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源性休克(CS)是导致心脏性猝死(SCD)的主要病因之一,而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治疗AMI导致的CS的有效手段。本文报道一例因AMI伴CS导致SCD于办公室置入ECMO抢救成功的病例,旨在探讨院前早期置入ECMO对发生SCD患者预后的影响。

  • 标签: 心脏性猝死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 院前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46只,体重300~350 g,于动物实验室适应性饲养7 d。然后,分为4组,即心衰组(n=12,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2.5 mg/kg,每周1次,连续6周,建立心衰模型)、心衰+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治疗组,n=12,阿霉素给药方法同心衰组,在首次注射阿霉素前1周开始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按照60 mg·kg-1·d-1剂量灌胃,持续7周)、心衰+沙库巴曲缬沙坦+F13A组[F13A组,n=12,阿霉素及沙库巴曲缬沙坦用药方法同治疗组,在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同时,腹腔注射100 μg·kg-1·d-1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相关蛋白(APJ)拮抗剂F13A,持续7周]及对照组(n=10,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代替阿霉素,给药方法同心衰组)。末次注射阿霉素1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超声检测完成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液及左心室标本。HE染色观察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形态,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左心室心肌纤维化情况,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RCR)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Apelin和APJ的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Apelin-12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Apelin和APJ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干预完成后心衰组、治疗组、F13A组和对照组大鼠分别存活7、10、8和10只,进入下一步实验。超声心动图结果示,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高(P均<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较低(P均<0.05)。与心衰组比较,治疗组大鼠LVEDD和LVESD均较低(P均<0.05),而LVEF和LVFS均较高(P均<0.05)。与治疗组比较,F13A组大鼠LVESD较高(P<0.05),LVEF和LVFS较低(P均<0.05)。HE染色结果示,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结构致密,心衰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扭曲且细胞间隙增加,治疗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稍整齐、致密,F13A组则与心衰组类似。Masson染色结果示,对照组大鼠左心室心肌间质仅有少量胶原纤维,而心衰组胶原纤维较多,胶原容积分数(CVF)大于对照组(P<0.05)。与心衰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纤维化程度较轻,CVF较小(P<0.05),而F13A组大鼠的CVF则大于治疗组(P<0.05)。TUNEL检测结果示,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高(P<0.05)。与心衰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低(P<0.05)。与治疗组比较,F13A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高(P<0.05)。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示,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Apelin和APJ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低(P均<0.05);与心衰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Apelin和APJ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高(P均<0.05);与治疗组比较,F13A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APJ mRNA和蛋白以及Apelin蛋白水平均较低(P均<0.05)。ELISA检测结果示,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大鼠血浆Apelin浓度较低(P<0.05);与心衰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浆Apelin浓度较高(P<0.05);与治疗组比较,F13A组大鼠血浆Apelin浓度较低(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部分逆转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而这一作用与Apelin/APJ通路上调有关。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心功能 沙库巴曲缬沙坦
  • 作者: 徐红党 林洪启 张戈军 潘湘斌 刘煜昊 程兆云 高传玉 韩宇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40期
  • 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华中阜外医院 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麻醉科,郑州 451464,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国家心血管中心结构性心脏病科,北京 100037,河南省人民医院 华中阜外医院 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郑州 451464,河南省人民医院 华中阜外医院 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心外科,郑州 451464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围手术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发生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21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经股动脉TAVI患者65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根据TAVI患者围手术期是否发生CAVB分成两组:CAVB组和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组(NCAVB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围手术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记录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5例患者年龄为(69.1±7.3)岁,其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CAVB组为15例,NCAVB组为5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为1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右束支传导阻滞[OR值(95%CI)为3.325(2.132~13.061),P=0.005],主动脉瓣严重钙化[OR值(95%CI)为1.271(1.052~3.326),P=0.030]是TAVI围手术期CAVB的相关因素。CAVB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率为11/15(11例),高于NCAVB组的6.0%(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术前右束支传导阻滞、主动脉瓣严重钙化是TAVI围手术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相关因素。CAVB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率较高。

  • 标签: 房室传导阻滞 围手术期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全身麻醉用于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PVI)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全身麻醉下PPVI患者6例的临床资料。于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手术开始前(T3)、肺动脉瓣植入前(T4)、肺动脉瓣植入时(T5)、肺动脉瓣植入后即刻(T6)和出手术室(T7)时记录SBP、DBP、HR、CVP、SpO2和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于T4和T6时记录右心室收缩压(SRVP)和舒张压(DRVP)、肺动脉收缩压(SPAP)和舒张压(DPAP)。记录术中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前术后心肝肾功能等。记录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16±4)岁,体重(41±12) kg。与T1~4和T6,7时比较,T5时SBP、DBP、HR、rSO2和SpO2降低(P<0.05);与T1~5时比较,T6,7时CVP降低(P<0.05);与T4时比较,T6时DRVP降低,DPAP升高(P<0.05)。所有患者未见麻醉和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手术室内拔除气管导管后转入病房,5例患者术后转入ICU。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进入随访阶段。结论全身麻醉用于PPVI的效果较好,肺动脉瓣植入过程中应加强对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流动力学的监测,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 标签: 麻醉,全身 肺动脉瓣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经皮介入封堵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间隔穿孔(VSR)的疗效及安全性及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连续入选2013年10月至2020年5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及华中阜外医院心内科行介入封堵治疗的69例AMI后VSR患者。依据术后30 d是否存活将患者分为存活组(53例)和死亡组(16例)。收集并分析纳入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资料,于术后30 d对院内存活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主要安全性指标为封堵失败发生率及术后30 d全因死亡率,次要安全性指标为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其他非手术操作直接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性指标包括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右心导管及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SR患者介入封堵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9例行介入封堵治疗的VSR患者,年龄67(64,71)岁,其中女性42例(60.9%)。全因死亡16例(23.2%),其中院内死亡13例,随访期间死亡3例。封堵失败4例(5.8%)。成功介入封堵的65例患者中,手术相关并发症共12例(18.5%),其中瓣膜损伤8例(12.3%)。与无并发症患者相比,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较高[5/12比13.2%(7/53),P=0.022]。发生MACE 1例(1.5%),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1.5%),消化道出血2例(3.1%)。成功封堵的65例患者均完成术后超声心动图复查;出院时,56例存活患者完成心功能评估;术后30 d随访时,53例存活患者完成电话随访。出院时及术后30 d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分布情况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Ⅰ、Ⅱ级患者占比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6.8%(43/56)比23.1%(15/65),P<0.001;77.4%(41/53)比23.1%(15/65),P<0.001]。封堵治疗术后患者的肺循环与体循环血流量比(Qp/Qs)、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较术前降低,主动脉收缩压(AS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升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9.8×109/L(OR=20.94,95%CI 1.21~362.93,P=0.037)及NT-ProBNP>6 000 ng/L(OR=869.11,95%CI 2.93~258 058.34,P=0.020)是VSR患者介入封堵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经皮介入封堵治疗AMI后VSR是安全有效的。白细胞、NT-ProBNP升高是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室间隔破裂 介入封堵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尿激酶原和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河南STEMI注册登记研究在河南省66家医院总共入选的5 479例STEMI患者中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接受溶栓药物情况,分为尿激酶原组(n=638)和瑞替普酶组(n=702)。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危险因素、既往病史、入院时信息、院内治疗情况等。比较两组临床再通率、住院病死率、住院死亡或放弃治疗、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死亡或放弃治疗、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缺血性卒中)和溶栓后出血情况。出血采用欧美出血学术研究会(BARC)制定的出血分级。结果尿激酶原和瑞替普酶两组STEMI患者的年龄分别为61.8(53.2,69.0)和62.6(52.1,69.8)岁,女性分别占23%(147/638)和25.1%(176/7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尿激酶原和瑞替普酶两组患者的临床再通率相似[82.1%(524/638)比84.9%(596/702),P=0.172],两组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分别为194.5(135.0,290.0)min和190.0(126.0,292.0)min,溶通的时间分别为95.0(67.5,120.0)min和95.0(71.0,119.0)min。两组以上时间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尿激酶原组和瑞替普酶组的住院病死率[5.5%(35/638)比5.1%(36/702),P=0.770],住院死亡或放弃治疗的比例[8.9%(57/638)比7.7%(54/702),P=0.410],住院MACCE的发生率[13.0%(83/638)比10.4%(73/702),P=0.137]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然而,瑞替普酶组溶栓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尿激酶原组[7.8%(55/702)比3.8%(24/638),P=0.002]。进一步分析发现,瑞替普酶组口腔出血和BARC 1~2级出血的比例较尿激酶原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两组脑出血的发生率相似[0.6%(4/638)比0.4%(3/702),P=0.715]。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调整基线资料后,两组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的比较结果与调整前一致。对于住院病死率、住院死亡或放弃治疗和住院MACCE,在调整基线资料的基础上加溶栓后出血事件,两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激酶原和瑞替普酶两种溶栓药物治疗STEMI的临床疗效相似。安全性方面,脑出血的发生率相似。虽然,瑞替普酶BARC 1~2级出血和口腔出血的发生率高于尿激酶原,但不影响住院结局。

  • 标签: 心肌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治疗结果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to-HDL cholesterol ratio,MHR)和心率变异的相关性。方法以12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2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以及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429T>C、1704G>T、82G>S基因型及等位基因、MHR比值、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差异,分析上述基因型与MHR比值和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以及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RAGE基因82G>S多态性以及等位基因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轻中度患者相比,观察组以及重度患者的单核细胞、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MHR、低频功率显著偏高,高密度脂蛋白、NN间期标准差、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相邻RR间期差值、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比、高频功率显著偏低。G-Gly-T、T-Gly-T、G-Ser-T、G-Gly-C的基因频率与NN间期标准差、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相邻RR间期差值、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比、高频功率、MHR呈正相关,与低频功率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的RAG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MHR比值和心率变异性的显著相关,可作为疾病诊断以及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多态性 RAGE基因 心率变异性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生活方式与不同性别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再住院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入选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河南省人民医院及其合作医院心内科出院的CHF患者,根据随访6个月内再住院情况,男女两性分别分为再住院组和对照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情况。健康生活方式包括4项,分别为不吸烟、适度运动、体重指数(BMI)正常及合理膳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健康生活方式及其组合对不同性别的CHF患者再住院风险的影响。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2 697例,其中男性1 308例(再住院组621例,对照组687例),女性1 389例(再住院组684例,对照组705例)。男性患者中,再住院组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和医疗保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患者中,再住院组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和医疗保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CHF患者中,具有4个健康生活方式均可降低再住院风险(男性OR=0.34、95%CI 0.11~0.76、P=0.002,女性OR=0.27、95%CI 0.13~0.79、P=0.012)。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CHF患者中,具有不吸烟及其他任意2个健康生活方式的组合均可降低再住院风险,具体为不吸烟、适度运动、BMI正常的男性OR=0.32、95%CI 0.11~0.99、P=0.043,女性OR=0.28、95%CI 0.12~0.93、P=0.032;不吸烟、适度运动、合理膳食的男性OR=0.42、95%CI 0.24~0.98、P=0.044,女性OR=0.40、95%CI 0.12~0.94、P=0.031;不吸烟、BMI正常、合理膳食的男性OR=0.31、95%CI 0.21~0.92、P=0.039,女性OR=0.27、95%CI 0.11~0.87、P=0.014。在女性CHF患者中,健康生活方式两两组合中的不吸烟和适度运动可降低再住院风险(OR=0.23,95%CI 0.19~0.97,P=0.038),而在男性患者中未见到类似结果(OR=0.65, 95%CI 0.33~1.84,P=0.315)。结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CHF患者再住院风险,而不同性别的患者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及其组合可能有所区别。

  • 标签: 心力衰竭 生活方式 病人再入院
  • 简介:摘要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在预防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患者卒中和系统性栓塞(SE)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证实。随着NOACs处方量的递增,规范NOACs在NVAF抗凝中的剂量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当处方不正确时,NOACs会增加缺血事件和卒中风险。因此,需要为合适的患者开出正确的剂量,以便在真实世界中,患者能够取得在随机对照试验(RCTs)中证实的NOACs益处。

  • 标签: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机械循环辅助(MCS)可以对循环系统提供有效辅助,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状态,改善器官组织灌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其临床应用逐渐增多。Impella作为经皮MCS装置的一种,目前已经被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心原性休克(CS)或者选择性和紧急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保护性PCI患者。因此,本文将从Impella的作用原理、Impella在CS患者中应用、Impella在高危PCI患者中应用及Impella指南推荐意见和批准适应证说明等几个方面介绍Impella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机械循环辅助 心原性休克 高危复杂介入指征患者 Impella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肾功能不全(RI)和心力衰竭(HF)的关系,并探索RI在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HF患者中的诊断和预后意义。方法入选急性冠脉综合征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PACS-RI)注册研究中的2 014例患者。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分别定义为LVEF≥50%,40%~49%和<40%。RI定义为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并根据eGFR>90、60~90、30~60及<30 mL·min-1·1.73 m-2将肾功能分为正常肾功能、轻度RI、中度RI和重度RI。结果纳入的ACS患者中共有757例(37.6%)合并心衰,其中192例(9.5%)为HFrEF,231例(11.5%)为HFmrEF,334例(16.6%)为HFpEF。在心衰患者中,373例(49.3%)肾功能正常,165例(21.8%)合并轻度RI,219例(28.9%)合并中重度RI。eGFR水平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的常用对数值(lg NT-proBNP)呈负相关(r=-0.211,P<0.01),与LVEF呈正相关(r=0.113,P<0.01)。在HFrEF、HFmrEF和HFpEF患者中,中重度RI的发生率逐渐降低(34.9%比30.3%比24.6%, P<0.05)。在ACS患者中,RI是发生HFrEF(比值比OR 3.148, 95%可信区间CI 1.935~5.123, P<0.01)、HFmrEF(OR 1.678, 95%CI 1.133~2.485, P<0.05)和HFpEF(OR 1.402, 95%CI 1.020~1.927, P<0.05)的独立预测因素。RI也是HFrEF(OR 3.107, 95%CI 1.051~9.185, P<0.05)、HFmrEF(OR 3.376, 95%CI 1.440~7.915, P<0.01)和HFpEF(OR 3.635, 95%CI 1.637~8.021, P<0.01)患者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CS患者中RI和HF密切相关,RI不仅是ACS患者并发HFrEF、HFmrEF和HFpEF的独立预测因素,也是HFrEF、HFmrEF和HFpEF患者发生院内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三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肾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诊室噪声对诊室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能提供近30 d内家庭自测血压数据、且符合入组标准的869例,按照就诊时诊室噪声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55 dB)分为2组,比较诊室内血压值与家庭自测血压值的差异(|△SBP|),并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诊室噪声超标组(>55 dB)诊室收缩压及|△SBP|均明显高于诊室内噪声达标组(≤55 dB)[(144.04±21.58)mmHg比(140.06±18.11)mmHg,P=0.003;(13.44±14.67)mmHg比(9.52±12.19)mmHg,P<0.001],在校正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后,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诊室噪声达标与|△SBP|相关(OR=0.648,95%CI:0.494~0.850)。结论诊室内噪声是否达标影响诊室内收缩压测量值与家庭自测收缩压值间的差异。

  • 标签: 噪声 诊室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