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前访视与心理诱导对患者术前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患者118例,采用随机划分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模式与术前访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心理诱导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压、心率变化以及护理后心理状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值均正常,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患者护理中给予术前访视、心理诱导等护理干预方法,对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应激反应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诱导 术前访视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胆囊手术护理术前访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治疗的98例胆囊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未进行术前访视,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进行术前访视,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在术前访视护理前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α=0.05,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显著,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α=0.05,P<0.05),且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患者的心率与血压增高明显。结论术前访视在胆囊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有效消除了患者的疑问,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胆囊手术护理 术前访视 效果 心理压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系统化术前访视模式对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手术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分成两组,其中21例为观察组,均采用系统化术前访视模式进行术前访视;另外21例为对照组,均采取常规术前访视;对两组术前和入室后的SAS和SDS评分、血压、心率等进行比较,并在术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率。结果术前两组的SAS和SDS评分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入室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36.5±8.2)分、(43.4±8.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1.4±8.9)分、(53.7±7.6)分(P<0.05)。术前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入室后两组的舒张压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和心率(125.1±12.3)mmHg、(79.6±10.8)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130.8±16.2)mmHg、(87.3±18.5)次/min(P<0.05)。术后两组的护理总满意率相比观察组(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7%)(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采用系统化术前访视模式进行术前访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以使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系统化术前访视模式 术前访视 手术患者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前访视以及关爱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人5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病人则接受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麻醉前的不良心理反应方面观察组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访视以及关爱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病人的满意率,同时降低麻醉之前的不良反应,可以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术前访视 关爱护理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手术室护理中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研究组,将术前访视及关爱护理作为关键在手术室护理中予以护理;选择同时间段来院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手术常规护理程序和要求予以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前不良心理情况和术后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护理满意度(97.4%)明显比对照组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显著少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将术前访视以及关爱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改善患者手术前的焦虑、抑郁心态,强化其治疗信心,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且满意的效果,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与大力推广。

  • 标签: 关爱护理 手术室 术前访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化沟通模式(CICARE)在心脏介入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月实施心脏介入全麻手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ICARE沟通模式行术前访视,建立术前访视CICARE沟通程序,应用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6个步骤落实访视,观察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流程化沟通模式访视实施后患者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CARE沟通模式使术前访视变得规范、有序,提升了护士的沟通能力,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手术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达到治疗性沟通的目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流程化沟通模式 心脏介入手术 全麻患者 术前访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前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收治37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37例患者痊愈21例、基本痊愈13例、有效3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精心、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能有效的提升该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术前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术前术后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胃癌患者6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将术前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术前术后行病情观察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88.23%、并发症发生率14.70%、平均住院时间(15.21±2.81)d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术前术后护理以及病情观察,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胃癌 术前术后 病情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于2012年07月-2013年07月收治的46例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其护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经验总结,方便日后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不断优化。结果本次试验中的46例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患者,经过有效的临床护理工作开展和实施后,患者都康复出院。同时患者在术前术后进行护理后,其不良症状的发生率非常低,患者在出院后也养成了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助于其身体体质的不断增强。结论术前术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患者的护理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各项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探讨 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前的肥胖状态对术后远期翻修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行THA的患者418例,其中男性262例,女性156例,以术前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将患者分为肥胖组(BMI≥30kg/m2)和非肥胖组(BMI〈30kg/m2),比较两组患者THA术后远期翻修情况的差异。结果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患者THA术后5年人工关节翻修率分别为5.4%和3.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患者THA术后10年人工关节翻修率分别为15.5%和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A术后10年,肥胖组患者的翻修风险是非肥胖组患者的2.12倍(OR=2.12,95%CI为1.13~3.98);肥胖组患者因髋臼和(或)股骨假体松动而行翻修手术的风险是非肥胖组患者的2.63倍(OR=2.63,95%CI为1.03~6.77)。结论THA术前肥胖会增加术后远期翻修率。

  • 标签: 肥胖 全髋关节置换术 翻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在治疗中术前术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50例在我院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在术前行超声和DS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术前术后诊断颈动脉狭窄准确率,颈动脉狭窄处内径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狭窄处峰值流速比值(PSVICA/PSVCCA)的水平。结果超声和DS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动脉狭窄处内径大于术前,EDV、PSV、PSVICA/PSVCCA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了解颈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术前术后的评估提供指导,并且可预防脑卒中发生,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超声 诊断价值 术前和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前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其康复效果的具体作用和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3月将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分组护理,研究组均在术前采取综合护理以及干预,对比组所有患者则只进行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顺利排尿比例显著高于对比组,术后第4周康复训练计划完成优良率显著优于对比组,术后Harris评分显著优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科学的术前综合护理以及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全髋关节 综合护理干预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需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从术前开始进行全面护理。结果术后实验组的并发症数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更好地照顾,全程的服务内容降低了患者的焦虑,帮助患者术后康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前焦虑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对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前来就诊的60例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平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术前术后全面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实验组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打的满意度,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在结石性当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石性胆囊炎 糖尿病 术前术后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产后访视作为孕产妇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内容,能够在施行的过程中发现产褥期中产妇和幼儿身边存在的健康问题,从而做到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产褥期保健常识教育,从而加快产妇身心的恢复,进而保证和促进婴儿健康成长。

  • 标签: 产后访视 产褥期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眼科术后患者采取日常护理管理措施的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将我院收治的12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前提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的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上对接受日间手术的眼科患者实施日常护理管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在临床上的治愈率,在临床上具有更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眼科,日间手术,术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32例肝癌介入治疗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告知手术过程和术中配合方法进行术前评估、训练、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给予有效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通过专业化护理,32例病人术前情绪稳定,术中配合得当,治疗过程顺利,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介入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创伤小、适用范围广、疗效确切等优点。术前心理护理,准备,术中的配合,术后观察及时处理各种不适实是使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研究产后访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影响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