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理念构建小学音乐在线学习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3
/ 2

基于项目化理念构建小学音乐在线学习课堂

包恩乐

温州市龙湾区永昌第五小学    325000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人们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音乐作为学生艺术素养培育的主要课程,只有优化当下的音乐课堂,才能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虽然教师意识到了创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在方法采用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项目化理念;小学音乐;在线学习课堂

引言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中存在不少问题,音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在音乐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中要根据这个方向,设计更加系统、完善与科学的音乐课程,组织开展丰富有趣、形式多样的音乐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堂中,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

1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融入核心素养的意义

规范了课程结构设计。在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音乐核心素养理念指导做好相关的教学设计,能够明确教学目标,紧贴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导入、重难点剖析、课后总结复习等流程,可以让学生接触更为丰富的音乐知识,理解多元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创作。提高学生感悟能力。在音乐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据此进行音乐教学设计,可以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内容,加强生活与音乐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对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净化心灵、提高涵养,促使人形成健康向上的意识。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根据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音乐教学设计,教师会积极探索与音乐课程相关的资源,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音频、图片、视频和实物等,先指导学生欣赏音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之后再布置音乐创作相关任务,这有助于学生结合这些音乐资源进行创作,从而发展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聚焦核心素养优化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策略

2.1基于现状,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逐步推进中,教师必须清晰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并以此为基础优化教学改革活动。因此,根据教师理念落后的问题,学校要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只有转变教师理念,才能为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为此,教师要努力丰富和提升自身,以为核心素养理念在音乐课堂的落实贡献自己的教学智慧。比如,教师对PPT课件的趣味化处理,根据学生认识优化课堂活动,让学生置身于轻松氛围中学习,同时借助趣味元素开展教学,还能保持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学习热情,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并由此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当然,教师还可以将竞赛机制引入音乐课堂中来,通过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和才能的发挥,激发学生的灵感,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总之,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音乐课堂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基于音乐教学现状来推动音乐教学在新时期的优化与改革。

2.2借助信息技术优势,组织音乐实践活动

小学音乐课程不仅是对教材内容的讲解,更应该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在生活中享受音乐。在“双减”背景下,关注学生的减负和个性化成长,音乐活动的重要性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教师可以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对于音乐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有了更多的选择,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音乐、创造音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系统的音乐欣赏活动,围绕某一音乐作者或者主题整合代表作,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或者音乐教室进行沉浸式欣赏。在学生完成课内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享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还可以为学生补充相关的音乐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开拓知识视野。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设备,组织主题音乐会、合唱练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歌唱和表演的舞台。

2.3创设生动音乐情境,培养审美感知素养

在音乐核心素养中,首要内容是审美感知素养,是体验、感悟、理解、把握音乐艺术相关要素的素养。音乐要素有听觉特性、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表现要素、独特美感等。关于音乐的审美感知,应将具体音乐融入具体文化中,这样才能更好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认识不同人文内涵。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就要创设生动音乐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在听觉、视觉等共同感知下,欣赏音乐之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速度、旋律和节奏等欣赏不同音乐风格,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素养。

2.4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设备及视听材料短缺,所以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讲述、灌输的方式来进行音乐知识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相对来说较为枯燥,而且很难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当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利用声音、图像以及动画等展示音乐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2.5组织多样化音乐活动,推动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

考虑到小学生探究欲望强的特点,教师只有定期组织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才能在丰富学生知识、提升学生技能的同时,推动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趣味十足、充满意义的活动,如在学生具备一定乐理知识后,教师可以在年级内组织歌唱比赛,或者利用春节等节日开办“唱响新年”的音乐活动,之后由教师和学生选出最喜欢的音乐节目或者歌唱好的学生,对优秀者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作为鼓励,以保持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合作法作为新课改极力推荐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组建合作小组,大家合理分配任务共同完成学习。

2.6借助音乐模拟软件,弥补乐器缺少的不足

音乐教学中,器乐和声乐所构成的表现形式,会使音乐更具完整性,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器乐教学。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乐器的感知能力与辨别能力;其次,完善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最后,促进学生形成音乐“知”“情”“意”的综合特点。但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许多学校无法拥有多种乐器,从而影响到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会增强学生的音乐能力。现代信息化技术中的音乐模拟软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模拟软件结合所讲解内容中出现的乐器,使学生明确此乐器的特点,并能区分出这一乐器与其他乐器的不同之处。这样一方面减少了学校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完善乐器的缺失。

结语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组织开展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教师要根据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结合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与认知情况,明确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融入核心素养的意义,引入丰富多彩的与音乐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组织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完善音乐教学设计工作,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梁素梅.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课堂开展深度学习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2(23):47-50.

[2]杨将.转变教学方式培养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探析[J].新智慧,2022(28):76-78.

[3]陈阳.聚焦核心素养优化小学音乐教学[J].名师在线,2022(28):82-84.