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4
/ 2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刘晓伟

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摘要: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是其深刻洞察教育本质和规律后的智慧结晶。在当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进程中,如何将这一理念有效融入历史课堂,使其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工具,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初中历史;运用策略

前言: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陶行知先生以其独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影响深远,其中“生活即教育”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不应脱离生活而孤立存在,而是应当根植于生活之中,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都应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该理念尤为关键,因为历史并非遥远的过去,而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文明进程的真实写照和社会发展的宝贵镜鉴。基于此,应用“生活即教育”构建历史教学课堂对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有重要价值。

一、创设情境创设

在秉承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念下,初中历史教学能有效地借助情境创设法,将枯燥的历史知识点转变成生动活泼的生活实例,从而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他们对历史内容的真实感知与深刻理解。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将历史背景、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等要素巧妙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构造出生动逼真且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参与、体验和反思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握历史脉络,体悟历史规律[1]。例如,在教授初中历史课程关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设计一个虚拟的农耕生活情境,让学生扮演古代农民角色,模拟种植水稻的过程,包括犁田、播种、灌溉、收割等一系列活动。这样,学生就能更直观地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和智慧,以及农业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有关古代农耕技艺的纪录片片段或者动画演示,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农田之中,观察和理解稻米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体会古人的生活状态和历史背景下的生产方式变革。进一步,教师可引入现代社会农村振兴政策、农业科技现代化等内容,对比古今农业发展的异同,让学生明白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深化他们对“生活即教育”理念的理解。所以,将情境创设融入历史教学中,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建立历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实现历史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有效对接。

二、生活案例引入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深深植根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特别是在生活案例的引入方面,这一理念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和有力的实践。历史并非孤立于现实生活之外的遥远故事,它是我们生活的基石,是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印记。因此,教师应积极寻找和挖掘与历史课程内容相关联的生活实例,将其作为教学导入的抓手,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逐渐步入深邃的历史殿堂。例如,在教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时,教师可以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如学校周边的农田、社区的菜市场或是家庭餐桌上的粮食作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农作物是如何种植的?它们在中国历史上是如何被驯化和改良的?古代农耕技术与今天有何异同?进一步地,教师可以讲述《齐民要术》记载的古代农事活动,对比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理解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农业博物馆或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使他们亲身体验并感知历史变迁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再比如,在讲解近现代工业革命的历史内容时,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接触到的各种工业化产品开始,如手机、电脑、汽车等,引导学生探究这些产品的生产背景及其背后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变革,从而引出工业革命的主题。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更能激发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工业文明的关注与思考,真正实现“生活即教育”[2]

三、实施问题导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进行问题导向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课题研究项目,让学生从自身生活环境出发,深入探索和理解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设计出一套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富有启发性的课题研究方案。这些课题不仅可以涵盖课本上的历史知识,更应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痕迹,从微观的生活细节中抽丝剥茧,发现历史的宏大脉络。例如,针对本地历史人物的研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查并撰写报告,探讨这些人物如何在当地社区的发展、文化传承或社会变迁中产生影响,通过实地走访、访谈老一辈居民、查阅地方志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与当今社区面貌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样,在家乡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方面,鼓励学生探寻当地特色节日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蕴含的历史意义,比如端午节龙舟赛的历史背景、中秋节赏月习俗的演变等。通过这样的课题研究,学生不仅能够将课堂所学的历史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还能进一步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总之,采用问题导向学习的方式,教师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将抽象的历史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理念。

、开展社会实践与体验式学习

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可以采用社会实践与体验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历史相关的活动中去,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感悟[3]。举例来说,在学习初中历史教材中关于红军长征的内容时,可以组织如下活动:首先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革命纪念馆、遗址或其他红色教育资源丰富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近距离接触历史文物,聆听讲解员讲述真实的长征故事,切身感受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岁月。其次,在校内或户外安全场地举办“模拟长征”活动,让学生在限定条件下模拟红军翻山越岭、渡江过河等艰难历程,体验红军长征途中的困苦与坚韧,增进对历史事件的感性认知。如果条件允许,邀请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或其后代来校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使学生从鲜活的故事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和力量。最后,在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悟,创作历史剧、撰写心得、绘制手抄报等形式的作品,并在班级或学校范围内进行展示分享,进一步巩固和升华对历史的认识。

结语:总的来说,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增强历史教学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而且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形成历史与现实生活相融合的学习观。同时,这也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做学生探究历史、理解生活过程中的引路人,进一步推动我国初中历史教学向更高层次、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自然.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 7 (23): 74-75.

[2]李鹏飞.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中的运用[J]. 读写算, 2021, (22): 187-188.

[3]韩舒媛. 生活教育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生活教育, 2015, (15): 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