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分析论述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众面对社会变迁转型所表现出心理行为适应和应变,深入探讨了社会民众心理行为应变内在机制和深层动因。认为使民众对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变迁转型作出适应和应变深层动因来源于民众自身内在需求愿望满足和实现,民众心理行为应变主要途径和方式是民众自身主观认知自我调适,民众心理行为应变主要表现在九十年代初前后及在经济、社会活动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变化。

  • 标签: 心理行为 中国 改革开放 行为方式 内在机制 外在表现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归属感、接纳度、文化、社会等4个方面的认同状况进行了研究。对5所大学11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所属民族有着较高认同,在性别、专业、年级、学校属性等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居住地、民族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民族聚居地显著高于非民族聚居地,纳西、白、回等民族显著高于傣、哈尼、彝、苗等民族

  • 标签: 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 大学生 民族认同
  • 简介:当代中国人在他们日常行为中常表现出两种冲突权威观:儒家伦理权威观与国家民族权威观。儒家伦理权威观主张通过保障性手段来实现生活共同体内部成员间相对而具体权威关系。现代国家民族权威观要求通过对人塑造来实现主权-国家-民族对行动共同体内部所有成员抽象而绝对权威关系。这两种权威观造成了普通中国权威认同危机,而这种危机也促进了融合可能。

  • 标签: 儒家伦理 国家民族观 权威认同
  • 简介:本文评述了冯特及其《民族心理学》一书,同时高度评价了陆丽青博士将其翻译为《民族宗教心理学纲要》,并且指出这本译著对中国宗教心理学贡献,同时作者也为中国宗教心理学指出发展必由之路。

  • 标签: 民族宗教心理学纲要 宗教心理学
  • 简介:本研究采用质性分析和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以新疆地区跨界民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群体为对象,编制出符合我国特点跨界民族国家认同问卷,对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跨界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内容包含文化认同和公民认同,且其更多关注公民认同内容。跨界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总体水平较高。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和公民认同差异不显著,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均显著高于公民认同。来自纯本民族居住地区和与少数民族杂居地区跨界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均显著低于来自与汉族杂居地区跨界民族大学生。跨界民族文化认同越高,其与符号行为有关活动越多;公民认同越高,其与功能行为有关活动越多。

  • 标签: 跨界民族 国家认同 质性分析 问卷编制
  • 简介: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使用民族心理距离测量量表、阶层差异测量量表、刻板印象评价量表、文化依恋量表和民族本质论量表,以内蒙古自治区303名蒙古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外群体知觉中民族心理距离和阶层差异感知对民族刻板印象影响以及民族本质论在民族刻板印象和对母体文化依恋之间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民族心理距离和民族阶层差异感知可以预测个体对其他民族刻板印象;民族本质论在个体对其他民族刻板印象和对母体文化文化依恋关系中有中介作用。在实践中,可以通过控制外群体知觉、改变个体本质论信念来改善族际关系,帮助个体跨文化适应。

  • 标签: 民族差异 刻板印象 文化依恋 民族本质论
  • 简介:以西北民族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1所多民族混合学校、1所单一少数民族学校以及兰州市所普通中学521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心理地位量表和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探讨不同学校类型中学生心理地位和人际交往能力关系。结果表明:(1)西北民族地区藏汉混合学校学生心理地位显著高于单一民族中学学生,但与普通中学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西北民族地区藏汉混合学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单一民族中学学生,但与普通中学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3)西北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地位与人际交往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4)西北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地位特征能够较好地预测其人际交往能力发展水平。

  • 标签: 西北民族地区 多民族混合学校 中学生 心理地位 人际交往能力
  • 简介:通过访谈法和问卷法调查了生活事件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生活事件(校区搬迁)对民族院校大学生一般焦虑心理产生有重要影响。(2)民族院校大学生现实性焦虑和轻度焦虑之间差异显著;焦虑心理得分在性别、年级、专业之间呈现显著差异,而在民族、家庭所在地之间差异不显著。(3)民族院校大学生在心理适应性方面普遍在中等水平以上,而且差异不显著;心理适应性得分在性别、年级、民族、家庭所在地和专业之间差异是不显著。(4)民族院校大学生焦虑心理和心理适应性具有负相关,且这一相关极为显著。

  • 标签: 生活事件 民族院校大学生 焦虑心理 心理适应性
  • 简介:<正>4岁Melissa一个人呆在起居室,坐在小摇椅上看一本画册。无任何明显理由,她恼怒地长叹一声,使劲地合上画册,毫不迟疑地走出房间。母亲看到这不寻常举动,问她出了什么事。Melissa执拗地回答说:"我实在受不了了,一个印第安人

  • 标签: 幻想 学前儿童 文学作品 儿童生活 游戏 成人
  • 简介:使用自由分类法探查了300名日本大学生对11个基本颜色词分类,并用多维标度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个基本颜色词被分为两大类4个子类:(1)暖色;(2)白色;(3)暗色;(4)冷色。日本大学生基本颜色词概念结构包括两个维度:(1)亮色/暗色;(2)暖色/冷色。日本大学生基本颜色词概念结构维度和对颜色词分类中国大学生明显不同,反映了日本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影响。

  • 标签: 颜色词 分类 日本大学生
  • 简介:中国人平均睡眠时长7.5小时:54.8%中国人起床后仍会犯困:57.1%中国人起床需要闹钟叫早;一成中国夫妻分床而睡;超四成中国人有睡回笼觉习惯:48.6%中国人半夜醒来上厕所;学龄期儿童平均睡眠时长为8小时40分钟;媒体人睡得最差,睡眠指数得分仅为56.5;7612%职场人士上下班路上曾在车里睡着过,中国人躺在床上玩手机、平板时间平均为29分钟;城乡居民睡眠得分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和小城镇居民睡眠指数得分均在70分之上,而城市居民睡眠指数得分仅为61.6分;高知群体指数得分持续走低。中低学历人群睡眠指数得分已逾70分,而高学历群体与低学历者问差距扩大到11分;睡眠指数调查所涉及40个城市中,三线城市睡眠指数平均得分为61.4,而一线城市则降为60.3分;城市职场人在工作强压之下,有七成会在车上倚窗椅小睡,上班时大脑空旷也司空见惯;城市职场人睡眠指数得分皆处于平均分之下,即便是得分最高教师群体,也只有63.7分,而分数最低媒体人仅为56.5分;超两成公众在受访时报告自己每天睡不够7小时;人们都在抱怨自己睡不好,却舍不得早早睡着。58.9%的人将上床后睡着前时间全交付给了各种网络活动。

  • 标签: 中国人 睡眠 城市居民 职场人士 低学历者 高知群体
  • 简介:基于初始箱庭作品视角,考察父母婚姻问题对子女心理成长影响及表现。采用实验组VS对照组研究设计,对两组共60名被试初始箱庭作品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与对照组大学生相比,实验组大学生箱庭作品在玩具选择类别和数量、箱庭场景和主题、动沙方式和制作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初始箱庭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验组被试内心不够丰富、防御性强、自我不够稳定、创伤感比较突出等心理特点。

  • 标签: 婚姻不忠 箱庭作品特征 初始箱庭
  • 简介:PTSD是近十年来在中国精神病学界逐渐引起重视一种反应性精神障碍.随着国外对PTSD深入研究以及中国心理卫生事业发展,相关领域学者开始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文章对中国PTSD流行病学、神经生物学基础、病因学以及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作了初步总结和探讨.

  • 标签: PTSD流行病学 神经生物学基础 病因学 诊断和治疗
  • 简介:本文旨在通过对云南禄劝彝族基督徒苦难应对方式质性分析,扎根社群文化,构建彝族基督教社群抗逆力提升动态过程。并从社会工作视角,分析个案苦难叙事,探讨如何调动内外在资源微观机制,从少数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之中提取苦难应对方式。

  • 标签: 彝族 基督徒 抗逆力 应对方式 社会工作
  • 简介:通过对囚徒困境博弈囚徒策略选择发现,中国被试囚徒策略选择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在一次囚徒博弈中,并不像传统博弈论预测那样被试选择坦白为最优策略,而是有一半多被试选择了不坦白策略;在进行囚徒选择时大多数被试都意识到了囚徒之间熟悉关系。囚徒关系被激活后,选择不坦白策略被试与选择坦白策略被试之间有显著差异,但性别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义”以及相应的人际信任是导致被试选择不坦白策略主要原因。

  • 标签: 策略 人际信任
  • 简介:如今,中国城市中行乞的人到处可见。有专家将中国乞丐分为五类:一、挟技之丐,他们唱歌、舞蛇或玩杂耍等,靠卖艺行乞:二、残疾之丐,如断肢、毁容者等,靠博得行人怜悯得到施舍;三、行乞之丐,在繁华商业区,向路过行人、商店等讨钱;四、诡托之丐,诡言与亲人走散,身无分文,或假称父母有病,无钱上学,从而骗取钱财;五、强索之丐,乞钱不给,或口出脏话,或拦住不让走,这多是一些商场附近和天桥上儿童乞丐。

  • 标签: 乞丐 中国 职业化 行乞 商业区 行人
  • 简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含有丰富心理学思想。《易经》中卦辞和爻辞所运用象征或比喻与无意识所表达原始认知是相通,《易经》中心理学思想具有改变思维方式和心灵暗示功能。道家“无为”和“自然”思想对于矫正人认知方式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禅宗有关人心本体和现象认识对于人类心灵净化可能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根据。中国文化所蕴含丰富心理学思想可在现代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文化心理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心理学思想 《易经》 积极作用 暗示功能
  • 简介:漫长农耕文明.铸就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信条,请客吃饭因而成为一种重要交际方式。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好礼尚往来,请客遂生生不息,延续至今。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有趣地阐释了请客行为中经济学原理.本刊刊出,以飨读者。

  • 标签: 请客吃饭 中国人 经济学原理 农耕文明 交际方式 礼尚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