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虚拟实验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选取我校大专学员8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名,采用常规生理学实验教学,观察组40名学生则在此基础上接受虚拟实验模式。结果经虚拟实验教学,观察组同学的教学质量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分析,观察组同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虚拟实验教学应用于生理学实验授课中,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较好,且学生的认可程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理学教学 虚拟实验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是目前广泛关注的热点。文中介绍皖南医学院法医学院在该方面的改革与实践。结合教师科研进行实验教学内容的科研课题化探索,通过系统化地课程内容设计在实验内容中加入科研的综合性要求,在实验多个环节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多年的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实验教学 科研能力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慢性鼻窦炎患者使用经鼻镜鼻窦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来到本院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患者132例,全部患者都实施围手术期处理,采用经鼻镜鼻窦手术展开医治。然后判定医治效果。结果痊愈69例(52.27%),好转54例(40.91%),无效9例(6.82%),整体有效率为93.18%。结论在开展慢性鼻窦炎治疗的时候,实施经鼻镜鼻窦手术,医治效果较为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医学的发展,在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也展开了教学实验。作为医学专业的大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如何使其更有效的学习,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达到教学实验目的。

  • 标签: 高校化学 教学模式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关节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跟骨关节骨折患者共56例,应用跟骨外侧扩大L形入路进行手术复位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根据临床治疗效果,对手术细节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所有患者在伤后6-10天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0分钟,出血量95ml,手术切口皮缘部分坏死3例,切口不愈合3例,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40足,凉16足,可5足,优良率92%。结论外侧扩大L形入路手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效果确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外侧扩大L形入路 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骨折
  • 简介: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在现有政策基础之上,着力消除阻碍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努力实现准入、运营和监管等方面政策平等,并提出了多项具体举措。在鼓励社会办医发展的形势背景下,是否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医生将要考虑“走出来”?

  • 标签: 医生 社会办医疗机构 体制 国务院办公厅 政策基础 公立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孤立结节的高分辨CT征象在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经高分辨CT检查发现肺孤立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良恶性肺孤立结节中各高分辨CT征象的发生率。结果恶性肺孤立结节组的毛刺、分叶、血管集束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肺孤立结节组,卫星灶、钙化发生率则小于后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分辨CT有助于显示肺孤立结节的形态特征,毛刺、分叶、血管集束、卫星灶、钙化可作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肺内孤立结节 高分辨 CT征象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基础检验学综合实验考核模式。方法现代的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的一种合作式教学方法。学生依据学习到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自身的技能来进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实验,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自我改进和创新实验,最终达到完成实验的目的。实验结束完成以后,学生之间进行分组讨论各自的实验,老帅进行指导工作,学生就可以完成自己的实验1结果将学生进行调查和考核之后,临床基础检验学综合实验的考评模式和教学的成果在学生群体中反响热烈,进行临床基础检验学综合实验的学生相对于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模式来说,前者学生的成绩得到显著的提高。进行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成绩的评价模式为,采用老师的评价和小组成员的评价以及全体小组的评价方式,老师的评价占据20%,小组成员的评价占据20%,全体小组的评价占据60%。这种评价模式不仅可以起到鼓励优生的作用,更加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念。结论在我国现代的医学专业本科教学书本里面,增加临床基础检验学综合实验,不仅有助于强化医学实验的教学成果,还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整体素质。

  • 标签: 临床基础检验学 综合实验 考核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腔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结石性脓肾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40例)实施脓肾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60例)实施腔泌尿外科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后,对比其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的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为结石性脓肾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腔泌尿外科技术具体进行,获得了较高的临床治疗效率,安全可靠且并发症少。

  • 标签: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 结石性脓肾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会阴侧切口皮美容缝合法与临床护理。方法基于本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5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会阴侧切口缝合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将这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会阴侧切口皮美容缝合法,并且实施舒适护理)和对照组(采用会阴侧切口间断缝合法,并且实施常规护理),两组各7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75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75例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7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的优于对照组7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84.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阴道分娩初产妇进行会阴侧切口皮美容缝合术并给予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而且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会阴侧 切口 皮内美容 缝合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的需要,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髓内固定治疗,对另外64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并对2组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得出,在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负重时间、切口长度的对比方面,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然更低(P<0.05),且观察组的术后总优良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方面,相比于骨近端髓内固定治疗方式,当前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方式治疗后的并发症较少,利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性锻炼的进行,总体疗效更好。是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应推广使用。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110例8月龄婴幼儿麻疹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0例8月龄婴幼儿麻疹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例患者均出现了发热情况,110例中6月前出现麻疹的为28例,6月后出现麻疹的为82例;有78例婴幼儿麻疹患者出现了并发症情况,平均住院天数为(5.01±1.22)d,所有病例预后良好。新生儿麻疹病毒IgG抗体效价和6个月-8个月婴儿麻疹病毒lgG抗体效价存在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0例8月龄婴幼儿麻疹患者中6月后的发病率较高,并发症以心肌、肝脏损害为主。育龄妇女在孕前接种麻疹疫苗,可以提高母传抗体的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婴幼儿 荨麻疹 临床分析
  • 简介:我国医疗资源配置长期失衡,基层医疗卫生配置短缺。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情况,必须加强建设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而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建设生动力不足,因此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其内生动力。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建设生动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外部压力情境和内部激励情境两方面探讨提升其内生动力的措施。

  • 标签: 基层医疗卫生人才 内生动力 外部压力 内部激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营养规范化护理对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危重症患者,分成两组。40例分成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护理;40例分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肠营养规范化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肠道不良反应以及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营养规范化护理应用于危重症患者可以显著减少患者预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感染的发生率,护理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 危重症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大肠息肉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2%,此外对照组和实验组中患者满意度平均得分分别为82.4分、97.3分,可见实验组中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治疗大肠息肉安全、有效,手术期间进行精心科学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大肠息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与MRI诊断肝局灶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来我院检查肝局灶性病变患者100例。100例患者均采用CT和MRI检查,观察两种方法检查效果。结果CT诊断率为31.00%,MRI诊断率为81.00%,CT诊断率明显低于MRI诊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一般采用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检查肝局灶性病变,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CT检查也存在局限性,再结合MRI诊断结果更准确,为临床治疗治疗肝局灶性病变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CT检查 三期增强扫描 MRI平扫 增强扫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鼻镜下鼻窦开放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慢性鼻窦炎行鼻镜下鼻窦开放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出院时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评分(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使护理工作更加全面并减少鼻镜手术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了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鼻窦开放术 鼻内镜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消化道息肉是指隆起于胃、肠黏膜上皮,并向胃、肠腔突出的局限性病变,许多消化道息肉是一种癌前期病变1,因此,临床一经检查发现,就应及时切除息肉,以防止癌变。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主要方法,可避免开腹或腹腔镜手术,体表不遗留手术疤痕,具有损伤小、费用低、术后疼痛少、恢复快等优点2,倍受患者的喜欢。本文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进展进行综合叙述。

  • 标签: 消化道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适应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颅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各40例的两组,对照组行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微创穿刺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就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施以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则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血肿可有效清除血肿,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穿刺碎吸术 脑出血 颅内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