段改善幅度>50%的发生率以及无改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静息心电图缺血改变恢复正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联合阿司匹林对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改善效果以及降低心绞痛发作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厄沙坦采用不同给药时间用于高血压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厄沙坦治疗,观察组于夜间8点给药,对照组于晨间8点给药。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杓型高血压比例显著升高,且夜间平均血压控制效果更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其他时间段血压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厄沙坦夜间给药更有助于促进非杓型血压转变为杓型血压,保持夜间血压平稳,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非杓型高血压 厄贝沙坦 给药时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前列地尔与厄沙坦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两组。单一组单纯给予厄沙坦治疗,联用组则采取前列地尔与厄沙坦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清除情况、尿素氮水平、24h尿蛋白水平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压指标的差异。结果联用组患者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清除情况、尿素氮水平、24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用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清除情况、尿素氮水平、24h尿蛋白水平改善幅度更大,与单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用组血压水平降低幅度更大,与单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与厄沙坦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确切,可有效降压,改善患者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前列地尔 厄贝沙坦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卡缩宫素结合缩宫素对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自然分娩产妇96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产妇人数相同(各48例),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分娩后肌肉注射常规缩宫素,实验组产妇在胎儿分娩后在肌肉注射常规缩宫素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卡缩宫素,对两组产妇产后两小时内出血量、血压以及心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两小时内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产后血压以及心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自然分娩后在肌肉注射常规缩宫素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卡缩宫素对与预防产后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的同时加强宫缩效果,无心肌缺血与心率过快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自然分娩 缩宫素 卡贝缩宫素 产后出血 临床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循证护理干预用于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66例患者均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入院,进行单双号分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于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 标签: 房颤 脑栓塞 循证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氯吡格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4月15日至2017年5月20日来我院接受救治的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04例患者分为单纯组(52例,应用氯吡格治疗)、联合组(52例,应用氯吡格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研究对比单纯组和联合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96.15%)相比单纯组(75.00%)明显更高,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15.24±2.78)分相比单纯组(21.65±2.46)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氯吡格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切实可行,有助于增强疗效。

  • 标签: 氯吡格雷 前列地尔 急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