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的发掘为近年来考古研究的一大热点,关于其中乐舞壁画的研究成果尤其丰硕。对于其壁画内容,目前学界比较公认的看法是散乐(故本文称其为散乐图)。2013年4月,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在宣化古城北的山麓下、距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约1000米处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已被破坏的壁画墓,并集体撰写了《河北张家口宣化辽金壁画墓发掘简报》一文,发表于《文物》2015年第3期上。

  • 标签: 壁画墓 散乐 辽金 考论 发掘简报 文物保管
  • 简介:敦煌莫高窟与音乐有关的洞窟220个;西千佛洞7个;安西榆林窟20个;东千佛洞3个;水峡口1个;肃北五个庙2个。共计250多个,约占整个洞窟的一半。这么多与音乐有关的洞窟,充分表明了音乐在石窟艺术中的地位重要。佛教活动需要音乐,佛教石窟壁画也需要音乐,...

  • 标签: 敦煌壁画 八字形 观无量寿经变 复合式 排列形式 乐伎
  • 简介:甘肃安西榆林窟共有洞窟四十二个,有伎乐的洞窟大约十六个,其中:唐代二个,五代八个,宋代四个,西夏二个。这为探讨。研究古代石窟音乐艺术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形象资料。榆林窟壁画反映出的音乐形象,与敦煌壁画的音乐形象基本上是一致的.虽然在乐器种类和乐队规模、排列形式等方面,不及敦煌壁画所反映出的那么众多、宏伟。但是,从四十二个洞窟就有十六个与音乐有关的洞窟这一比例来看,音乐艺术还是相当突出的。同时,出现了拉弦乐器类——胡琴这一稀有乐器和编磬等乐器,这就更显得其价值和意义的重大。

  • 标签: 榆林窟壁画 伎乐图 敦煌壁画 安西榆林窟 排列形式 拉弦乐器
  • 简介:敦煌壁画共有乐器图像6300多件.其中打击乐器1800多件.吹奏乐器2700多件,弹拨乐器1700多件,拉弦乐器5件.涉及不同乐器约70多种,形成了丰富、多样、灵活、古朴的组合特色。敦煌壁画乐器组合与敦煌壁画乐队排列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体现了乐工所持奏的乐器.后者体现了乐工所坐的位置。为研究我国传统乐器组合的产生、形成及其发展具有较高的史料参考价值。

  • 标签: 敦煌壁画 乐器组合 主要特征 艺术价值
  • 简介:精忠庙在北京外城的胡同里。该庙已于上世纪50年代被拆除,存地名"精忠庙街",现称"精忠街",在天坛路北侧,属崇文区。

  • 标签: 北京 考述 壁画 戏曲 50年代 崇文区
  • 简介:<正>敦煌,汉代为河西四郡之一,地处杨关大道的要隘,是丝绸之路上的吞吐口。千百年来,成为我国从内地经新疆到印度、波斯、(即今伊朗)希腊、罗马等国的枢纽,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在敦煌县城东南二十五公里,座落在鸣沙山的峭壁上,面对三危山。它开凿于公元366年的东晋时代(前秦建元二年),一直修建到十四世纪(约在公元1370年前后),延续了一千年左右,到唐代武则天时期(685—704),莫高窟已经有一千多个洞窟,后经长期的自然与与人为的破坏,现仍保存有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开凿的石窟492个,排列成南北向,上下蜿

  • 标签: 组合形式 观无量寿经变 敦煌壁画 中西文化交流 敦煌莫高窟 壁画艺术
  • 简介:本文探讨了古代女性红妆的起源、发展、材料等,列举了唐代敦煌壁画中女性红妆的分类,并分析了唐代红妆盛行的原因和时代背景。红妆作为女子特有的妆饰环节,是和时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观念、社会风气、多元文化相关联的。唐代敦煌壁画中女性形象的面部红妆其实是中原风格、敦煌本土元素、西域和外来风格的融合和嫁接,它从侧面体现了唐代敦煌女性的生活和社会地位的变化。

  • 标签: 唐代 敦煌壁画 女性红妆
  • 简介:巴中南龛石窟历史悠久,雄伟壮观,其始建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后世不断增镌,形成了今日规模宏大的南龛石窟。巴中南龛石窟是隋唐时期佛教文化盛行的产物,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为深入了解这一巴中古文化的历史见证,本文将从南龛石窟的表现形态和审美风格进行研究阐述。

  • 标签: 南龛石窟 表现形态 审美风格
  • 简介:敦煌莫高窟这片华丽、庄严而又神圣的土地,孕育了飞天艺术的诞生。而飞天中的琵琶艺术,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象征。研究贯穿于整个敦煌乐舞文化的中琵琶艺术,对我们更全面的认识琵琶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敦煌飞天 琵琶艺术 思考
  • 简介:<正>稷益庙位于山西新绛县(古称绛州)西南之阳王,俗称阳王庙,离绛州古城二十公里。稷益庙重修于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始建朝代不详。碑文记载:罔知肇自何代,元至元重修。现存正殿宽六间,坐北向南,进深六椽二间,殿内东西南三壁皆绘有巨幅壁画,约计130平方米有余。北面原为泥雕塑像群已毁无遗。画的作者是翼城画师常儒和儿子常(耒来)、常耜、门徒张絪,绛州画师陈圆和侄子陈文、门徒刘崇德等。创作完工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距今已473年了。壁画绘百官、农民朝圣,后稷、伯益传说故事,农村生活习俗及山川园林美景,并采用了

  • 标签: 生活习俗 壁画 丝弦 山西 祭祀 绛州
  • 简介:<正>四、乐器的编制和它的年代除了“飞天”一类的壁画以外,各种音乐场面上出现的人员至少是两人,或者是三人、四人、多则七人(?)、十四人。除了舞踊塚的十四人组成的舞乐图以外,无论是室内乐还是室外乐,其演奏人员没有什么区虽。到第二人为止是用一种乐器相对而坐或站立合奏的场面,其他则是相互合奏别的乐器。从“河

  • 标签: 高句丽 弦乐器 壁画 鼓吹乐 音乐舞蹈 古代中国
  • 简介:2001年7月至9月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西安东郊汉森寨九街坊黄河机械制造厂12号住宅楼基建工地发掘了一座元代壁画墓,并在《文物》2004年第1期上发表了《西安东郊元代壁画墓》的发掘报告,其中的一幅《散乐图》为研究元代墓室壁画的艺术风格和元代散乐在西北地区的流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图像资料。

  • 标签: 西安市 壁画墓 散乐 考论 文物保护 发掘报告
  • 简介:云冈石窟第12窟中雕刻的“吹笛”类乐伎,笛头吹口处有凸起如“觜”,笔者认为此类乐伎演奏的乐器应为“义觜笛”。通过史料文献的考证,“义觜笛”是唐以后对“胡篪”的别称。西凉乐乐器“义觜笛”多处雕刻在云冈石窟中,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唐朝时期少数民族音乐逐渐渗入宫廷,使之相互融合,形成多民族音乐文化交融的繁华景象。

  • 标签: 云冈石窟 义觜笛 民族融合
  • 简介:敦煌石窟中,凡有《阿弥陀经变画》《观无量寿经变画》和部分《药师经变画》的壁画大都有一种鸟身人首的“迦陵频伽”乐伎遣像参与,并与乐队与舞蹈造像同时显现。目前,学术界有关敦煌壁画中迦陵频伽伎乐的研究成果大多限定在迦陵频伽造像的来源和流播,或其与佛经的关系研究等方面,鲜有就此造像所蕴含的佛教音乐观念与唐代佛教音乐美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成果。求从敦煌壁画在蛊唐、中唐和晚唐三个时期迦陵频伽遗像的图像学意义出发,探讨其与相关佛经及佛教净土宗的关系,以及其在唐代佛教音乐美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有助于学界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 标签: 敦煌壁画 迦陵频伽 阿弥陀经变画 观无量寿经变画 唐代佛教音乐美学
  • 简介:1991年11月,山西平定县姜家沟村的南砖厂,工人们在爆破取土时,无意中发现了两座古代砖室墓葬,遗憾的是因爆破而墓室遭到损坏,已无法了解墓葬的全貌。所幸墓室彩绘人物壁画尚存,这就给人们提供了鉴赏和研究的机会。为了保存壁画,县文管部门已将壁画切割取回,收藏于县文管会内。1992年7月间我返回故里,曾蒙接待观赏,可惜天近黄昏,壁画又以塑料薄膜包

  • 标签: 壁画 宋墓 墓葬 山西 平定县 孔子
  • 简介:敦煌壁画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是中西方绘画艺术融合的典范。吸取异域技法在传承中不断融合进行创新和发展最终形成独具个性的敦煌壁画艺术。CG插画作为外来的艺术表达形式也是当今数字时代的主流绘画方式,势必将不断深入发展进而扩大其应用领域,将民族艺术形式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来继承和表达。通过对这些蕴藏着丰富内涵的壁画进行发掘,从构图形式、色彩、线描、情感的角度着手分析,深入探析其中的表现技法和艺术价值,对传统的表达技法做出一些归纳和总结,运用现代的CG插画技术进行传承、运用和创新是本文主要论述的内容。

  • 标签: 敦煌壁画 CG插画 融合
  • 简介:<正>沁源县位于晋东南西北隅的太岳山东麓,系沁河发源地,故名。该县东临沁县,西傍古县、霍州,南毗屯留、安泽,北连介休、平遥,县境四周环山,西北高而东南低,民国版《沁源县志·山川》言:"沁源环邑皆山,沁水汇流,峰峦合拱。"1善朴村在沁源县北部赤石桥乡一处山坳中,现有居民100余户,500多人,大姓为

  • 标签: 沁源县 善朴 朴村 四杰村 花碧莲 屯留
  • 简介:箜篌变异形态考辨──新疆诸石窑壁画中的箜篌种种李玫在新疆石窟壁画中十分醒目的乐舞形象既是佛教艺术中美的代表作品,又是繁盛的西域,尤其是龟兹乐舞生活的折光写照。对佛教壁画艺术的研究,也是对古代龟兹社会艺术生活状况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疆地方曾是古代东西...

  • 标签: 箜篌 变异形态 弓型 龟兹人 乐器 印度
  • 简介:龙王庙是陕北乡村举行龙王信仰仪式和祈雨活动的主要场所。现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现横山区)一些村庄中仍保留有不少旧的龙王庙,如赵石畔镇的壑则墕村、塔湾镇的付园则村、石井村三处龙王庙均为清代所建,其建造特点除了都是窑洞式建筑外,在庙内两壁都绘有“龙王出宫布雨”和“龙王布雨回宫”壁画,画中的龙王仪仗队列绘有鼓吹乐人形象。各庙中的壁画内容基本一致,绘制风格各有特点,乐人服饰大致相同,使用乐器有所差别。

  • 标签: 榆林横山 龙王庙 壁画 乐人形象
  • 简介:始于北凉时期的敦煌石窟经历北魏、西魏、北周、隋之后,在唐代到达顶峰。期间,所留存下与音乐题材相关的洞窟多达215个。这些音乐壁画图像是乐人们在当时的真实写照,形象地反映出北凉至唐代500多年间的音乐变迁轨迹。目前我国对这一时期的音乐现象较多的是从历史文献展开讨论,而敦煌壁画中的乐队排列的历史变迁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视角,它是南北朝至唐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缩影。本研究试图对这一时期洞窟中的乐队形态进行基础性的调查,从而对乐队排列结构的考察、数量的统计中,揭示出不同时代的变迁规律及历史特征。以补充我国历史上文字记载的不足。

  • 标签: 敦煌壁画 乐队排列 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