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临床治愈患者的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on,FC)变化及抑郁症康复机制的脑影像基础。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病房收入17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临床治愈患者,分别进行基线期(rMDD)及6个月追踪期(sMDD)的功能磁共振(rs-fMRI)扫描。招募22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治愈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s组),给予同样脑fMRI扫描。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ICA)分别提取状态下rMDD、sMDD及HCs组的默认网络脑区,以比较抑郁症临床治愈患者治愈及6个月后脑功能FC变化及其与正常对照组的脑网络差异。结果临床治愈抑郁症患者rMDD期右侧内侧眶额皮质(MNI:x,y,z=3,54,-9)、右侧后扣带回(MNI:x,y,z=6,-51,30)、楔前叶(MNI:x,y,z=9,-54,27)的FC水平显著高于HCs组,未发现FC水平低于HCs组的脑区。sMDD与HCs组比较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sMDD与rMDD比较,sMDD的内侧眶额皮质(MNI:x,y,z=3,54,-9)、左侧内侧前额叶(MNI:x,y,z=-3,66,12)的FC水平显著低于rMDD,左侧角回(MNI:x,y,z=-57,-57,33)的FC水平显著高于rMDD。结论抑郁症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后,其DMN网络仍未完全恢复正常水平,在后续的6个月治疗中DMN网络损伤还在不断恢复,提示DMN网络功能恢复迟滞于临床症状恢复,且与抑郁症的康复有关。

  • 标签: 临床治愈抑郁症 默认网络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独立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达临床治愈后突显网络功能连接的变化。方法选取22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和17例临床治愈抑郁症患者(临床治愈组)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扫描,抑郁症患者在临床治愈基线期以及治愈6个月时分别进行扫描,对rs-fMRI数据进行常规预处理,利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提取突显网络,采用t检验比较基线期、治愈6个月临床治愈组与对照组的突显网络功能连接差异,并对结果进行AlphaSim校正。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基线期临床治愈组背外侧前额叶(t=2.84)功能连接值增高(P<0.01,AlphaSim校正);与基线期相比,治愈6个月的抑郁症患者内侧前额叶(t=4.08)功能连接值增高,而楔前叶(t=-3.06)和背外侧前额叶(t=-2.98)功能连接值减低(P<0.01,AlphaSim校正)。结论抑郁症患者达临床治愈后突显网络功能连接水平在6个月中并不稳定,基线期临床治愈抑郁症患者突显网络仍存在功能连接异常的脑区,而临床治愈6个月未见突显网络功能连接异常脑区。

  • 标签: 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突显网络 临床治愈 功能连接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疗小组管理模式,并且观察该种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方法:观察患者选择我院静脉输液治疗100例,观察开始于2022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3年12月,并且根据患者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患者采取疗小组护理,二组开展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照;一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P<0.05);一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二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疗小组护理模式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 静疗小组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疗小组管理模式,并且观察该种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方法:观察患者选择我院静脉输液治疗100例,观察开始于2022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3年12月,并且根据患者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患者采取疗小组护理,二组开展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照;一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P<0.05);一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二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疗小组护理模式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 静疗小组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腹腔镜切除患者的吸复合麻醉与单纯静脉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腹腔镜切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应急指标、麻醉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在进行腹腔镜切除术的麻醉中,相较于单纯静脉麻醉,吸复合麻醉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肌瘤腹腔镜切除 静吸复合麻醉 单纯静脉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肠道管理结合直肠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人数共有86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随机将患者分为43例对照组(采用肠道管理护理干预)、43例观察组(采用肠道管理结合直肠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营养状况更优,差异显著(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采取肠道管理结合直肠功能训练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肠道管理 直肠功能训练 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耳源性眩晕占所有眩晕病例的半数以上,其致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感觉系统和中枢信息整合,临床诊断与疗效分析普遍缺乏客观指标。前庭相关中枢网络是形成眩晕感知的最终部位,其功能改变可能是眩晕的后果及其症状慢性持续的潜在原因。脑功能评估技术从高级中枢角度探索了耳源性眩晕的特征,证实了患者的皮层多感觉前庭皮质网络发生了活动性及功能连通性改变,为临床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阐述了耳源性眩晕脑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并着重探讨脑电图在此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配网可视化是以协同融合和人机实时交互为基础,以数据融合、主动感知、智能决策和主动管控为主线,坚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理念,建设标准统一规范、流程一贯到底的系统架构和统一的数据接入,全面提升配网运营精益化管理水平。通过深度挖掘应用智能电表数据,利用GIS平台配网拓扑关系逐级研判配变、线路停运状态,解决了配电自动化暂未覆盖区域内设备停运无法准确掌握的难题,借助智能电表为配网设备装上了“眼睛”,深度拓展了配电自动化功能,使配网运营管控更加精准,供电服务指挥更加高效,助推配网“少停电、不停电”目标实现。

  • 标签: 可视化功能,配网管理
  • 简介:摘要急性肝功能衰竭是原来无肝病者肝脏受损后短时间内发生的严重临床综合征,死亡率高。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脑水肿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除少数中毒引起者可用解毒药外,目前无特效疗法。急性肝功能衰竭预后恶劣,死亡率高达70%~80%。其病因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本文就其急诊急救及临床护理作简要综述。

  • 标签: 急性肝功能衰竭 护理 急诊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和抑郁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认知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年1-6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宁夏12所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调查,将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304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发放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抑郁自评量(SDS)表及一般情况问卷,进行现场横断面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99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认知功能在年龄、曾经从事职业、每周运动次数、家庭月收入、家庭人口数、婚姻状况、教育水平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年龄大于85岁、男性、农民、缺乏锻炼、家庭月收入少、家庭人口数6人、丧偶、以及教育水平低的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较差。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总分为(23.993.549)分,处于较低水平,抑郁总分为(58.33)分,为轻度抑郁。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心理障碍、躯体问题和情感症状(OR值分别为1.774,3142,12.242,95%CI1.0383.030,1.8436.316, 3.66240.924)。结论 抑郁障碍是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改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可提高其认知功能水平,是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托养机构 认知功能 抑郁障碍
  • 简介: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地下室的高度及楼板厚度,容易出现温度收缩应力,结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出现大的裂缝,但由于使用年限的增加,由于各种原因,容易出现裂缝。所以,在建筑工程设计时要考虑到这一问题。后浇带作为解决混凝土温度收缩裂缝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必须重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据此,本文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研究。

  • 标签:     后浇带 功能作用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胸闷变异性哮喘鉴别诊断中肺功能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100例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及健康诊断人群进行研究,其中50例为患者纳入研究组,另外50例为健康人群纳入参照组,对两组进行肺功能检查,观察两组检查结果,同时对研究组患者另外行常规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检出率。结果 对比两组检查结果指标,FVC、FEV1、FEV1/FVC、PEF、RV两组数据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对比不同检查准确率,肺功能检查高于常规检查,检出率高、误诊率低(P<0.05)。结论 经对比研究,在胸闷变异性哮喘鉴别诊断中肺功能检查可对患者的指标异常情况做出准确的检测,检查准确率较高,误诊率低,可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进而有利于疗效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闷变异性哮喘 鉴别诊断 肺功能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这段时期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孕妇作为实验组,然后再选取60例同期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胰岛素用量等一系列指标。结果实验组孕妇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促甲状腺激素和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成正相关(p<0.05);但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1h、2h时血糖、高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血清肌酐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的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和各项指标的监测,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对脂代谢的影响。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临床分析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 62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编号分组,单数者纳入常规组( n=31),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双数者纳入试验组( n=31),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 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合理膳食、康复锻炼、按时复诊等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老年痴呆 延续性护理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与早期肾功能减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的6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198例,根据CKD-EPICr-Cys公式计算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分为肾功能正常组(CKD 1期)63例和轻度肾功能减退组(CKD 2-3a期)135例。所有受试者均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肾功能正常组患者年龄、体重、体质指数、腹围、肌酐、胱抑素C、尿酸、舒张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比例均低于轻度肾功能减退组患者(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肢骨骼肌质量(ASM)、骨骼肌质量指数(SMI)均高于轻度肾功能减退组(P<0.05或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与SMI呈正相关(r=0.34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OR=1.318,95%CI:1.091~1.594)、尿酸(OR=1.007,95%CI:1.001~1.012)、舒张压(OR=1.072,95%CI:1.033~1.112)、糖尿病(OR=1.075,95%CI:1.013~1.142)均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早期肾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ASM(OR=0.136,95%CI:0.047~0.392)、SMI(OR=0.778,95%CI:0.703~0.860)为保护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肌少症,肌少症可能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减退有关。

  • 标签: 糖尿病,2型 肌少症 肾机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海马乙醛脱氢酶2(ALDH2)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记忆功能减退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2~3月龄,体重22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ALDH2激动剂ALDA-1组(ALDA-1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ALDA-1组于缺血前5 min腹腔注射ALDA-1 10 mg/kg。于造模前6 d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训练,模型制备后24 h进行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行为学实验结束以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结果,TUNEL法确定细胞凋亡指数(AI),比色法检测ALDH2活性,ELISA法检测4-羟基壬烯酸(4-HNE)和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ALDH2和4-HNE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I/R组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组织ALDH2活性降低,4-HNE表达上调,4-HNE、MDA含量和AI升高(P<0.05);与I/R组比较,ALDA-1组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ALDH2活性升高,4-HNE表达下调,4-HNE、MDA含量和AI降低(P<0.05);3组海马组织ALDH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记忆功能减退的发生机制可能与海马ALDH2活性降低,促进醛类物质蓄积有关。

  • 标签: 醛脱氢酶 心肌再灌注损伤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妊娠期妇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新生儿体重及智能发育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1年10月-2014年2月接受检查且伴有亚临床甲减的30名孕妇,并选取同时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的孕妇30例进行对照。对两组孕妇生产的新生儿的进行体重测量,并在产后3日、7日、30日测定新生儿的智能行为发育情况。结果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减的孕妇的sTSH水平和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及智能行为发育密切相关;两组孕妇生产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与智能行为发育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孕妇伴有亚临床甲减症状会给新生儿的智能发育与出生体重带来影响。

  • 标签: 孕妇 甲状腺功能的降低 新生儿 智能发育 体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胰岛素敏感性、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来自全国9家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患者病程<3年,未曾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FPG)<10.0 mmol/L。纳入患者接受12周的西格列汀治疗。治疗前后采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估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情况。以标准餐试验检测早相胰岛素分泌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变化以评估胰岛β细胞和α细胞功能改变。采用配对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相关性。结果患者经西格列汀治疗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6.63±0.58)%,较基线值(7.70±1.22)%下降了(1.08±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2,P<0.01);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分别为(6.33±0.92)、(8.44±1.62)mmol/L,比基线的(7.71±1.70)、(13.27±2.74)mmol/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01、-11.41,均P<0.01)。经过12周治疗,钳夹技术测定的葡萄糖输注率(GIR)明显升高,由治疗前的4.39(3.34,5.82)mg·kg-1·min-1升至5.71(4.34,6.48)mg·kg-1·min-1;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由2.42(1.09,4.42)mU/mmol升至5.17(3.44,8.56)mU/mmol;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也较治疗前升高,上述3个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前后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12周后血糖结局与基线HbA1c水平呈正相关(β=0.192,P=0.001),与基线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呈负相关(β=-0.070,P=0.03)。结论西格列汀治疗12周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HbA1c降低,不仅显著改善了胰岛β细胞功能,而且改善了其胰岛素敏感性。

  • 标签: 糖尿病,2型 胰岛素敏感性 葡萄糖钳夹技术 胰岛素分泌 西格列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