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访视对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住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5例患者,将出院日期为单号的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访视护理;将出院日期为双号的33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比较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的差异。结果出院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1),实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以跨理论模型为依据制订的家庭访视干预与常规家庭访视教育相比,能够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此干预方法值得在社区患者健康教育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跨理论模型 家庭访视护理
  • 作者: 冉光银黄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家庭访视式延续护理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的护理方式一致,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接受电话回访,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接受家庭访视式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测评结果均有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改善效果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指数、生理功能指数和社会功能指数评分结果均有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指数、生理功能指数和社会功能指数评分改善效果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访视式延续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各项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护士家庭访视对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78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人,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管理,干预组按照本研究设置的社区护士家庭访视方案实施护理干预,包含照顾者培训、发放《失智症照顾者手册》及电话随访等,为期3个月。观察两组照顾者干预前后照顾负荷及生活质量得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照顾负荷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家庭访视能够减轻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的照顾负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失智症 老年痴呆症 社区护理 家庭照顾者 家庭访视 照顾负荷
  • 简介:目的分析基于安全用药评估的预防性家庭访视在多病种老年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2016年1月开始对出院并存两种以上慢性疾病老年患者实施基于安全用药评估的预防性家庭访视,选择预防性家庭访视实施前(2015年7月~12月)为对照组和实施后(2016年1月~6月)为试验组,各55例。比较两组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安全用药知信行评分和延续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安全用药评估的预防性家庭访视对多病种老年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安全用药知信行水平及延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延续护理 家庭访视 安全用药评估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规范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相关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管理自我效能感测评量表,对福州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38例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管理自我效能感得分为(109.77±14.0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入院次数、文化程度、负性情绪、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和创伤后成长是肺癌患者术后康复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可解释40.1%的变异。结论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管理自我效能感水平有待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时要注重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改善其主观幸福感,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肺肿瘤 康复 自我效验
  • 作者: 王欣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生命质量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主诉疼痛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受,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以确诊为早期宫颈癌的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63例和干预组64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包括成立家庭护理团队、制订完整的家庭护理计划、定时开展疾病健康教育、鼓励家属共同参与。结果家庭护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术后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均较对照组提高(P〈0.01或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应用于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能够提高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利于患者康复和家庭和谐。

  • 标签: 家庭护理 宫颈癌 生活质量 家庭功能
  • 简介:我国的剖宫产率高达46.2%[1];某些地区的剖宫产率甚至高达70%以上[2]。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比例日益增加~([3-4])。Craigin~([5])提出:"1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的原则。中国的剖宫产率将持续上升。近年来,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行阴道试产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一系列证据都揭示,剖宫产术后行阴道试产对大多数妇女而言具有可行性,其成功率为50%~85%~([6-8])。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指征评估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4例肝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治疗配合程度、术后疼痛程度,并统计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配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级疼痛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级疼痛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配合程度,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术后生存率。

  • 标签: 整体护理 肝癌 介入治疗 生存率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艾灸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WebofScience、EBSCOhost等数据库中关于艾灸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16年4月。严格质量评价后,对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观察组(艾灸+常规护理)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短[MD=-12.82,95%CI(-16.50,-9.14),P〈0.00001]、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MD=-15.56,95%CI(-22.60,-8.51),P〈0.0001]、排便时间短[MD=-15.41,95%CI(-20.45,-10.37),P〈0.0000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率高[OR=6.23,95%CI(1.71,22.72),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能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艾灸 胃肠功能 并发症 肠鸣音恢复时间 首次肛门排气 排便时间
  • 简介:介绍轮椅加装俯卧位支架的制作方法及其在眼科术后患者转运中的应用。在普通轮椅的扶手前各安装1个倒"L"型可升降支架,在右侧的支架上安装1块可旋转搁板,搁板中央有1个三角形孔洞,可保证眼科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呼吸道畅通的同时,确保眼部伤口不受压迫,并可根据患者的体型调整搁板的高度。

  • 标签: 轮椅 俯卧位支架 体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住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各58例.2组患者均接受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治疗,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视力水平、眼压、患眼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变化、对青光眼认知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综合护理组眼压低于常规护理组,舒张期血流速峰值和收缩期血流速峰值均高于常规护理组,阻力指数低于常规护理组,青光眼知识、药物依从性、生活方式和习惯及总体认知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症状和视功能、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精神心理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对青光眼的认知水平、改善眼部血流状态、降低眼压,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青光眼 眼压 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科2013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静脉营养支持。观察组术后24h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术后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消化道系统肿瘤/外科学 肠内营养
  • 简介: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对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0例,将2015年6月-2015年12月200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6年6月20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围术期护理,比较2组术后伤口感染率和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院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对预防术后伤口感染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医院院感控制具有重要囊奠.

  • 标签: 围术期 护理 术后 伤口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喉癌全喉切除术后病人食管发音训练效果。[方法]选择喉癌行全喉切除病人40例,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进行食管发音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成功食管发音18例(90%),无食管音而最终失声2例(10%),成功发音病人中语言清晰、连贯性好的12例,能简单说词的6例;对照组能完成日常简单生活交流的仅有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72,P〈0.01)。[结论]全喉切除术后食管发音训练成功使病人对术后生活充满了希望,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喉癌 全喉切除术 食管发音训练 效果 生活质量
  • 作者: 解维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食管气管瘘的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未实施全面护理前的4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食管气管瘘的原因,比较两组患者食管气管瘘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共计发生2例食管气管瘘,占5.%;对照组40例患者中,共计发生6例食管气管瘘,占15.%;经统计学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食管气管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气管瘘的发生原因与术中操作和吻合技术、吻合区局部条件、术后处理及患者自身因素有关。结论:全面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食管气管瘘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作者: 颜美颜春利刘学萍黄承锁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评价强化心理护理效果,分析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特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共收治恶性脑肿瘤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42例,均按照路径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心理护理,包括落实心理状态评估与理性情绪疗法、指导躯体情绪调节、加强日常管理。结果:化疗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化疗前,观察组2个周期后低于化疗前、1个周期后,化疗后低于2个周期后,2个周期后、化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化疗不同阶段存在一定差异,在化疗前患者焦虑水平达到巅峰,开展强化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评估在改善术后活动性疼痛管理质量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数字评定法(NRS)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观察组采用中文版功能活动评分法(FAS)和NRS评分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比较两组术后24h静息时和功能性活动时NRS评分,记录两组FAS分级情况、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静息时NRS评分、活动时NRS评分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术后FAS疼痛分级以及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结合NRS进行疼痛护理评估,可以有效减轻手术患者术后活动性疼痛感,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后疼痛 疼痛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呼吸功能锻炼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予以综合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d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和1s用力呼气量、胸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7d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和1s用力呼气量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食管癌患者提供综合呼吸功能锻炼,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改善肺功能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食管肿瘤/外科学 呼吸锻炼
  • 简介:[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小儿视网膜病变术后照顾者情感状况及照顾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90例视网膜病变患儿的照顾者分为对照组(n=94)和干预组(n=96),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选用一般资料问卷、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AC)、照顾者行为问卷,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对两组照顾者进行测评。[结果]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照顾者的PAC总分为(28.70±1.68)分、照顾行为总分为(40.50±0.51)分,对照组PAC总分为(20.37±1.13)分,照顾行为评分为(37.17±0.6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授权教育有效提升了视网膜病变术后患儿照顾者的照顾行为水平及心理积极感受度,利于患儿术后康复。

  • 标签: 授权教育 视网膜病变 照顾者 照顾行为 积极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