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正>1993年通过的《公司法》经1999年、2004年,特别是2005年大刀阔斧的修正之后,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对制度设计中的股东契约自由、公司股东分期缴纳出资、公司董事和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约束与激励、废除转投资限制、公司债权人的保护、弱势股东适度保护、瑕疵公司决议及其司法救济机制、公司治理、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特殊类型公司、公司并购重组等内容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规定。

  • 标签: 出资义务 公司债权人 契约自由 解散公司 抽逃出资 非货币财产
  • 简介:<正>各国立法普遍允许商誉(Goodwill)出资。而就此问题,目前我国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意见,也没有被我国公司法采纳。本文将探讨商誉如何出资,才能既实现其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又防止不当法律规制可能产生的弊端。一、商誉作为现物出资的适格性现物出资,指发起人和新股认购人以向公司交付金钱以外的出资换取股权的出资方式。现物很容易被过高估价,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各国公司法对现物出资都规定有相应的保证措施。一般将现物出资的标准概括为这样五个方面:确定性、现存性、价值评估可能性、有益性及独立转让性。

  • 标签: 出资方式 受让人 适格性 债权人利益 出资义务 风险负担
  • 简介:<正>一、无形资产出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所谓无形资产出资,是指以无形资产为资本而设立公司的法律行为。无形资产出资,既是权利人最大化实现无形资产价值的内在追求,也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据资料显示,20世纪初,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为20%左右,到了五六十年代为40%~50%,20世纪末期则上升到了80%左右。在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5%以上,而传统产业中建筑业为14%、汽车工业仅为4%。由此可见,以创新技术为代表的无形资产作为企业创设的独特资本形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增长模式,而且正在拓展和创新国家之间的竞争方式。正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发表的报告中所陈述的那样:"今天,各种形式的知识在经济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无形资产投资的速度远快于有形资产的投资,拥有更多知识的人获

  • 标签: 资产出资 内在追求 高新技术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 汽车工业 竞争方式
  • 简介:对于现行的公司股东出资义务制度,理论界虽有不少置疑和反思,但缺少对该义务合理性的基础分析。本文以股东出资义务与资本充实、交易安全、公司治理结构等法律价值的关系为切入点,从法学、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公司法实践层面深入探讨了该问题,对现行制度进行了解剖和批判,并尝试对出资义务的合理边界作出质与量的界定。

  • 标签: 股东出资义务 公司资本制 交易安全 公司治理 博弈
  • 简介:无形资产具有资本性。我国无形资产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粗糙到逐步细化的过程。但是,我国关于无形资产作为出资物的现行法规定有许多缺陷:公司法只规定了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为出资的适格物,而对商誉等具有广泛意义的无形资产未予认可;关于无形资产出资程序的立法存在较大的缺陷;在无形资产出资的法律责任方面,现行法律规定存在轻民事责任,重刑事、行政责任的倾向。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无形资产凸显其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有必要针对上述缺陷,运用法律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和理论,提出完善我国无形资产出资立法的思路和途径。

  • 标签: 资本 无形资产 出资程序 法律责任
  • 简介:民法中的物权公示(登记)制度与公司法中的资本法定制度是有冲突的。对物权变动本身与物权的原因行为不加区分也是有害的。特别是在出资人已经实际交付了用于出资的土地,但由于种种原因未办理过户手续的情况下,就简单地作出出资不成立的结论,更是不正确的。因此,反思物权公示制度的价值及其意义,正确理解公司资本法定制度的内涵,对理解和把握以土地使用权向公司出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公司 物权公示 资本制度 土地使用权
  • 简介:<正>长期以来,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主要价值在于强化交易安全、维护债权人利益。这种观点也成为我国公司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我国《公司法》对股东出资形式的规定对此也有着明显体现。但,严苛的资本制度,并未很好地保护交易安全及债权人利益,反而,抑制了资本的自由逐利空间。在当今域外各国公司资本制度逐渐走向宽松、灵活的背景下,从公司的商事本质出发,认真审视和检讨我国现行的股东出资制度,进而做出有利的制度安排极为必要。一、商事理念下我国公司股东出资形式的检讨

  • 标签: 股东出资 公司资本制度 债权人利益 出资形式 出资义务 非货币财产
  • 简介:与其他出资方式不同,技术出资的本质是权利出资而非成果出资,技术出资标的具有不确定性且公司只能虚拟占有,出资技术价值的判断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公司法有必要对技术出资进行特殊的规制。我国现有技术出资立法不但不能有效地保护当事人利益,而且成了技术出资的人为法律障碍。为了保证"知本"顺利资本化,有必要系统地构架我国的现物出资制度,在现物出资主框架下针对技术出资的特点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 标签: 技术出资 虚拟占有 现物出资
  • 简介:<正>作为一种概括执行程序,破产程序是民事强制执行程序的补充,两者共同维护着债权债务秩序的稳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却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形:法院在对债务人强制执行的过程中,另一法院受理了对同一债务人的破产申请,从而引起破产程序与民事

  • 标签: 破产程序 民事执行程序 《破产法》 破产案件 破产申请 债务人财产
  • 简介:<正>现代破产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通过公司重整、债务重组等司法挽救的手段,使处于困境中的债务人企业复苏。破产重整制度能够使资不抵债的企业免于破产宣告,避免公司解体可能造成的社会动荡;是对传统破产价值取向的改革与升华,充分反映了现代破产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重整程序实施的成功会为债权人及债务人带

  • 标签: 破产重整 银行债权 破产法 债权人利益 破产宣告 债务人财产
  • 简介:一、对著作权行政调解功能的重新认识著作权行政调解是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居间协调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著作权民事纠纷的一种活动。它既是介于民间调解和司法调解之间的一种调解制度,也是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及时化解著作权纠纷的一种行政手段。

  • 标签: 著作权民事纠纷 行政调解 司法程序 行政管理部门 衔接 维护社会稳定
  • 简介:<正>一、引言:侵权债权人在破产程序中遭遇的法律困境2009年2月10日深陷"问题奶粉"危机的三鹿集团经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正式宣告破产。作为中国首例因企业大规模产品侵权行为导致无力支付受害人索赔金额而宣告破产的案件,其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无疑是,如何在破产程序中对遭受问题奶粉侵害的消费者的侵权债权进行清偿。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三鹿破产

  • 标签: 破产程序 受偿 破产法 宣告破产 侵权行为 连带责任
  • 简介:<正>一般认为,当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由股东代替公司提起派生诉讼这一救济途径仅仅具有辅助性,其适用的前提必须是原告股东已经"竭尽公司内部救济"(exhaustionofintracorporateremedies)而无法实现公司利益保护的目的。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无论是作为该制度发源地的英美法系国家还是作为制度移植者的大陆法系国家,立法都对股东派生诉讼的适用规定了较为严格的前提条件,比如限

  • 标签: 股东派生诉讼 前置程序 清算组 利益保护 公司利益 股东身份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破产法是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部基础性法律,在我国整个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2006年8月27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三次会议修订通过,并于

  • 标签: 破产重整 《破产法》 和解程序 破产程序 保护债权人 债权人利益
  • 简介:计算机软件的保护边界一直是一个很难判定的问题。最近在美国引起轰动的甲骨文诉谷歌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该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计算机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否受版权保护。一审判决中法院认为API不构成作品,二审认定API构成作品,再审法院判决API虽然构成作品,但谷歌公司的行为构成合理使用。这一判决顺应了开源软件运动的趋势,无疑将会对整个计算机软件行业影响深远。

  • 标签: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 版权 甲骨文 谷歌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别除权是破产程序中债权人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权利,结合新颁布的《物权法》,笔者设计一案例,旨在引出本文论述之问题。假设债权人A对债务人B的债权始终是100元,并且约定债务履行期限为3个

  • 标签: 浮动抵押 《破产法》 别除权 破产程序 担保物权 债务人财产
  • 简介:应用程序界面是否应该给予著作权的保护,一直是争议性极强的问题。本文对于备受国际关注的"美国甲骨文公司诉谷歌公司案"的最新发展做出完整的介绍与分析,并就本案的后续发展以及对市场可能造成的冲击进行讨论。本文认为,与这个案件相似甚至同样的问题终将在中国发生。因此必须未雨绸缪,让各界对这个问题给予密切的关注和讨论。

  • 标签: 应用程序界面 计算机软件 著作权 Java程序语言(平台) 安卓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